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际金融报中国的铜版纸企业还处于摇篮中,本来就在质和量上无法与韩国等国外企业抗衡,如果再不拿起法律武器反倾销,整个产业就完了,而且以后也不会再有机会。
无论从有形利益和无形利益来说,这次的反倾销终裁对中国国内铜版纸企业都具有里 程碑式的意义!
历时18个月,被誉为中国入世后“反倾销第一案”的铜版纸反倾销案终于有了结果。8月6日,中国商务部作出终裁决定,原产于韩国、日本的铜版纸对中国构成倾销,对中国铜版纸业造成了实质损害。
为公平而战
这次的铜版纸反倾销是2001年12月提出的。与大家熟悉的中国彩电业在美国遭遇的出口反倾销完全相反,此次反倾销是进口反倾销,是中国入世后第一宗国内产业对国外进口产品的反倾销调查案件,也是《反倾销条例》自2002年1月1日生效实施后,依据该条例立案调查的第一起反倾销案件。
“在提出反倾销申诉前,我们先和他们进行过谈判对话,但是没有结果,于是我们选择了在第一时间提出申诉。”金光集团APP———金东纸业(江苏)有限公司的母公司———中国总部总经理姚旭升回忆道,“当时由于国外企业的产品倾销,国内铜版纸企业在不公平的市场环境下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我们就是要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这种保护不是闭关锁国,而是为了公平竞争的环境。”
中国国内铜版纸企业的发展是1998年以后的事,在这之前,进口纸基本垄断了国内市场,占领了约90%的市场份额。国外企业也因此舒服地享受暴利时光,当时铜版纸进口价每吨超过1万元,最高达1.4万元,而现在市场上的销售均价只有7000元。
1999年,随着金东纸业、苏州紫兴等铜版纸生产线陆续投产,国内企业迅速崛起,特别是金东纸业,铜版纸产能达到100万吨,占当年中国市场容量150万吨的三分之二,成为世界最大的单一铜版纸生产企业。
铜版纸进口因此开始呈现下降趋势。为了保住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国外几家企业凭借自身优势,祭起了降价的大旗,试图以挤压对手生存空间的方式来击退敌人,“到了后来,他们干脆把降价变成了倾销”。
“当时他们利润率很高,有降价的资本,所以我们从我入手,努力降低成本应对国外竞争,但是到后来价格居然降到了5000元多,整个市场一片混乱,我们这时才发现国外企业在对我国市场产品倾销。”姚旭升介绍。
《终裁决定》显示,与2000年相比,提出申诉的四家企业2001产品价格下降近20%,平均开工率下降13.96%,库存增加,利润大幅下降且出现严重亏损。以这四家企业为代表的国内铜版纸产业已经被逼到了崩溃的边缘。
“中国的铜版纸企业还处于摇篮中,本来就在质和量上无法与韩国等国外企业抗衡,如果再不拿起法律武器反倾销,整个产业就完了,而且以后也不会再有机会。”这种情况下,国内四纸企终于在2001年12月29日向外经贸部和国家经贸委提出反倾销申诉。
50亿显形蛋糕
外经贸部和国家经贸委对铜版纸倾销一案迅速作出反应。2002年2月6日,该案正式立案。9个月后,有关部门于11月25日作出初裁,韩日等国的进口铜版纸存在倾销,中国国内铜版纸产业存在实质损害,倾销与实质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有关部门的处理速度非常快!”
初裁决定出来后,中国已经从2002年11月26日起对原产于韩日美等国的进口铜版纸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各国外企业依据初裁所确定的倾销幅度向中国海关提供相应的现金保证金。
8月6日的终裁决定与初裁没有太大差异,担心终裁结果有变的国内企业终于放下了心。“无论从有形利益和无形利益来说,这次的反倾销终裁对中国国内铜版纸企业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8月6日知道终裁结果后,姚旭升显得很兴奋。
谈到此次反倾销胜利给中国造纸行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姚旭升和记者算了一笔账。金东纸业等四家企业2001年开始反倾销申诉,当年中国铜版纸进口减少40万吨,预计2003年全年进口铜版纸在55万吨到60万吨左右。以目前铜版纸的平均价格每吨7000元计算,进口40万吨需花费28亿元人民币。
据说,在反倾销胜利后,这40万吨的进口份额将被国内企业瓜分,每年国内铜版纸企业将从这里增加销售28亿元。目前铜版纸的净利润率大概为5%到8%,意味着国内企业每年可获得1.5亿元到2.5亿元的净利润。
除了存量的40万吨,市场需求增量不可忽视。国内纸市场消费每年都保持稳定增长,年增长率超过10%,2002年市场需求180万吨,2003年已经扩大到210万吨,反倾销后这部分增量也将被国内纸企获得。
也就是说,通过这次反倾销,国内企业每年将增加50亿元收入,这块大蛋糕对前两年处于危机中的国内企业来说无疑意义重大。
5年发展机遇
据《国际金融报》了解,此次铜版纸反倾销的终审裁决胜利之后,韩国日本的铜版纸因受较高关税的影响无利可图,目前这些企业基本上已经撤离中国。客观上给国内铜版纸企业赢得了5年的发展机遇和有形无形的利益。
1997年之前,进口铜版纸每吨的价格1万多元,基本被国外垄断,国内的企业因为品质太差难以成长起来,经过此次反倾销,使国内企业有了稳定的成长。国内企业总体上还处在摇篮中,如果此时不利用反倾销利器就可能会被韩国日本的低价倾销置于死地,一旦被国外企业打死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因此反倾销的胜利还为国内企业赢得更多的机会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中国加入WTO后铜版纸的关税逐年下降,现在已到5%,基本与国际接轨,如果此时还受到国外企业的倾销,那么几年后国内企业将无法与国际竞争。
业内人士指出,再过一年,中国国产铜版纸基本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不再像过去那样大量依赖进口,进口数量始终维持在50万吨—60万吨,除此之后的增长部分则全部由中国企业享用。
那么究竟哪些企业能够分享到这块增量呢?
