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地处黄土高原、黄河中游,生态区位十分重要。建国之时,全省森林覆被率只有2.4%,水土流失、风沙危害、干旱缺水,严重制约了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长期以来,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国家林业局实施六大工程,推进五大转变,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思路,努力构建适应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环境体系和产业发展体系,全省造林速度明显加快,资源保护力度逐步加大,产业建设快速发展,森林覆被率一年递增一个百分点,生态建设取得较大突破,林业社会总产值每年超亿元增长。
退耕还林创佳绩
按照国家退耕还林的总体部署,山西省有16个县列入国家退耕还林试点示范工程,2000至2001年完成造林225万亩。在实施这项工程中,山西省从五方面入手: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省政府成立了退耕还林领导组,副省长亲自挂帅,林业、计委、财政、粮食等部门的负责同志协调实施退耕还林工作。林业部门作为退耕还林的业务主管单位,很好地发挥了组织协调作用;计划部门积极争取项目和投资,及时下达工程计划;财政部门加强资金管理,保证粮食和种苗补助资金;粮食部门在粮源组织、粮食兑现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二是认真落实政策,完善管理机制。借鉴农村承包经营的经验,普遍实行“户承包、村申请、乡组织、县管理”的运行机制。采取统一调剂粮食,逐村逐户提前预付的办法,保证了农民退耕后有粮吃。对苗木补助坚持“宏观管住、微观搞活”的原则,把苗木补助款下拨到县,由县林业主管部门根据退耕还林需要,同国有苗圃、乡村集体、农户个人签订苗木供需合同,实行定向育苗,达到了总量控制,质量保证的目的。三是采取多种形式,实现整体运作。移民退耕、户退队还、户退村还、此退彼还、户退户还等多种形式,适应了农民所需,加快了退耕还林步伐,把退耕还林和农村种植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机地结合起来。四是增加科技含量,提高内在质量。实施林灌结合、林果结合、农林结合和林产结合等多种退耕还林模式,做到了乔灌混交、生态林和经济林协调发展。五是实行成果严管,确保绩效双优。禁牧、稽查和重罚三条措施,实现了舍饲养畜,封山禁牧,保护了退耕还林成果。
2002年,全省11个市(地)107县启动退耕还林工程,完成任务670万亩。在这一年时间里,省委、省政府五次召开会议部署、落实、检查退耕还林工作。省委书记田成平、省长刘振华、省委副书记刘泽民、副省长范堆相多次深入工程一线检查指导退耕还林工作。省纪委、监委和省林业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对违反退耕还林政策规定责任人员党纪政纪处分的暂行规定》,进一步规范各级领导干部在退耕还林中的行为。省退耕办组织了退耕还林宣讲团,赴11个市(地)巡回宣讲政策和技术,把工作做到各级干部和广大农民心中。省内主要媒体推出了长时间的专题报道栏目,集中宣传退耕还林工作中的人和事。经过上上下下的努力,到年底全省670万亩退耕还林任务圆满完成。
“天保”工程成效大
山西省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较早,在1998年召开的全省第四次林业工作会议上,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天然林保护的决定,并下发了《关于停止天然林采伐的通告》,1999年又下发了《关于加强天然林保护工作的意见》。省直属八大林区克服了重重困难,果断地停止了天然林采伐。“天保”工程实施后,省直林区的干部职工遇到了极大的经济困难,省林业厅和林区干部职工共同研究,共想办法,多次召开会议,先后采取了多种措施,进行林区内部改革,国有林业局减人增效、减支增盈,实施“天保”工程的八大国有林业局管理人员精简了41%,配备护林队伍近2000人,配备公安和灭火队伍1000多人。同时大力推进职工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工作,林业职工全部加入社会统筹。从1999年起省财政每年下拨专项资金2500万元用于“天保”工程。
2000年山西省黄河中游“天保”工程纳入了国家工程范围,为“天保”工程的顺利实施创造了新的条件。省“天保”办总结推广了关帝林业局实施的局领导包场、场领导包片、护林员包沟、工程区综合治理的国有林管护模式和沁源县“家庭托管”的集体林管护模式,两年来初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天然林保护网,使天保工程逐步走向健康发展的轨道。2001年5月,国家林业局组织全国首批县级领导干部培训学员赴关帝林业局考察学习,沁源县天保经验在全国天保工程现场交流会上得到国家林业局和兄弟省(市、区)的充分肯定。3年多来,工程区年减少森林蓄积消耗100万立方米,减幅在90%以上。全省1500万亩天然林得到了休养生息。按照国家《长江上游黄河中游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山西省在2000年到2010年的11年内将增加森林面积1129万亩,森林覆盖率增加7.3个百分点,森林蓄积增加2805万立方米。
防沙治沙显威力
