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李建华
独具刚强品质又兼柔美个性的李建华,在他温文尔雅气质的作用下,给人一副学者风度的样子,而他却不是一个高谈阔论的哲学理论家,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企业家,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奋斗者、创业者、劳动者。永远处在理智、冷静的状态下的他,形成了务实、高效、严谨的经营风格,“质量比数量重要、做最大的赢家比做最大的商家更重要”。
用最前沿的思维去思考,用最高远的境界去理解;用最传统的方式去教导、关心、体贴职工,他总习惯性地在工作过程中对职工一字一句地谆谆教诲,因为他深知再高深的哲理和理论都源于生活和工作的本身。“带着大家干,做给大家看”成为他引领大家成才和进步的一个方法论,这也是华泰文化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无疑,华泰精神也是华泰最优势的资源之一,华泰那高高飘扬的文化旗帜同样也是华泰取胜的一部分,而李建华正是华泰文化灵魂的铸就者,用他的灵魂和生命经营着他的事业,用他的深情拥抱华泰未来。他那钻石般的思想和金子般的心灵已经融入华泰的每一寸热土,影响和牵动着每一个华泰人。
有人曾这样形容他:“无论从实践的角度还是从理性思维的角度,李建华本人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中国式管理’智慧的宝库。或许那些闪烁着钻石般光芒的思想火花是散落着的,但挖掘这些智慧,必可集涓滴为洪流,为凝结中国式管理哲学获得不同凡响的启示。”是的,李建华是有智慧、有思想的。他的智慧和思想在长达26年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劳动生涯和实践过程中得以锤炼、升华进而成为创造财富的源泉。当年,他是抱着一个能让同伴们过上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一路走到今天的,华泰集团也由一个35人的小厂演变而成一个现代化大型工业园,这是一个由原始的管理方式走向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企业成功典范。华泰的成功印证了李建华的卓越才识,也几乎付出了他全部的青春和爱,这是一个24岁青年在创业过程中成为一个时代潮流“领袖式”人物的一部大书,当然书里有讲述不尽的故事。
李建华被许多人视为企业家中的偶像派人物,李建华的魅力何在呢?他的魅力不是源于一个大型企业的老总风采,而是源于他的自身品格。无论企业获得多大的成功和进步,李建华都是一个永远不会骄傲的人,诚恳、谦虚、平易近人是他不变的风格。能做到“富而不骄、富而好礼,李建华是一个境界高远的人。
华泰从容面对国际竞争有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已进入世界纸张生产、消费和进口大国行列,2002年纸及纸板生产和消费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纸品原料及产品进口用汇70多亿美元,与石油、钢材并列为进口用汇最大的3大类产品;到2015年我国纸及纸板消费总量将达到8000万吨以上,造纸业共计需要投资约4900亿元,平均每年约需投资300多亿元。
谁都不会放弃中国造纸业这一巨大市场。谁都不会放弃21世纪发展纸业经济最有希望的机遇。因为抓住机遇就赢得一次跨越。目前,世界纸业巨头们已纷至沓来,其中有芬欧汇川(UPM)、斯道拉·恩索(STORAENSO)、金光集团(APP)、日本王子、金鹰集团等数十家跨国公司,以数百亿的巨额投资,数百万吨的造纸项目在国内跑马圈地,开工建厂,来分享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累累硕果。
面对蜂拥而来的国际投资热潮和对中国纸业经济造成的世界性竞争和冲击,国内“满天星”式的众多分散型的中档企业是那么爱莫能助,软弱无力。而对于多年来“称雄”于中国纸业市场的华泰集团,将如何应对这场国际之争?华泰提出了“产业报国,重振中国造纸业辉煌”的宏伟目标。高举振兴民族工业的大旗,加速发展,奋起抗争。自2001年,16万吨新闻纸、20万吨新闻纸相继投产,35万吨轻较纸、50万吨铜版纸项目建设于近期已着手实施,到2005年,使纸业年生产能力达到12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80亿元,利税15亿元;到2007年, 纸业生产能力达到15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20亿元,利税23亿元。
华泰总裁李建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的第一句话就说:“我早就说过,造纸业存在的竞争不是我国同行业的竞争,而是国际上的竞争,果然不出所料,他们真的来了,并且来势凶猛”。狼既然来了,就必须和狼对峙。这是我国纸业界任何一个有志之士所面对的事实,要和国际纸业在同一平台上交手了,我们取胜靠什么呢?李建华在洞悉复杂的经济现象之后依然坚持“不做最大,只做最好”的原则。华泰不做大而不强的“虚胖子”,为做大而单纯地做大,不是唯一的出路,要做好才行,只有做好才有实力,才有竞争力。华泰呼唤良性发展,在发展企业膨胀规模的同时,绝对不会在数量上加倍地复制,做简单的数字累加,更注重的是质量的价值性;速度、效益、质量的完整性;更注重生产增量、人才储备、经营管理及企业素质的整体跃升。