当然首先是APP旗下的金东纸业,经过近两年的反倾销,金东纸业不仅迅速扩大产能做大做强,目前铜版纸的实际年产量已达120万吨。在江苏镇江,占地5.33平方公里、包括厂房、电厂、保税仓库、进出口码头在内的金东布局,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堪称国际一流,短时间内国内恐怕无人能赶得上。因此反倾销的最大受益者非金东莫属。
除此之外金东还抓住有利时机将自己的产品打入日本、美国等市场。金东总经理吴省芳告诉记者,金东上半年平均每月出口2.5万吨,预计下半年可达到3万吨/月,金东的目标是专挑难打的市场进攻。
相比之下另外几家参与反倾销企业的感觉就没有金东那么好。山东万豪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当时参与反倾销的企业只有四家,但由于不是“谁胜诉谁受益”,结果出来后受益的是整个行业,这对参与反倾销的小企业来说很不公平。这场官司下来山东万豪除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之外,还花了几百万的费用,国家没有任何补偿,看上去好像是为自己,实际上是为了国家整体利益。
眼下刚刚理顺了国外的关系,国内的竞争又成为当务之急。一些没有参与反倾销的企业如苏州紫兴、山东晨鸣等,趁四家企业反倾销时拼命发展自己,一年多来他们迅速追加投资建厂,现在官司赢了,这些企业新上铜版纸项目也开始投产了,投产之日就享受到了反倾销胜利的果实。然后再压低价格与同行竞争。
参与反倾销的其他几家企业也都向《国际金融报》表达了相同的观点,看来反倾销的胜利并没有给他们带来想象中的喜悦。
此外,中国企业反倾销也给那些看好中国市场的外国企业上了一课。日本王子纸业在全线退出中国市场之后立即卷土重来。日本王子纸业在江苏南通投资兴办年产60万吨的铜版纸生产基地的申请已经得到了有关方面的批复。3年之后避开了中国关税的王子将以强大竞争力力争在中国市场上分得一杯羹。
针对此状况吴省芳表示,中国市场的确很大,国外企业纷纷进来早在预料之中,王子投资南通建厂至少得3至5年,中国企业只要在未来几年在管理、技术等方面下工夫,迅速扩大市场规模,5年之后完全有实力与国外企业竞争。
业内人士指出,外国企业在中国设厂并不一定都能赚钱,只有真正热爱中国的外资企业才有发展前途,如果只是捞一把走人往往会适得其反,因为中国现在投机机会已经越来越少了。只有扎扎实实服务于社会,创造价值,赢得当地政府和民众的支持才会有前途,外资企业能否做到这一点还有待于观察。
铜版纸反倾销()
铜版纸主要是供平版(胶版)、凹版、凸版、轮转机印刷之用,主要规格分为卷筒和平板两大种,有双面铜版纸、单面铜版纸、亚光铜版纸和铜版卡等种类。铜版纸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彩色画报、画册;书刊封面、插图;精美的商品广告、样本;商品包装装潢图案、美术画片;以及彩色报纸、宣传画等,用途十分广泛,印刷效果逼真。
1999年以前,中国铜版纸市场为进口铜版纸所垄断,铜版纸的每吨单价在1万元左右,最高曾达1.4万元。
1996年之后,国内陆续有铜版纸项目投产,尤其是1999年后,江苏金东、苏州紫兴等现代化、大型铜版纸企业的投产,彻底打破了国外铜版纸对中国市场的支配地位。
2000年后期,特别是进入2001年后,进口铜版纸为了保住在中国的市场份额,纷纷开始大幅低价出口至中国。其中,韩国出口至中国的铜版纸到岸价由2000年的平均每吨750美元降至2001年的每吨约640美元,美国和日本的铜版纸出口价也大幅下降。
2001年8月,中、韩双方铜版纸企业在中国最大的铜版纸企业———金东纸业内进行谈判,但未能就韩国铜版纸低价倾销中国达成实质性结果。
2001年12月,中方4家铜版纸企业联合向外经贸部及经贸委提出反倾销申诉。当月底,上述部委正式受理。
2002年2月6日,外经贸部、经贸委发布铜版纸反倾销立案公告,正式对进口铜版纸进行反倾销调查。
2002年3月,外经贸部在京召开听证会,4家申诉企业和14家应诉企业当堂辩诉。
2002年4月,经贸委赴申诉企业实地核查企业受损情况。
2002年11月26日,铜版纸反倾销案正式初裁,初步裁定韩、日、美三国对中国出口的铜版纸存在倾销行为。
2003年1月31日,外经贸部、经贸委发布公告,铜版纸反倾销案终裁将于2003年8月6日前公布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