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泡塑料餐具危害大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白色污染”已经不是一个新名词。“白色污染”的污染源,除了各式各样的塑料袋,就是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经常使用这种餐盒的人们可能不会想到,全国一次性餐具的年使用量超过100亿只!
当我们酒足饭饱、把使用过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扔了之的时候,更不会想到:这种餐具在带给我们方便的同时,还会产生多种“副作用”:在生产过程中要消耗大量属臭氧层消耗物质的发泡剂,从而危及地球的保护伞———臭氧层;在刚出锅的菜肴、米饭的作用下,餐具会产生多种有害物质,危害人体健康;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在随垃圾焚烧时产生致癌物质二恶英,入土掩埋则需要200年才能降解。
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危害还不止这些。去过葛洲坝的人可能不会忽略堆积在坝前的白色垃圾山,其中就有数以万计的塑料餐具。这些从长江上游顺流而下的餐盒、塑料袋等白色垃圾,不仅有碍观瞻、大煞风景,而且导致水位落差减小,妨碍正常发电;更为严重的是,白色垃圾进入水轮机,会造成叶片磨蚀,使电站“折寿”。为清除白色污染,葛洲坝电站每年需投入上百万元的经费进行清理,而且防不胜防。三峡水库蓄水以后,包括塑料餐具在内的垃圾问题已浮出水面。
为控制白色污染,原国家经贸委从1999年1月起,已先后3次发文禁止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可结果如何呢?据北京凯发环保技术开发中心的调查显示,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目前仍占据北京30%至40%的市场。其他地方的情况则更为严重:济南市街头饮食摊点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的使用率几乎为100%;广州、乌鲁木齐的市场使用率为95%……
环保餐具困难多
为取代污染环境的发泡塑料餐具,环保餐具应运而生。所谓环保餐具,就是用纸浆、纸板、食用粉、植物纤维等材料生产的餐具。其所以被称为环保餐具,是因为它们可很快降解,容易回收,不产生白色污染。
1996年,随着铁道部开始在铁路车站禁止使用发泡塑料餐具,环保餐具被看做朝阳产业,全国环保餐具企业很快发展到近千家,仅以纸代塑企业即达100多家。但是,几年下来,多数环保餐具企业已濒临破产的边缘。北京绿洲峰纸制品厂1996年投资480多万元购买了日产10万只环保餐盒的设备,但建厂7年来,实际年产量仅维持在40万—50万只左右;6台设备中有3台长期闲置,企业年年亏损,现在不得不靠出租厂房维持生存。据粗略统计,目前全国环保餐具企业有2/3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其中纸餐盒企业有90%处于破产边缘。
朝阳产业何以迅速沦为夕阳产业?价格高是一个重要原因。由于生产原料和工艺的原因,发泡塑料餐盒成本每只仅7—8分钱,而环保餐具的成本最低也在1角5分钱以上,纸浆模餐具则要3角钱以上,两者价格相差1至4倍。
但业内人士指出,最根本的问题是国家缺乏相关政策支持,控制非环保餐具的措施不力。一是政策不配套。目前国家尚未制定扶持环保餐具企业的优惠政策,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环保餐具的生存能力和价格水平;二是缺乏对非环保餐具生产、销售的控制手段。目前尚未制定关于限制非环保餐具生产、使用和销售的法律法规,缺乏对非法生产企业的制裁措施;三是统一监督管理机制尚未建立,生产和销售分属两个部门管理,容易造成脱节。同时,市场执法不严的现象也普遍存在;四是部分地方在执行国家政策中存在态度不坚决或变通的现象,鼓励了非法企业的存在。
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不仅使发泡塑料餐具大行其道,而且还导致打着环保旗号的劣质餐具充斥市场。以北京为例,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大量在包装箱或产品上印有环保餐具标识的伪环保餐具。这些产品多含大量无机矿物填充料,在工艺上以单层直接挤出为主,因而醋酸残渣严重超标,对人体健康危害更大。据了解,目前北京有10多家非法企业的20多条生产线在生产这类餐具;在河北的沧州、廊坊、永清等地也有许多无照产品在京销售,全国范围内的类似生产线更难以统计。
环保餐具路在何方
怎样才能使我国的环保餐具企业起死回生,遏制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泛滥的势头?国家环保总局有关人士指出,有关部门应早下决心,采取果断措施治理顽疾———
一是尽快制定限制一次性非环保餐具生产、销售和使用的法规,或在《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增加,统一标准,明确罚责,为执法部门提供有力的可操作性强的法律依据;
二是加大环保餐具市场的执法检查力度,取缔、关闭不合格生产企业,堵住劣质产品货源,规范市场,为环保餐具提供市场空间;
三是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性措施,支持和保护环保餐具企业。如,为环保餐具生产企业减免一定的税费等,保证其生存发展;
四是加强环保餐具科研,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新闻媒体定期公布合格的环保餐具企业和产品名录,提高环保餐具企业的知名度,给假冒产品和生产企业曝光,提高消费者科学消费的理念。
实践证明,环保餐具能否占领市场,离不开消费者的鼎力支持。崇尚绿色消费的读者朋友,在塑料餐具和环保餐具之间,您当做何选择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