李建华表示,在华泰发展继续扩大规模的同时,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经济发展方式。制浆用水问题已考虑转出华泰本部,以分解本地水资源压力,增建一处华泰(黄河口)绿色工业园,形成一个生态产业链。在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中,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列为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加以约束,因为制造草浆耗水量大,华泰也进一步缩小草浆比例,加大木浆和其它浆的用量。李总说,规模上去了,要每一个环节都跟得上,任何一处都不能出现漏洞,认真细致地做好每一项工作。未来的华泰将是一个生态环境得到良好的保护和 经济发展永续增长的理想华泰;是一座生态、科技、文明,走向世界经济的美丽工业园。
立足持续发展建设绿色生态纸业在发展中,公司始终将污染治理视作企业的“生命工程”。自“九五”以来,先后投资3.5亿多元陆续增上了100t/d、160t/d碱回收和40000m3/d、60000m3/d中段水处理项目,实现了全过程对蒸煮黑液和造纸废水的综合治理,使公司外排水质达到了国家规定的二级排放标准。其中碱回收项目开创了我国草浆碱回收成功投运的先例,被国家经贸委、国家环保局等五部门确定为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作为样板工程向全国推广。在国内同行业中,公司是治理污染投资最大、设备现代化程度最高、运转最稳定的造纸企业。原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曲格平到公司视察后给予高度评价,高兴地说:“在华泰,我看到了中国草浆造纸业发展的希望”,并欣然题词:治理工业污染,建设绿色文明。
加大水资源回收提高水的利用率为了节约水资源,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华泰公司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了1处白水回收塔、3套同向流、4套多圆盘过滤机等白水回收设备,又利用世行贷款增上了洗草水回收项目和板纸水回收项目,基本实现了白水和板纸水的零排放,使文化纸吨纸浆耗水量下降到40m3以下,在此基础上,通过增上现代化的造纸设备,如:16万吨新闻纸项目、20万吨轻涂纸项目,实现了水的全封闭循环利用,吨纸耗水不足15m3。目前,公司正着手对中段水处理厂排放废水进行研究论证,通过进行深度处理、脱色,全部用 于车间生产,也可将剩余水灌溉农田,实现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公司拟实施的节水及环保综合治理技改项目也已被列入第六批国债项目。我们争取将其建成全国造纸行业节水节能的样板工程。
2002年初,华泰工业园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同行业第一家环保生态工业园,强有力的发展举措一定会使华泰集团成为绿色生态纸业建设的典范。
建立多种机制加强人力资源开发
1、唯才是举的用人机制
在用人上,公司坚持赛场选马不相马。对所有空缺岗位,均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实行自愿报名、演讲答辩、民主评议、择优录取的科学化、程序化管理办法,竞争上岗,形成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好用人机制。近年来,已有300多名素质高、懂经营、会管理、经过基层锻炼的大中专学生通过竞争上岗,相继走上了重要领导、管理和技术岗位。
2、动态管理的考核机制
在对干部员工的管理上,公司坚持“两能四不”的原则,即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不养闲人,不用懒人,不要坏人,不让工作迁就人。对领导干部打破终身制,采用年度聘任制。当年工作业绩突出的领导干部第二年继续聘任,而对于工作业绩平平的领导,在部门内部进行全员民主评议,然后对“德、能、勤、绩”综合素质进行测评,测评成绩不合格,一律解聘;对一般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实行末位淘汰和优化组合;对重要管理、技术岗位上的工作人员,每月进行一次考核和工作绩效考评,连续三个月完不成任务或业务考核不及 格,就要调离岗位。年末,对全年工作绩效进行考评,考评成绩在后5%的,下岗待业,有力地激发了全体干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3、鼓励成才的激励机制
为激励各个岗位的职工立足本职做贡献、爱岗敬业出成果,公司彻底打破了“官本位”即只有当领导才能成才的思想认识,为职工开辟了“领导干部”、“学科带头人”、“技术操作能手”三条线的成才渠道,让各个岗位的职工都有不同的奋斗目标,每条线上拔尖人才都能得到较高的待遇。通过此项机制的建立,使广大职工的聪明才智得到了充分发挥,工作热情空前高涨,真正发挥了职工在企业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
4、科学系统的培训机制
为了不断提高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公司逐步建立了校企结合、多渠道、立体化、分层施教的全员培训机制。针对企业人力资源现状,灵活采用多种培训形式加强了公司所需各类人才的培训。一是通过“请进来教、送出去学”、“专题讲座”、“半脱产培训”等形式,不断加强了在职领导干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为公司的腾飞发展积蓄了中坚力量;二是通过“委托培养”、“联合办学”、“传帮带”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培养公司发展及新上项目建设所需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自1997年以来,已先后分三批委托山东轻工业学院、陕西科技大学、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共计培养了制浆造纸、市场营销、电气自动化、企业管理、计算机会计、电厂集控运行等10个专业近350名专业技术人才,为公司的快速发展进行了充分的人才储备。