山西北部、西北部沙化和潜在沙漠化面积达1000多万亩,为了从根本上遏制土地沙化带来的危害,山西省根据国家林业局的要求,组织编制了《山西省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规划》并经国务院批准实施,工程涉及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的13个县以及省直杨树林局和五台林局。按照国务院批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规划》,林业的主要任务是:退耕还林(草)229.95万亩,改造宜林荒山荒沙155.42万亩,飞播造林455.32万亩,封山育林160.34万亩,规划实施以来,山西省着力抓了“五带六区”建设,即:外长城沿线防风固沙林带,大运公路,北同蒲铁路两侧绿色走廊防护林带,京包铁路防风固沙护路林带,桑干河沿线护岸林带,滹沱河两岸生态经济林带;天阳盆地边山峪口防风固沙综合治理工程区,龙首山防风固沙工程治理区,御河流域风沙源治理工程区,金沙滩生态防护林工程区,恒山、洪涛山、采凉山及云中山工程区,国家级文物景点保护治理区。在整个防沙治理工程逐步向前推进的过程中,地处京津风沙源重点地段的山西省杨树丰产林实验局,担负着防沙治沙重任。
该局坚持贯彻“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九字令,以科技为先导,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科技示范造林一万亩,科技支撑项目3400亩,封山育林6000亩,启动了山西北部最大的现代化科技示范苗圃,对山西风沙区治理起到了推动作用。在栽植树种选用上,突破了单一选择传统造林树种的范围,进行了抗旱、抗寒、固沙树种的引种研究,引进了花棒、宁杞号、大果沙棘、沙柳、沙枣、地黄、沙地云杉和沙地柏等8个沙生树种进行对比试验,扩大了适生树种的选择范围,为林分稳定性和效益的多样性奠定物质基础。
在造林模式上,突破营造纯林和营造用材林的传统习惯,把起点定位于主要营造混交林上,并超前考虑到林分的稳定性和森林“三种效益”兼顾问题。因地制宜规划实施了乔灌草、针阔灌、林围林、林围草等多种模式。在造林技术环节上,大量采用容器苗木、带土大苗、生根粉醮根、保水剂等新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们立足于本地,面向半干旱风沙区,致力研究适宜半干旱地区造林的树种品种,选育出中金、群改杨树系列9个新品种,《半干旱地区杨树新品种选育及遗传规律的研究》成果,获2002年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杨树新品种推广繁育示范基地也将在该局挂牌成立。该局十分重视技术培训,采取多种形式集中培训各单位的技术骨干,对造林施工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在全局范围内调集了40多名大中专毕业生,在科技中心的组培车间进行组培技术培训,培养出一支新型技术骨干队伍。
种苗建设强基础
种苗是造林绿化的前提和基础。重视和加强造林绿化工作,必须把种苗放在优先安排、优先发展的地位。山西省在近年来的林业发展中随着造林任务加重,对种苗建设的力度也同时加强。山西省大胆改革传统林业的羁绊,从转机建制入手,深化体制改革,推动了种苗业的快速发展。转换机制,重点调整了国有、集体、个人的种苗生产结构,以国有苗圃为骨架,个体育苗为主体,集体育苗为补充,培养建立结构稳定、品种齐全、保证收益的三级种苗生产体系。全省苗圃总量由过去的国有120个,集体、个体1462个增加到现在的国有496个,集体4909个,个体16900个,育苗总面积达到35万亩,产苗量达到43亿株。出圃各类苗木20亿株。
山西省还根据《种子法》的有关规定,对全省主要树种和品种进行了评审,有17个品种通过审定,12个品种通过认定。目前全省优良品种采种基地达到55万亩。采种量达到130万公斤,基地良种率达到45%。为加强对种苗生产全过程管理,省林木种苗站组织制定了“三证一签”制度,成立了专门的种苗执法队伍。为解决种苗生产的结构性矛盾,省林业厅曹振声厅长提出了“反季节造林”的思想,要求全省种苗体系建设从生产途径和技术开发上进行创新。按照这个思路,全省苗木生产近年来以大田育苗为基础,用三分之一的圃地搞容器苗,三分之一的土地搞定植苗,三分之一的土地搞常规苗,形成大田苗、容器苗和定植苗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育苗新格局,适应了全年不同季节的造林需求。晋城市大力培育容器苗、定植苗,在荒山造林上消灭裸根苗。
在育苗技术上,把重点放在提高苗木抗性上,紧紧围绕成苗上山、大苗上路、一次成功、一步到位的要求,把基因组培技术、可降解容器育苗技术、复合高效营养土配置技术、苗木换床移植技术应用到生产实践,最大程度地提高了山西干旱条件下的造林成活率。通过转换机制,增加科技,种苗设施得到明显改善,维修改造种子冷库1400平方米,新建种子仓库10000平方米,新增种子加工设备和检验仪器40套,新增机井70眼,防渗渠100000米,现代化自控温室15000平方米,日光温室50000平方米。基础设施的改善使基地发展后劲得到增强,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种苗基地的生产能力、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种苗的稳定高产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产业建设举龙头
发展产业是林业的重要功能。有没有一个发达的产业体系是检验林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山西省在发展林业之路上,对产业建设始终抓得很紧,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1995年,省林业厅党组提出了“林果富民和林产强身”两大战略,几年来,按照这个战略,全省突出抓了干果经济林、林纸结合、花卉、森林旅游和绿色建材五大产业,其中,林纸结合项目和绿色建材项目是五大产业中的两大龙头。
