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你的位置:新闻资讯>每日新闻>正文 |
目前,世界纸及纸板的消费,主要分为五大类:新闻纸(约占12.7%)、印刷书写纸(约占29.4%)、卫生纸(约占5.2%)、纸板(约占42.3%)、包装纸及其他(约占10.4%)。与之比较,我国的印刷书写纸、卫生纸、纸板和包装及其他纸的消费比例大体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而新闻纸的消费水平差距较大。我国新闻纸在1990~2001年平均只占纸与纸板消费量的3.75%,低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我国新闻纸消费增长潜力很大(见表4)。 表4 国内纸及纸板消费结构变化 单位:万吨
3.纸及纸板的进出口贸易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我国自行生产的纸品难以满足纸品消费的需要,纸品进口不断增长,而出口规模基本维持在25~30万吨之间(见表5)。2001年纸与纸板进口量比1990年增长3.2倍,进口量呈明显的递增趋势,国内市场对进口纸及纸板的消费依存度不断提高,1999年达到最大值。在国内纸及纸板的消费中,进口纸品占18.5%(近1/5),之后开始下降,2001年降为15.2%。 表5 1990-2001年纸及纸板进出口及进口依存度情况[1](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根据郭永新,国际大趋势下的中国纸业发展思路中原引数据整理。 从以上对纸品进出口及进口依存度的分析来看,中国造纸业已经显现出国际化趋势,从消费而言,“洋纸”已经占国内市场近五分之一;从资金投入的情况来看,“九五”前3年,基建、技改项目共投资270亿元人民币,其中来自国外的投资占总投资额的五分之四(郭永新,2001)。应该说,中国造纸业在加入WTO之前,已提前经历了考验。 二、我国造纸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造纸业是一个具有技术和资金密集、要求规模效益等特点,而且受资源约束比较强的行业。加入WTO后,与现代国际纸业比较,分析我国造纸业的发展,无论是技术或资金的含量,还是原料和产品的结构,企业的规模效益,都有很大的差距。 1. 技术结构不合理
现代造纸工业的投资集中使用在设备的购置方面,所以其自动化程度高于一般制造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但目前我国的造纸行业,主要技术装备大部分是70年代以前的水平,有些企业经过技术改造后,达到了80年代末期国际水平,但与国外先进的大型纸机相比仍大大落后。一般浆纸、电、碱、水车间陈旧设备过多,生产效率不高。目前国外新闻纸行业全员实物劳动生产率大约为700~1000吨,而国内企业则远远低于这个水平。技术装备陈旧、水平落后,现代技术含量很低是制约我国造纸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现代造纸工业每百元产值占用固定资产相当于冶金、石油、化工等行业的水平。每万吨纸浆产出一般投资人民币约1.2~2.0亿元,每万吨纸及纸板产出一般投资人民币约1.0~1.2亿元。据资料,目前,我国每万吨漂白浆产出需要投入人民币1.5亿元,每万吨本色浆产出需要投入人民币1.1亿元;每万吨漂白浆纸制品产出需要投入人民币2亿元,每万吨本色浆纸制品产出需要投入人民币1.5亿元。但多年来,我国造纸业一直被列为轻工日用消费品的工业范畴,不是国家资金重点投入的行业,加之造纸行业自身筹资能力差,融资渠道单一,导致建国以来造纸业资金投入匮乏。 3.行业集中度低
从绝对集中度和集中系数来看,我国造纸行业的集中度较低[3]。根据1999年《中国造纸年鉴》中的数据分析,我国造纸行业前4家企业的产量集中度为2.44%,企业数集中度为0.42%,都远远低于50%的临界点。说明我国造纸工业是一个集中度不高、规模差异大的行业。 表6 我国造纸行业集中度分析
﹡纳入1999年《中国造纸年鉴》统计的企业数量。 4.企业规模不经济
现代造纸业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特点。因为造纸工业设备投入大,固定成本高,只有企业达到了一定规模,才能降低成本、增强竞争能力。目前,全国造纸企业约有5000家,企业平均规模年产约6500吨,只相当于世界造纸企业平均年产4万吨规模的六分之一。规模过小、结构雷同的状况导致了中国造纸企业的经济效益普遍比较差。 5. 原料结构不合理
