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消息,相当一部分小企业由于污染没有治理价值,加上治污投资较大,生死难定;大企业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设备上,都稳操“生”券。规模化经营成为众望所归。
早在1984年国务院就颁发了《关于加强乡镇、街道企业环境管理的规定》,明确指出乡镇、街道企业不准从事如制浆造纸等污染严重的生产项目。
1996年,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加强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在1996年9月31日前关闭年产5000吨以下的小制浆厂,并明确要求到2000年年底以前全国所有工业污染源排放污染物要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标准。
日前,山东省自己制定了严格的“省标”,共分三个时段执行:2006年12月31日前为第一阶段,造纸企业外排废水标准执行420m g/L;2009年12月31日前为第二阶段,执行标准为300m g/L;2010年1月1日后为第三阶段,执行120m g/L的最低排放标准。
近些年,针对纸业污染问题,国家和地方纷纷出台了越来越严格的治污新政策和新法规。对此,纸业出现了两极分化:难以达标的“小造纸”纷纷“落马”,而相当多的具备良好治污能力的大企业不光能轻松“过关”,保住生存权,而且还享受到了小纸厂退出所带来的市场、原料等方面的利益。这一落一起、一死一生不经意间指明了纸业必须走规模化经营的大方向。
近年来的统计资料显示,全国制浆造纸工业污水排放量约占全国污水排放总量的10%至12%,居第三位;排放污水中的化学耗氧量(COD cr)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40%至45%,居第一位。造纸工业是中国污染环境的主要行业之一。
我国造纸工业以化学制浆为主,原料多为草、芦苇等。化学制浆大部分采用碱回收技术治理污染。从经济效益考虑,只有当造纸规模达到3.4万吨时,使用碱回收才有意义。目前难以治理的是5000吨到1万吨级的造纸厂,这个规模范围内国家没有关停要求,治理起来非常困难。
而更小规模的企业,如300吨至500吨的一家再生纸企业,一年的效益为5万至6万元,而污染治理的费用是6万至7万元,根本没有治理的价值。
据专家介绍,造纸行业的治污投资较大,要上新设备和调整原料结构。从治污的能力上讲,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往往治污工做得较好,且形成了良性循环。
比如山东华泰集团,其160吨碱回收项目是目前国内同行业中规模最大的草浆碱回收项目,由于其采用了更为先进的工艺技术设备,彻底扭转了碱回收只亏不盈的被动局面,在保持盈亏平衡的基础上还稍有盈利。
山东华众纸业有限公司亦是规模较大的企业。在新机组的设计初期,他们就提出了吨纸耗用清水15m 3的基础参数。从国外进口多圆盘过滤机,使造纸白水处理成为超清水、清水和浊水,分别作为不同工艺用水,使白水在纸机生产线范围内便进行处理使用,这犹如一个复重用水小循环。另外,还将污水处理厂生化污泥法处理后的达标外排水部分进行三级处理,采用天然生物过滤槽渠,使其水质指标能满足代替清水的程度。这样一来,相对重复用水小循环来论,这便是一个重复用水大循环。
这些年尤其是近两年,一些地方不断加大对造纸的治污力度。
记者最近了解到,从今年5月1日起,山东省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将执行比“国标”更严格的地方标准。此举意味着,用行政命令强制关停污染企业的做法,将会被与国际接轨的严格标准所取代,那些“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造纸厂将无机可乘。
山东省是造纸大省,造纸行业产值和利税均居全国第一,在贡献产值和利税的同时,造纸行业也是造成山东省水污染严重的罪魁祸首。“九五”以来,山东省对造纸行业实行结构调整,采用的方法基本是政府“一刀切”的强制关停手段,结果有相当多的企业“水涨船高”:政府关5000吨的,它就变为1万吨,政府关1万吨的,它再扩容到2万吨甚至3万吨,千方百计逃避被关闭的命运。
日前山东省自己制定了严格的“省标”,共分三个时段执行。超标准的企业将被关闭。据了解,面对新标准,一些运用麦草制浆的小企业的日子将不会好过。
山东省环保局科技标准处的一位处长说,前几年,环保局先后关闭造纸规模为1万吨和2万吨的企业后,山东省的造纸产量不仅没有下滑,而且实现了全面上升。对制定这一新标准,省环保局对部分企业进行了了解,大部分企业表示支持,特别是那些大企业,它们的设备和技术先进,资源利用较好。实行新标准后,淘汰污染严重的小企业,壮大大企业,对社会有利,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记者采访山东的一些大企业,大多数对此感觉很轻松。华泰集团供排水公司(负责治污工作)的赵经理说,以现有的设备达到“省标”中规定的第一和第二阶段排污标准没有问题。
山东泉林纸业有限责任公司对达标也很有信心。该公司对造纸废弃物进行特殊工艺处理后,提取的木质素直接用于规模化的有机肥料的生产,基本实现零排放。该公司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2000版转换成功之后,把通过ISO14001作为通向国际市场的另一个突破口,从2002年8月份试运行以来,通过6个月的持续改进,今年2月份顺利通过中国方圆委山东审核中心的监督审核,成为山东省第二个通过该体系认证的纸业类型的企业。
不光在山东,全国各地围剿污染严重的小造纸厂的行动也一浪高过一浪。
去年11月,河南省为加快造纸工业结构调整,要求有关部门在2003年3月底前,将那些年生产能力在0.5吨以下废纸制浆等4类小造纸企业全部关闭。
为此,郑州市组织环保、工商、电力等部门,集中行动,重拳出击,采取吊销营业执照、收回排污许可证、集中断电、断水等方式在短短的3个月时间里,一口气强制关闭了市内的47家小造纸厂。
今年2月,许昌市政府专门下发文件,对制浆能力在2万吨以下的石灰法草制浆生产线,年制浆1.7万吨以下的碱法、亚铵法等草类制浆生产线,年生产能力在1万吨以下的废纸造纸企业一律强行关停取缔,以确保该市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经过一个月的集中整治,日前,许昌市境内的236家“小造纸”全部被关停取缔。
像山东、河南等省市这样大力关闭污染严重的小纸的作法其实已经在全国形成了大气候。一些专家认为,此举无疑对纸业推行规模化经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