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资料显示,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内纸消费量与日俱增。为弥补缺口,我国每年都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纸及纸板、纸桨、废纸等,年用汇50多亿美元。1998年洪水之后天然林禁伐,当年纸及木材进口耗费竟高达11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970亿元。
有鉴于此,争论了半个多世纪的“林纸一体化”议题再次摆上桌面。
当前,解决“三农问题”最为紧迫的也最棘手的是“农民增收”。在所有的应对措施中,农业产业化经营又最被看好。于是,扶持龙头企业被提到“就是扶持农民”的高度,自然也就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各涉农部门的首要任务。
由于创办龙头企业不可能再沿袭过去兴办乡镇企业时的旧有模式。于是,在实际工作中,龙头企业的创办遭遇“城市商业资本不愿进入利润微薄的农业领域”的难题。时至今日,在不少地方,所谓的“龙头企业”除了至今尚未完成体制再造的供销社、粮站外,充其量也就是几家由农民自己创办的面粉加工厂、外贸山货收购点或几家规模较大的养猪场、养鸡场等,仅此而已。这些企业由于实力太小,事实上根本不具备带动农民增收的实力。
而不管从哪方面看,“林纸一体化”都是一个于国、于民、于企都有好处,并可能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好项目。
按照《国家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工程规划》,“十五”期间我国将营造4000万亩速生林。据此分析,按生长期5~7年计算,每亩按市场价年收入800~1000元,至少可使上千万农户、几十家企业受益。显然,在适宜发展“林纸一体化”工程的区域,林纸业集团是一个现实的、很好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只不过对它的龙头企业地位,至今我们仍有所忽视而已。(河南农村报 石书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