专家指出,制约我国造纸工业发展的瓶颈是原料结构极不合理。造纸工业,对纤维来源的依赖性极高。世界纸业强国如美国、加拿大、芬兰等95%以上采用木浆造纸,而我国造纸企业大都以麦草和废纸为主要原料。以2001年为例,我国造纸业的主要纤维原料中,废纸浆占44.0%(其中国产废纸浆26.9%,进口废纸浆17.1%);其次是草浆等非木浆占纸浆消耗总量的32.9%;木浆占23.1%,其中,国产木浆仅占6.7%。从1985年到2001年国产木浆仅增长了49.3%(见表7和图3所示),而进口纸浆增长了8.25倍。实践证明,以非木材纤维为主的原料结构,是造成我国造纸企业平均规模过小、技术装备落后、产品档次低、污染严重、竞争力弱的根本原因。 表7 历年造纸工业纤维结构 (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中国造纸年鉴》1999年。 衡量一个行业的集中程度,通常用集中度、集中系数指标。根据经济学家丹姆斯茨和尼德海姆的实证研究(赵怀勇,2001),当一个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超过50%以后,行业规模经济才得以形成。按国际通用的办法,我们选取造纸业规模最大的4家企业计算其产量集中度、企业数集中度、集中系数。集中系数反映了行业规模的差异与程度。 我国纸业产品品种少,仅有600余种,为纸业强国的1/2,而且以中低档产品为主,占产品总量的80%,高档产品的消费,如新闻纸、铜版纸和白纸板等主要依赖进口。 废水污染是纸业影响生态环境的主要方面。根据1999年环境统计公报,我国县及县以上造纸及纸制品工业废水排放量为30亿吨,占全国工业总排放量的15.6%;排放的废水中,化学耗氧量(COD)为295.9万吨,约占全国工业总排放量的43.5%,足见我国造纸工业对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由于治理成本大,小型企业不愿也无力承担。环境保护已成为我国造纸工业面临的首要问题。 综上所述,我国造纸工业的结构性问题突出,有专家将其概括为“三个结构(原料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不合理和两个难点(污染治理难、资金筹措难)”。究其原因,原料和资金问题是制约我国造纸工业发展的主要问题,纤维原料结构不合理是制约行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由此带来了企业规模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和环境污染问题;资金投入少,造成了竞争力弱、行业发展后劲不足。 如前所述,我国造纸业自“八五”后期以来,基本上已与国际市场接轨,中国纸品的消费约20%依赖国际市场,应该说,作为一般竞争性行业的我国纸业,已经较早地进入国内市场国际化的行列,但加入WTO以后,仍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我国曾在1998年对纸品进口关税进行过调整,根据调整后的海关进口关税税率统计,我国造纸产品,平均关税20%左右,最高为45%,最低为10%。1999年,再次对纸浆和废纸的进口关税税率进行调整,降为零税率。目前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造纸平均关税水平在5%~6%左右。加入WTO后,除新闻纸属于国家战略用纸外,造纸业的其他产品都不属于保护性范畴,平均关税水平由现行15%~25%的税率,降到2005年的5%~7.5%,降幅为7%~17.5%;纸浆和废纸的进口将继续实行零关税[1]。 2.对纸业发展的影响
——对企业的影响。加入WTO后,无论是合资、独资、国有,还是乡镇、私营,造纸企业将出现两极分化的发展趋势,拥有现代化技术装备的大型企业通过存量资产重组或内部扩张的方法扩大生产规模,以求增强竞争能力;而技术陈旧、装备落后的中小型企业则日陷困境,或关或停或并或转。据业内专家分析,受冲击企业面将达到60%,失业人员将达70万人左右。加入WTO后,国内企业将按国际惯例参与竞争,这对于我国造纸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必将起到推进作用。 ——对产品的影响。随着关税的进一步降低,纸及纸制品进口将大量增加。预计2000年以后至2005年,实际的进口依存度将由现在的20%上升到25%左右。进口纸张的增加一方面挤压国内同类产品,另一方面也将促使国内企业开发高档纸品,淘汰生产能力过剩的低挡纸品生产,使纸业产品品种多样化。 ——对技术的影响。加入WTO以后,一些技术落后的装备将被淘汰;新增具有较先进水平的技术、装备和生产线,已成为保留企业当务之急。应该乐观地预计到,加入WTO后,必将加速我国造纸工业的技术进步,造纸工业整体技术水平将有很大提高。 ——对资金的影响。加入WTO以后,国家将进一步放宽对引进外资的限制,投资环境将大大改善。