林纸项目从1997年开始启动,省林业厅成立了九发毛白杨林纸开发有限公司,1998年正式建设百万亩纸浆林基地,截至目前已在太原以南的平原地区引进和推广三倍体毛白杨、84K杨等优良品种26个,造林面积达到30多万亩,木材蓄积达到100万立方米。2002年,省政府已将该项目列入“1311”调产计划,作为全省龙头项目。在加工上,与省轻工厅合作,加快了襄汾、交城、风陵渡造纸厂的木浆造纸技术改造,其中襄汾造纸厂技改项目已被国家计委立项。
从2003—2006年,山西省林纸产业化项目计划造林80万亩,加上前几年的造林面积,预计林木蓄积可达到1200万立方米。全省造纸工业以三毛杨为原料的造纸工程已开始启动。其中襄汾纸业集团年产20万吨,一期10万吨优质文化用纸工程已经国家批准立项,环评大纲已通过环保局评审;风陵渡林纸产业集团年产20万吨,一期10万吨商品木浆和高档印刷纸项目已由省经贸委批准立项。山西九发毛白杨林纸开发有限公司的三倍体毛白杨过氧化氢机械浆(APMP)年产30万吨一期10万吨优质印刷纸工程前期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之中。
以省林机厂为前身改制的森磊建业有限公司是全省第一家绿色建材企业,项目总投资1.6亿元人民币,引进意大利设备,生产线全部采用PLC自动控制,年产3万立方米(300万平方米)石膏刨花板,达产后年产值近亿元,年利税达2000万元。产品从1998年上市销售以来,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不仅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打开了市场,而且批量销往东南亚国家,2002年出口创汇近100万美元。
对外开放开新局
地处内陆的山西林业要加大发展力度、加快发展步伐,不能忽视对外开放的作用。世界银行贷款林业项目,是山西省引进较早的项目之一,其引资总量、实施范围、受惠群体、管理机制等都对整个林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山西省世行林业项目包括“森林资源发展和保护”、“贫困地区林业发展”两个子项目。森林资源发展和保护项目于1995年正式启动,总规模2.5万公顷,总投资9698万元,到1998年共完成造林28000公顷。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为当地农民提供6000多万元收入,其中约有67%的收入用于贫困农民。从生态效益方面讲,项目县平均增加森林覆被率1.3个百分点,森林保护面积达到14万—20万公顷。
贫困地区林业发展项目于1998年启动,涉及该省19个县的110个乡、724个村,建设总规模43986公顷,总投资24145万元。到2000年底,共完成造林12566公顷。世行林业项目的实施,有两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对全省林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是管理机制,由于项目实行严格的报账制管理,执行县局全面自查,省地项目办抽查的验收制度,有效地杜绝了面积虚报现象,提高了造林质量。借鉴这个经验,山西省在所有重点生态工程中推行了准报账制管理办法,即先将任务和投资预安排,造林结束后,经县林业局或林场自查,市(地)林业部门或省直林局复查,省林业厅抽查,最后按抽查结果推算合格面积,正式下达投资计划。
二是科技含量,世行项目实行多种多样的技术培训,对贫困农民集中时间进行培训,使其掌握项目建设的基本技术。为山西世行项目区培养了一大批既热爱林业,又掌握一定技术技能的农民骨干。山西实施世行项目还推动了全省林业对外开放,从1994年到2002年,全省林业由只有一个“中德林业合作项目”增加到7个外资项目,引资总额增加到7217万美元,与1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合作。
科技教育出成果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幅度提升林业发展速度,必须紧紧依靠林业科技创新,走科技兴林之路。山西省十年九旱,生态条件差,造林难度大,必须把林业的跨越式发展建立在提高科技含量上,建立在高水平的科技队伍和高规格的人才培养基地上,造就人才,多出成果,转化应用。
近年来,山西省林业厅在科技教育上抓了两个关键,一是将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升格为中国林科院华北林业研究所,利用中国林科院这个平台,重新构筑山西林业的科研开发和科技应用框架,立足本省,辐射华北,使山西成为中国林科院在华北地区重要的科研基地。省林科院现有在职职工120人,80%以上为科技人员,其中研究员8位,副研究员18位。该院下设林木良种研究和森林经营研究等5个研究室和经济林、土壤分析、组织培养、林产化工和昆虫病理等5个实验室,出版国内公开发行刊物《山西林业科技》。
1999年山西省科委在该院投资建设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省经济植物利用重点实验室”。40多年来省林科院累计承担各类研究课题150多项,取得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进步奖120项,发表专业论文300多篇,出版专业著作30多部。1997年原国家林业部对全国55个省级以上林业科研院所实绩进行综合考评,该院综合实力居12位,在全国省级林业科研院所实力评比中,居第5位。