科技先行提高国际抗衡实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就是说科技是衡量的第一标准。科技水平的高低,往往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发达程度,对一个企业来讲,也是如此。
1、革新技术装备,赶超世界一流水平
“师夷之长以制夷”,这是华泰集团向国际纸业进军的战略之一。“九五”期间,华泰按照“设备现代化、产品高档次、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指导思想,不断引进国外高新技术装备改造传统产业,先后从美国、芬兰、瑞典、德国、奥地利等国家引进了国际先进的技术和装备,迅速与国际造纸接轨。
2001年华泰从德国引进一条国际水平的年产16万吨高级彩印新闻纸机一次投运成功,一举打开了市场,并始终保持供不应求。
2002年华泰又投资13亿元引进年产20万吨纸机生产线,2003年7月20日一次开机成功,顺利投产。该项目是由国家经贸委直接调度实施、国务院批复的第二批重点国债贴息项目,并经科技部批准确定为国家级火炬计划重点项目,生产主要品种有低定量涂布纸和高级彩色胶印新闻纸。该生产线采用世界先进造纸设备集团德国V01TH最新的标准化模块式设计和成熟技术,被称为亚洲第一条“同一平台新概念”纸机。纸机设计车速1800米/分,纸幅幅宽7100毫米,日产量达800吨,能够生产38-48克/平方米高质量彩印新闻纸,填补了国内高档新闻纸(39-43克/平方米)的空白。华泰20万吨项目投产后,造纸年生产能力将达到70万吨,其中高档新闻纸生产能力达到36万吨,成为中国最大的、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实力的新闻纸生产基地。
2、依靠科技创新,占领造纸技术制高点
华泰集团紧紧依靠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贯彻“源头削减,过程控制,资源综合利用和必要的末端治理”的清洁生产方针,实施“双高一优”清洁生产项目,不断加大对水的循环利用和二次利用,提高了水的综合利用率,目前节水节能项目已列入国家第六批国债项目。
另外,华泰还先后投资3.5亿元增上了全国样板工程———碱回收、中段水处理项目,实施污染资源化治理,不断扩大物料的循环利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资源、能源的利用率,实现了环保与效益的“双赢”。华泰集团通过实施“科技兴企”战略,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在全国同行业首家挂牌成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率先引进博士,先后荣获“全国CAD应用工程示范企业”、“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称号。
据不完全统计,仅2002年一年华泰就开发了22个新产品,申报6项专利成果,完成4项科技成果验收鉴定,其中“高级彩印新闻纸”被国家科技部评为国家新产品;国家火炬计划项目“高光泽涂布白板纸”通过评审验收;“废纸制浆造纸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与生产应用”被列为国家级技术创新项目,这些在行业内均属于领先技术或产品。
3、实施信息化革命,加速企业国际化步伐
20世纪末期,信息化管理已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华泰集团及时引进了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将其应用于企业管理之中,并引进PLC、DCS、QCS等电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过程,加快了信息的综合与传递,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绿色生态纸业战略的实施。1999年以来,华泰着手实施“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管理”战略,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和覆盖全公司各主要职能科室的内部局域网;在全国同行业率先增上并成功实施了ER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物资超市管理系统。2002年10月,华泰集团被确定为山东省首批管理创新优秀企业。目前,华泰正在着手增上0A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和经理报表查询系统。到2005年,华泰还将陆续考察增上B2B、B2C电子商务分销系统,大力开展电子商务,加快企业向国际化进军的步伐。
品牌制胜打造国际纸业名牌1、坚持诚实守信,获取国际市场通行“绿卡”许多人在谈及入世后的竞争与挑战,最担心的就是国内企业的诚信问题。诚信,给不少中国企业留下失败的反思。但对于华泰,诚信却是华泰人做人做事的根本原则,诚信使华泰人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也成为他们成功和核心竞争力的秘诀,同时更是华泰人宝贵的无形资产。
华泰与中国农业银行的“银企”合作的成功;与山东大众报业集团“纸报联合”的形成;行业内首家挂牌博士后工作站并引进博士;新闻纸成功进入并迅速占领国内市场;德国福伊特造纸维修服务中心择华泰而栖等等,无不体现出华泰人诚实守信的无形价值。而诚信也成了华泰产品畅销国内20多个省市,并远销东欧、东南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绿卡”。
2、不求大但求好,带来企业快速稳健发展
