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每日新闻 > 正文

新闻查询


抓大关小 走出怪圈——徐州市调整纸业产品结构控制污染
2002-08-06 中国环境报
  工人抡着大锤砸向蒸草池、冲击钻轰鸣着冲向化学制浆池、有的造纸厂偌大的厂房内已经空空荡荡———这是记者日前随江苏省徐州市政府造纸企业产品结构调整控制污染督察组在造纸企业看到的一个个镜头。 

  一 

  造纸在徐州乃至苏北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行业。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凭借着当地丰富的麦草、石灰等资源,以麦草制浆为特征的化学制浆造纸企业在徐州市大量涌现。这些企业在乡镇企业发展初期的确做出过贡献,但是它们大多水平低、规模小且产品结构不合理,给京杭运河水系带来了严重的污染,曾经一度导致徐州饮用水源告急。 

  据徐州市环保局局长宋庆启介绍,1996年,在依法关停“十五小”企业时,徐州市曾采取果断措施,一举关闭了94家年产量在5000吨以下的化学制浆造纸企业,削减化学需氧量3.4万吨;1997年,在淮河流域水污染源达标排放攻坚战中,又对51家造纸企业实施了限期治理,并基本实现了达标排放。其中,有5家造纸企业因没有完成治理任务而被关停,全市化学需氧量削减了50%。然而,由于部分达标企业出现污染反弹,也曾使市区饮用水一度告急。1999年9月,徐州市市委、市政府决定对运河沿岸25家造纸厂实施停产治理;进入2000年,徐州市在巩固达标排放工作中又投资4500万元,对35家重点造纸企业的治理设施实行了“再提高工程”,并在重点企业建立了自动监控系统。 

  通过对造纸企业的关停与治理,徐州市在削减水污染负荷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与1995年相比,全市工业废水排放量削减了68%,化学需氧量削减了77%,京杭运河断面水质的高锰酸盐指数已由1995年的每升18.1毫克,下降到了目前的7.6毫克。 

  二 

  多年的治污实践证明,面对粗放型工业结构与污染严重的造纸企业,单靠“治”来维持稳定达标排放远远不能解决问题。过去,那些化学制浆造纸企业大都以牺牲环境来换取蝇头小利,随着造纸市场的激烈竞争,尤其是造纸企业在套上达标排放的“笼头”之后,就已经陷入了无利保本甚至亏损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造纸企业的稳定达标排放也就大打折扣,设施停运和偷排污水等违法行为屡禁不止,使得环境管理走入了“治理达标→设施停运、偷排→环保处罚→再治理”这样一个怪圈。 

  随着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动工的日期渐渐临近,摆在徐州市面前的一个紧迫的问题是:治理化学制浆造纸企业结构性污染的路该怎么走? 

  面对现实,徐州市环保局专门组成调查小组,分赴浙江、广东、山东等地进行调研,根据造纸企业的污染现状,提出了大力调整造纸原料和产品结构的工作思路。这一想法得到了徐州市市委书记何权和市长潘永和的充分肯定。 

  徐州市政府果断作出决定,对全市38家化学制浆造纸企业采取“关停一批、改造一批、提高一批”的措施,要求今年6月底前,对未按照市政府要求完成污染治理改造任务、严重超标排污、目前仍以化学制浆进行生产的铜山县天齐造纸厂等9家造纸企业实施关闭;对生产规模在两万吨以下、污染治理改造工程未经环保部门验收的铜山县大许新建造纸厂等14家造纸企业的化学制浆生产设施进行拆除;今年7月底前,淘汰贾汪建平造纸厂等15家化学制浆生产企业的所有1092型落后纸机,2003年6月底前淘汰1575型纸机。

  实施关闭的造纸企业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断水、断电、拆除主要生产设备、清除原材料、吊销工商营业执照;实施关停化学制浆生产线的造纸企业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拆除化学制浆生产设备,清除化学原材料;淘汰落后纸机的企业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拆除属于淘汰范围的纸机。逾期未按照规定实施关闭、关停和拆除纸机的,由当地人民政府依法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三 