外商投资企业的产品外销比例以及外汇平衡的制约被取消,外经贸政策的透明度增加。除钞票纸、邮票纸等极少数品种国家进行限制外,绝大多数项目都鼓励和支持多样化方式引进外资。同时,国内纸业市场的巨大潜力,也早已被外商投资企业所看好。这些将为我国造纸工业加速现代化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 ——对原料结构的影响。1999年,我国纸浆和废纸的进口关税税率已经调整为零税率。可以说加入WTO之前,我国就向国外的纸浆和废纸敞开了国门。1999年我国木浆进口309.8万吨,与1998年相比增长40.8%;但到了2000年,我国木浆进口约335万吨,比1999年只增长了8.1%。之所以在零关税后,未形成“洋浆”抢滩中国市场的局面,说明我国造纸工业的原料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具有惯性,非木材纤维仍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这是由所谓的“存量刚性”决定的,即固定资产一旦进入造纸行业,就具备了专用性(木浆造纸专用设备、草浆造纸专用设备),退出困难。尽管有“洋浆”零关税的影响,但国内造纸企业短期内难以调整以草浆为主的造纸原料结构。 根据以上分析,加入WTO,对我国纸业发展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国际资本和先进技术将向中国转移,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另一方面,对纸品市场和缺乏竞争力的企业会造成较大冲击。 面对中国加入WTO,重塑中国造纸工业的时机已经来临。从彻底改变原料结构入手,确定以木浆为主发展纸业的战略,是重塑我国纸业的根本出路。 选择木材还是选择草本植物为制浆原料发展纸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效益,同时,也决定了行业生存与发展的状况,乃至深刻地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发展。 与世界造纸工业的主流——木浆造纸(占95%)截然不同,我国走的是一条利用草资源为主的造纸之路。1951年召开的第二届全国造纸工业会议曾经提出我国造纸工业“从长远来看,应以木浆为主,草浆为辅”的发展方向,但到1958年却发生了一个大转折,明确提出“以草为主”的发展战略。从此我国造纸工业走上了“以草为主”的发展道路(黄鹤鸣,2001)。 我国选择草浆造纸,有着深刻的经济社会背景。一方面,我国是农业大国,草类资源丰富,麦草集中于山东、安徽、河南、江苏等省;稻草集中于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湖北等省区;湖南、湖北及东北地区芦苇资源丰富,广东、广西地区甘蔗资源丰富;另一方面,我国是森林资源短缺的国家,尽管森林总面积居世界第五位,但人均森林面积却排在世界的119位。而且,自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在国家推行优先发展重化工业的战略背景下,把稀缺的森林资源优先分配到基本建设方面,归属轻工行业的造纸业理所当然地被排除在外。 改革开放以后,在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热浪中,小草浆造纸厂遍地开花。一时间,环境污染触目惊心。面对我国造纸业存在的种种问题,反思我国造纸业的发展,“草木之争”逐渐地明朗化,“以木为主”基本形成共识。 2.木材造纸的优势
——质量比较:木材的纤维质量好,得浆率高,杂质少,滤水性好,易洗涤,抄造性能好,成纸强度大,白度高;草浆类原料的纤维素和木素含量较低,得浆率低,杂细胞含量高,既影响纸浆强度,又影响其滤水性。 ——成品比较:木浆纸质量好,档次高,不仅可以满足各种高档次用纸需要,而且技术含量高,可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国防、通讯、医疗卫生等领域;而草浆类纸质量档次低。 ——环境效果比较:采用木材制浆,废液处理技术成熟可靠,黑液提取率与碱回收率高,污水处理容易,对环境污染小;采用草类制浆,灰分特别是硅含量很高,从而影响了制浆黑液碱回收,污染环境。 ——规模效益比较:木材供应稳定、集中,具有规模效益,是适于大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料;草类供应呈现“小而散”的特点,不具有规模效益或规模效益不高。 ——原料储存比较:木材体积密集,便于运输、保存;而利用草类纤维制浆造纸,原料存储困难,特别是蔗渣,一旦贮存不好就会变色变质。 总之,木纤维本身的特性,能够适应造纸工业高速度、高效率、生产规模大型化的现代造纸工业的发展需要。 (1)木浆和木浆纸及纸品进口发展态势 目前,我国机制纸及纸板品种已达600多种,但80%以上属中低档产品。由于以木材纤维为原料和以木浆为主要原料的中高档纸及纸板(多为铜版纸和白板纸)国内供给严重不足,需大量依赖进口。据《2001中国林业发展报告》,2000年我国主要行业木材消耗结构中,造纸业约消耗国产木材900万立方米,木浆产量200万吨。同时,2000年,进口商品木浆329.4万吨、废纸浆3.3万吨、废纸371万吨、纸及纸板596万吨、纸制品35万吨,折合木材用量约5065万立方米,高于年内国产商品木材4723.97万立方米的水平,总计耗用外汇66.3亿美元。如此之大的进口需求,如果转化为国内生产,将为国内木浆造纸企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表8 2000年中国纸浆、纸及制品进口量、金额及折合木材量
注:表中纸类产品进出口数据来源为《中国海关统计年鉴,2000年》。折算系数是指生产每吨纸浆或纸品耗用木材量;废纸浆和废纸可提取木浆率按75%计算;纸制品扣除20%的填加剂。 (2)纸与纸板消费量预测 按照有关学者的人口增长预测,在2000~2020年期间,中国人口的年均增长率可能在0.79%(高方案)至0.46%(低方案)之间。据此,我们推测: ①如按人口增长低方案0.46%预测,2005年我国人口总量将达到132512万人,如果人均纸与纸板消费达到亚洲平均水平38公斤,我国纸与纸板消费总量将达到5035.46万吨;2015年人口将达到138729万人,如果人均纸与纸板消费达到世界平均水平53.8公斤,我国纸与纸板消费总量将达到7352.64万吨。 ②如果按人口增长高方案0.79%预测,2005年我国人口总量将达到134714万人,如果人均纸与纸板消费达到亚洲平均水平38公斤,我国纸与纸板消费总量将达到5119.13万吨;2015年人口将达到145724万人,如果人均纸与纸板消费达到世界平均水平53.8公斤,我国纸与纸板消费总量将达到7723.37万吨(见表9)。 ③据业内专家预测,到2005年,我国的纸及纸板的消费量预计将达到5000万吨以上,人均消费量将达到38公斤,是目前亚洲平均消费水平,而要达到目前世界平均消费水平,大约要到2015年。那时,消费总量将在8000万吨以上。 表9. 纸与纸板消费量预测
综上预测,2005年,我国的纸及纸板的消费量预计将达到5000万吨以上,2015年,纸及纸板的消费量预计将在8000万吨左右(见表9)。 近年来,中国造纸业发展迅速。2001年,全国生产能力10万吨以上的造纸企业已达47家(见附表),生产能力939万吨,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1%(曹朴芳,2002)。2001年,纸浆消耗总量为2980万吨,其中木浆为690万吨,非木浆为980万吨,废纸浆1310万吨,分别占23.1%、32.9%、44%。其中国内木浆产量约200万吨,仅占纸浆消耗量的6.7%,消耗木材约900万立方米,在国内商品木材消耗中,造纸材消耗仅占8.2%,远远低于26.83%的世界平均水平(蔡延松,1999)。 我国造纸业未来发展的重点之一,就是要调整产品结构,重点发展以木浆为主的新闻纸、高档文化纸和高档包装纸板三个市场需求较大的纸种。这对造纸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林纸联合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当代造纸工业发达的国家,都具有林业发达的特点。纸业因林业而生存,林业因纸业而发展,林业和纸业互相促进。美国、日本、巴西、印尼等国家以及国际上一些大的纸业集团,大规模发展造纸原料林基地,实现了造纸原料林的生产由自然发展向集约化、高科技化、工厂化方向转化,走出了以林促纸、以纸带林、林纸共同发展的成功之路。1988年,美国国际造纸公司拥有279万公顷的林地面积,木材自给率为34%;惠好公司239万公顷的林地面积,木材自给率达到97.5%。巴西的大型纸浆厂,木材原料绝大部分来源于自己所有的人工林,而且距离工厂不超过100~300公里的半径(顾民达,2001)。随着木材原料的广泛使用,上述国家仅用十多年时间就发展起了大规模的、高效率的、现代化的造纸工业。在纸业强劲发展过程中,这些国家的林木并没有出现越采越少,而是随着造纸对木材需求的刺激,森林越采越多。同时,实现了木材的高效利用。我国的一些造纸企业虽然也开始自办造纸林,但起点低、发展速度缓慢。根据造纸工业部门统计,截至2001年底,41家以木材为主要原料的企业造林仅41.45万公顷,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林纸结合是一个林、纸双赢的战略,既可以提高纸业的经济效益,也可以提高生态效益,促进林业和纸业的良性发展,实现发展与环保的统一。 我国提出林纸联合已有20多年的时间,为什么一直没有积极的推进?有关人士认为,我国木材资源不能支撑纸业的发展是影响林纸联合的重要原因。中国的森林资源到底能不能解决纸业的需求,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1. 国内造纸材需求量预测