入世以来,纸业市场的竞争极其激烈,不少纸业上市公司纷纷重组,逐渐退出造纸行业,如长虹控股、保税科技等,另外还有不少已具相当规模的企业则不断通过低成本扩张,进一步扩大自身的规模。而华泰既没有进行资产重组,也没有走低成本扩张的道路,却能够保持效益和规模的持续、快速、同步增长,华泰股份跻身两市每股净资产的前十名,这不能不让人拍手称奇。李建华有一个精彩的比喻,“你是要一大筐孬苹果,还是要一篮又大又甜的好苹果”?选择当然是毋庸置疑。李建华认为,一个事物的稳固性大小,不在于它的体积, 而在于它每一组成部分的稳固性和整体的凝聚力。“不求最大,但求最好”,华泰每做一件事就争取最好,保证拿就拿得出手,拿出手就有竞争优势。在环保治污,原料建设,技术改造和创新等各方面,华泰都能先行一步,做到“最好”,这正是华泰保持持续、稳定、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
3、致力品牌战略,打造中国纸业第一品牌
国际纸业的竞争,不仅表现在实力这种有形的竞争上,更表观一种无形的竞争———品牌。国际纸业除具有规模优势,更具品牌优势。品牌是市场竞争力,是效益,是巨大的无形资产,也是企业的生命。华泰一直视品牌为生命,努力致力于打造中国纸业第一品牌。多年来,华泰从技术创新、质量管理、市场营销、企业文化等各个方面不断夯实品牌基础,并在全国同行业首批通过IS09001—2000质量认证,率先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使产品技术含量、质量稳定性得到了充分保障。自1996年以来,“华泰牌”系列产品连年被评为“山东名牌产品”,荣获山东省产品质量奖,企业成为全国质量管理先进单位,董事长李建华荣获“全国质量管理先进工作者”称号。
2002年初,华泰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成为国内制浆造纸业的第一个驰名商标品牌,向打造国际纸业品牌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产业之链凝聚强大国际竞争力一条良性的“生物链”,会使链上的各种生物处于一种良好的循环发展的状态之中。华泰似乎洞悉了自然界的规律,建造了一条造纸业的良性“生物链”———生态产业链。
1、林纸结合,引领中国纸业“绿色”
潮流“林”处于“生态产业链”的最上游,也是扼制中国造纸业发展的瓶颈之一。为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走林浆纸一体化可持续发展之路,华泰集团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原料结构调整,积极开发70万亩芦苇和60万亩速生杨基地建设,同时配套增上10万吨苇浆厂和30万吨APMP浆厂;利用废水污泥开发肥料用于“哺苇育林”。
随着华泰集团“绿色生态纸业”战略的全面实施,2002年初,华泰工业园成为全国同行业首批环保生态园,实现了科技创新与工业发展、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为21世纪的中国造纸企业走出了一条可资借鉴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强强联合,开创集团战略联盟先河
要形成一个良性的生物链,上游的生物必须要有良好的合作。华泰深谙此道,他向上游的企业抛出了“橄榄枝”。近年来,华泰集团通过联合,形成了以造纸为主,并与化工、林业、印刷、报业等首尾相连的产业链,开创了全国同行业独具特色的联合方式:
“九五”期间先后兼并市属企业东营化工、新华印刷,并与香港协发纸业、胜利油田成功合作成立合资公司。
2001年7月,华泰与山东首家报业集团———大众报业集团强强联合,成立山东大众华泰印务公司,组建成中国“纸报联合舰队”,促进了双方优势互补。
2002年9月,华泰与世界领先造纸设备集团合作的结晶———德国福伊特维修服务中心在华泰工业园奠基,为华泰集团今后的发展腾飞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十五”期间,华泰将继续在行业内外寻找优势企业,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组建“联合舰队”或者“战略联盟”,建成真正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现代化大型企业集团。
3、放眼世界,重振中国造纸业辉煌
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无限的荣耀与辉煌,但今天我们与世界造纸强国仍有一定的差距,华泰人有一个伟大的理想———产业报国,造福社会,重振中国造纸业辉煌!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华泰集团本着“设备现代化,产品高档次,走林纸、浆纸一体化发展的路子,实施多元化经营、强强联合战略,壮大集团实力,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发展目标,目前正陆续考察增上“45万吨铜版纸、30万吨APMP浆厂、60万亩速生林”林浆纸一体化项目、50万吨轻胶纸、60万KW热电机组、全省第一家企业陆路口岸等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的造纸及相关项目,不断壮大企业实力和产品竞争力,向世界领先造纸企业迈进,到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120亿元,逐步形成一个以高科技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经营、技术服务为主导,集科、工、贸于一体,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现代化企业集团,重现中华造纸辉煌!(经济导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