  为贯彻落实徐州市政府《关于调整造纸企业产品结构控制污染的通知》精神,将全市造纸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控制污染工作落到实处,提高造纸行业的科技含量、规模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削减排污总量。今年,徐州市政府把造纸企业产品结构调整作为徐州市经济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成立了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全市纸业产品结构调整、控制污染动员大会。把徐州市监察部门列为领导小组成员,加强了纸业产品结构调整工作的监督和行政监察力度。 

  根据徐州市政府的决定,造纸企业比较密集的铜山县、贾汪区、九里区等地,分别成立了相应的工作小组,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和目标。党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分管领导亲自坐阵,市、县(区)两级环保部门全力以赴,相关职能部门通力协作,形成了大兵压境之势。 

  从这次督察的情况来看,铜山县天齐造纸厂等9家属于运河沿岸被关闭的造纸企业,大多数已按照规定实施了断水、断电、拆除主要生产设备、清除原材料、吊销工商营业执照等措施,基本上达到了市政府的要求。14家生产规模在两万吨以下的化学制浆造纸企业,也大部分按照要求基本拆除了蒸草池、蒸汽管路等生产设备,清除了化学制浆原材料。但是,检查中也发现,少数镇、村和企业对造纸企业产品结构调整、控制污染工作认识还不到位,落实措施不力;少数企业只把蒸草池砸开一个豁口,而仍保留着其他蒸草设备,抱有一定的侥幸心理。对此,市政府督察组明确表示,对政令不通、执行不力、渎职失职等行为,要追究相关领导人和当事人的责任。 

  据了解,调整纸业产品结构之后,从宏观上看,预计今年底全市造纸年产量将达到100万吨。环保部门今后将不再批准两万吨以下规模的造纸项目;另外,大部分化学制浆造纸企业将采用废纸浆生产工艺造纸,这不仅可以扩大生产规模,而且还能够提高纸产品质量。从环保角度来看,通过一系列调整化学制浆造纸企业产品结构的有力措施,到2005年末,全市造纸企业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将在2001年的基础上削减50%。 

  经过几轮与结构性污染的不懈抗争后,徐州市的造纸企业已经由原来的148家减少到目前的47家,其中9家已改为废纸制浆造纸,38家仍为化学制浆造纸。现全市年造纸规模为82万吨,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而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仍占全市总量的60%强。这不仅严重制约着徐州市造纸行业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而且也成为高悬在徐州市饮用水源上方的一柄利剑,同时,对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实施也将构成严重威胁。 

  进一步淘汰低水平、小规模、重污染的造纸企业和设备,走规模化、节约化、清洁化的造纸业发展之路势在必行。 

编后  长期以来,造纸业污染治理一直颇令各地政府头痛,其中,低水平、小规模、重污染的“小造纸”可以称得上是痛中之痛了。近年来,各地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关停了一大批“小造纸”,有些地方甚至将关停的标准提高到年产量5万吨以下,这些措施对削减造纸业污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以徐州为例,通过关停“小造纸”和调整纸业产品结构,在生产总规模有所扩大的基础上,使污染总水平有了较为明显的下降。应该说,这一方向值得肯定。 

  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解决造纸业污染问题的关键手段是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和生产技术升级换代。诚然,调整必然会伴随着阵痛,但只有重新审视造纸企业的真实成本与收益,包括环境方面的损益,下决心提高技术含量,走高水平、大规模、轻污染的集约化发展道路,才能真正迎来造纸业的春天。 
   


相关报道:
江西省九江虎山造纸厂严重污染环境
陕西从小造纸污染环境反弹入手 严查环境污染案件
汉中重拳出击遏制污染反弹 关停50余家污染企业
西安市污染反弹7家造纸企业遭到严厉打击
 
用户注册 | 站点导航 | 关于我们 | 为您服务 | Email我们

Copyright © 2000-2002. JingHua Paper Inform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景华纸业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