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森博红胜火 生机勃发拥未来
——山东日照森博浆纸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巡礼
在山东秀丽的海滨城市日照,兴建起一座现代化的浆纸城,这就是山东日照森博浆纸有限责任公司。
森博浆纸由国家计委1991年批准立项,是国家和省重点建设项目,由日照市一轻公司和山东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共同出资、利用日本输银贷款建设,它以建设速度快、建设质量好、投资最省而赢得业内的称赞和社会的注目,一期工程投资29.3亿元,全套设备从国外引进,花29亿元干了需要45亿元才能办成的事,原计划3年的工期2年即完成。2002年5月23日,纸板车间第一批试产白卡纸顺利下线,浆板和制浆车间也相继投产,预计达产达标后可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利税约4.5亿元。
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建设日照森博浆纸。山东日照森博浆纸有限责任公司,东靠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中国十大综合性港口之一的日照港,西与陇海、京沪铁路、京沪高速、同三高速公路相接,并建设了5万吨级泊位的公司专用木片码头和10万吨级水厂,交通运输非常便利,区位、港路、水资源优势突出。森博浆纸建设者高点起步,全力建设浆纸业的样板工程,项目建设规模为年制浆能力22万吨,最终产品为漂白硫酸盐木浆13万吨,高档白卡纸板17万吨,是目前国内制浆单条生产线规模最大的制浆造纸项目,对于调整我国造纸业产品结构,促进山东省造纸工业和日照市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起点,利用现代管理方法吸收国际先进技术。森博浆纸一开始就瞄准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资源、开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发展目标,以管理技术的竞争占据市场份额。公司采用世界最先进的工艺设备技术,严格按照项目法人负责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和招投标制的运作方法,在工程设计、设备购买和工程建设等各环节全部实行招标,通过公开竞争,降低工程造价,确保工程质量。按照以往请外国公司“承包交钥匙”的做法,光设计费整个项目至少要2亿元,而他们只花了1700万元。生产设备引进上,公司向10个国家28家生产商招标,坚持高档次、高水平,关键设备选择国外单项整机水平最好、最先进的,真正配置国际一流设备,芬兰、奥地利、瑞典等国家的先进技术设备被选中,比如,造纸系统从奥地利伏伊特公司引进,该纸机具有适应品种宽、质量好、效率高的特点,纸浆系统从芬兰奥斯龙公司引进,均为世界一流。森博浆纸的建设多次受到前来视察的国家、省市领导的肯定和支持。
以先进企业理念奠定企业精神、文化。森博浆纸的建设过程,凝聚着每一名员工兴衰与共的情结,成熟着优秀的企业文化,用文化的力量推动企业快速发展。森博人心里融通着一种企业理念:科技创新未来,品质创造典范,科技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品质是企业的生命,只有依靠科技创造一流的品质,才能创造典范企业;森博人贯穿着一种精神:严谨、务实、高效、创新,讲求自我扬弃、自我完善、自我超越,既要快速高效又要零缺陷;森博正形成一种作风,就是“合一”、“到位”,力求做到上下合作一体,人企合一,人事合一,今天的事做到位,明天的事想到位。森博人树立了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这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观,质量是企业生命的质量观,给企业创造财富的人是人才的人才观,市场是企业生存之源的市场观。他们确立了明确的目标:在近期先拓踞市场,站稳脚跟,继而跻身国内浆纸企业前列,不断拓展空间,最终实现中国领先、世界知名。
既用绿色之源,不辱绿色使命。绿色是生命之源、浆纸业的原料来源,而浆纸业又是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的行业。对此,森博浆纸把“用绿色包装未来”作为企业永恒的追求,把环保作为立厂发展的根本,下大力气治污,不辱绿色使命。他们坚持将生态效益放在首位,把环保摆在关系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不以牺牲环境的代价来求得企业的一时发展,投入巨资治理污染,光用于环保的设备投资达4.3亿元,占设备总投资的1/4,污染治理与项目建设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纸板车间采用先进的白水回收系统进行水循环利用,使污水排放量大幅降低,国内传统制浆造纸综合排水量吨浆纸200-300吨左右,森博浆纸仅为30多吨。碱回收系统从芬兰奥斯龙公司全套引进,投资达3163万美元,制浆过程中水循环使用率达80%-85%,碱回收率最低保证值为93%,最好效果可达98%。污水处理系统由瑞典普拉克公司提供,经生化处理后的终端废水排放指标均优于国家一级排放标准,污水处理后甚至可以养鱼,且在距海岸2.5公里处、水面7.5米以下深海排放,可以说是一个“绿色转化工厂”。
森博浆纸特别注重林纸的结合发展,积极筹措资金营造速生丰产林基地。目前,已争取国家扶持资金3500万元,着手在广东梅州开发60万亩速生林,计划用5-6年时间,逐步由采运外部资源过渡到以自有资源为主,外购为辅,最终达到所需原料的75%来源于自己的造林基地,以纸养林,以林生纸,走林纸一体化的道路。
随着日照森博浆纸的建设,一个创新领先、管理规范的现代化企业的雏形已展现在人们面前,中国造纸业一颗明星正在黄海之滨升起,与日照海上明月辉映……(撰文 辛崇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