二是将山西林业学校升格为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该院是山西省唯一的一所培养林业人才的基地,现有教职工176人,其中从事教学与科研的人员96名,高级职称38人,中级职称47人,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专职教师86人,占总数的95.5%,现开设林业、园艺、林特产品加工、园林、资源信息管理、会计、环境保护与监测、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技术、工艺美术、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市场营销、计算机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等十四个中专专业和现代林业技术、风景园林、商品花卉、环境工程、计算机与信息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技术、会计电算化、现代园艺技术8个高职专业。在校生人数为2858人(含函授自考生),48个教学班。
1999年上半年,建成了校园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48个教室使用计算机网上教学。开通了远程教育渠道,实现了与国内外教育网络资源共享。建立了基础和专业实验室32个,多媒体教室3个、语音室2个,以及“组织培养实验室”和920个现代化连栋温室,为培育良种快繁基地创造了条件。图书馆藏书15.5万册,中外文期刊500余种,并实现了计算机登录、编目、检索、借阅管理,还兴建了电子阅览室,最近又建立了中国数字图书馆分馆。校园内还有树木园、经济园、苗圃和现代化标准体育场。学院还拥有集教学、科研和综合经营开发为一体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实验林场,经营面积10.55万亩,林木资产总值为5千多万元,承担着森林资源培育、经营管理、林木育种、野生药用植物栽培等科研教学的实习、实验任务。
该院从1999年至今连续三年被山西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00年3月,被国家教育部命名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学院”,院团委被团中央命名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2001年4月被全国绿化委员会、人事部、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全国绿化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曾多次荣获教委表彰的“招生就业先进单位”和“山西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现已成为培养林业科技和经营管理等领域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基地,具有教学、科研、开发、培训、生产经营、技能鉴定等综合功能的高等学府。
依法治林有保障
发展离不开法制。在山西林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坚持依法治林,全面加强林业法制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经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1995年出台了《山西省林木种子管理条例》,1997年省政府下发了《山西省森林病虫害防治实施办法》,1998年下发了“关于公布‘山西省有益的或者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的通知”,2000年省政府颁布了《山西森林公园管理办法》,2001年省人大颁布实施了《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办法》。几年来累计完善地方性林业法规、林业行政规章及规范性文件13部,涵盖了林业建设的主要领域,使林业建设初步纳入了法制化轨道。狠抓了林业执法队伍建设。
1997年省林业厅组建了山西省林政稽查大队之后,在11个市(地)、9个省直林局及林业重点县相继组建了林政稽查分队,全省林政稽查队伍发展到4100人,成为依法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力量。2000年争取省政府支持,将林业厅公安处改为省森林公安局,加强了森林公安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建设。所有这些,标志着山西省保护森林资源的力量正在逐步增强,林业快速发展的法制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回首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十三年,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的五年,山西林业取得了显著成绩。当前,在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山西林业将跨上新的台阶。正如省林业厅曹振声厅长所言,在新阶段,山西林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全省林业更要继续推进“3633”目标:即森林覆盖率由现在的13.17%提高到30%以上;民营林业发展比重由现在的30%提高到60%;林业总产值由现在的60亿元达到500亿元,占全省农业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30%;林业为农民年增加人均纯收入由现在的5%提高到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