在近日召开的意大利IM A袋泡茶包装机械展示会上,来自国内茶业界专家和学者就袋泡茶的前景发表了看法,专家们认为袋泡茶的开发是茶产业的一个里程碑,已在国际茶叶市场上占有相当大份额,发展袋泡茶产业大有可为。
研讨会上,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吴锡端介绍说,发明于1904年的袋泡茶在70年代才进入商业时代,但仅经过20年的时间在欧洲市场就从原来占2%的份额增加到90%。整个世界袋泡茶市场呈快速增长之势,2000年全世界袋泡茶总量为54万吨,占茶叶消费量的23.5%,英美等主要国家袋泡茶消费比重在60%以上,加拿大在1993年以后占到96%。1985年以后,袋泡茶产量增长速度领先,成为发达国家茶叶消费主趋势。2001年我国袋泡茶产量接近2万吨(生产能力在3万吨以上),占全国茶叶市场总量不到3%,但市场前景相当广阔。以江苏为例,市场份额每年以25%的速度增加。
他还介绍,目前我国拥有500台以上的袋泡茶机,袋泡茶有“定量、卫生、方便、快速”的特点;袋泡茶适合品牌企业的运作,适应加入W TO后我国茶叶产业的发展需求,因为FAO预测到2010年全球绿茶出口将会增长6.1%,而欧美发达国家茶叶消费方式主要是袋泡茶,我国又是绿茶生产大国;袋泡茶还可以提高茶叶的附加值和产业经济效益,有理由相信我国的袋泡茶将有较快的发展。
但现阶段,由于饮茶习惯、袋泡茶质量、缺少有知名度的品牌等原因,制约了我国袋泡茶产业的发展。必须积极引导袋泡茶消费,重新树立袋泡茶品质形象,积极研究国外茶叶消费方式,扩大袋泡茶在我国茶叶出口中的比例,提高出口效益,培育国际品牌企业。
浙江大学的童启庆教授在作“关于袋泡茶生产的几点探讨”演讲时说,首先要把握市场需求动向,不断开发新产品。生活节奏的加快,能够适应的是袋泡茶,其清洁卫生、冲泡简易、携带方便,一直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茶水饮料的兴起,抢占了一定份额,入世后跨国公司介入,袋泡茶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她强调可开发的袋泡茶多种多样,一是纯茶型袋泡茶,宜适当增加中高档产品的比例,并可从同类茶的香型、味型和汤色类型等方面区别,根据地区适销性以及人们对茶的色、香、味要求生产出不同的产品。如红茶因水质不同而有口味上的微妙差异,可选择经过认证的无公害茶生产基地出产的原料制作产品,也可将茶叶按一定比例标准磨碎,成为可用冷水直接泡饮的袋泡茶。
二是果味型袋泡茶,传统的果味茶是添加香精或果汁喷雾在茶叶上干燥而成,但现在果粒茶受到青睐,在袋泡茶中添加各类水果干、葡萄干、菠萝干等,再配以少量的茶叶。
三是保健型袋泡茶,传统的保健茶更注重于药用功能而忽略了口味,因此消费者不太接受。要考虑通过工艺加工等增加保健茶的色、香、味,在近百种可以入药的花卉中,适宜饮用的约有20余种花卉,如雪莲、玫瑰、百合等,利用鲜干花的不同保健功效与茶相配,花香茶香相得益彰,另有少量药用干果如苦瓜、罗汉果等亦可入茶。
四是香味型袋泡茶,传统的是用熏制好的茶如茉莉花茶等,另外还可以开发香料茶如熏衣草等单独做成袋泡茶,也可配合适量茶叶,有安神、美容作用。
童教授认为,发展袋泡茶要建立原料供应基地,以确保产品质量。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之本,立顿公司推出原味红茶后,在斯里兰卡买了7000英亩茶园作为原料生产基地,在产品包装上标注“从茶园直接入茶壶”,由此以成本低廉打开销路;日本的伊藤园从1965年就实行定点采购原料,且根据客户反馈意见,指导茶农不断更新工艺,产品层出不穷。
茶叶定点采购,一方面可以保证原料质量,另一方面由于减少流通环节有利于成本管理。国内有的袋泡茶企业已经开始实施定点原料采购,如用定点高山茶区的春茶,制成高档的袋泡绿茶。童教授还强调要改变营销理念,引入现代企业制度,加入WTO后,对袋泡茶产业要进行科学管理。袋泡茶不是一种低档产品,而是茶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