根据上述纸与纸板消费量预测结果,到2015年,我国纸与纸板消费需求量将达到8000万吨,比2001年消费量(约3683万吨)增长117.2%。完全由国内生产供应是相当困难的,仍然需要部分进口作为补充。但是,随着全球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加强,木材及其产品进口的代价会越来越高,因此,我们又首先要立足于国内供给。国内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将为林纸业的发展开辟广阔的空间,创造良好的条件。而发展林纸业,又将进一步促进以产业化带动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如果既考虑国际市场的影响,又考虑拉动内需、发展国内企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那么对造纸材的需求量可作如下预测。 ——2005年造纸材需求量 2005年,如果纸与纸板消费量达到5000万吨,考虑进口依存度由现在的20%上升到25%,则将需要国产纸与纸板3750万吨。如果将木浆用量由目前的20%(进口木浆占12%)提高到30%,其中,进口木浆所占比例由12%提高到15%,则造纸材需要量将由目前的900万立方米[4]增加到约2530万立方米。 ——2015年造纸材需求量 2015年,如果纸与纸板消费需求量达到8000万吨,考虑进口依存度提高到30%,则国产纸与纸板产量需达到5600万吨,约为目前美国产量8180万吨的68%、日本3000万产量的1.9倍。如果将木浆用量由目前的20%提高到40%,其中,进口木浆所占比例占20%,则需造纸材5040万立方米;如果国产木浆占30%,则需造纸材7560万立方米。 2.丰富的林地资源为造纸原料林基地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根据第五次《全国森林资源统计》(1994~1998)结果,我国现有林业用地面积2.57亿公顷(不含台湾和西藏控制线外),其中,有林地面积为1.54亿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59.77%。现有用材林林分面积9939.50万公顷,占林分总面积的76.93%。现有活立木总蓄积量124.9亿立方米,其中,森林蓄积量112.7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16.55%。在林业用地中,无林地5703.67万公顷,占全国林业用地面积的22.19%。水热条件较好、适宜发展速生丰产造纸原料林基地的南方集体林十省(区),现有有林地5900.11万公顷,占十省区林业用地总面积的72.33%,宜林地(无林地)面积1045.64万公顷,占12.82%,其他包括未成林造林地和疏林地等占14.85%。丰富的林地资源,为发展木浆造纸业,特别是发展速生丰产的造纸原料林奠定了基础。 ①资源状况 目前,我国可用于造纸原料的树种主要是松树、杨树和桉树。根据第五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全国森林资源统计》(1994~1998)),现有森林资源中,可用于造纸的松树、杨树和桉树等用材林面积4664.17万公顷,蓄积265959.87万立方米,其中,中幼龄林面积3511.18万公顷,占75.3%,近、成、过熟林面积1152.99万公顷,占24.7%;中幼龄林蓄积134646.85万立方米,占50.6%,近、成、过熟林蓄积131313.07万立方米,占49.4%(见表11)。根据全国用材林年均净生长量推算,现有可用作造纸的用材林资源,每年净生长量约为11984.2万立方米,可提供造纸材8388.94万立方米(按70%的出材率计算),可生产木浆(按每吨消耗4.5立方米计算)约1864.2万吨。如果这些资源按50%用于造纸,可生产木浆932万吨,为2001年木浆产量的4.66倍。 在南方集体林区和少林十省区的宜林荒山中,拿出40%用于营造造纸林,按每亩生产10立方米(南方的相思、北方的杨树、泡桐)计算,5至6年即可见效,每年可以增加生产760多万吨木浆(理论值)。 同时,我国拥有丰富的竹子资源,据《全国森林资源统计》(1994~1998),全国现有竹林面积436.31万公顷。如不考虑竹材种类,按0.33公顷(5亩)竹林提供1吨纸浆原料计算,可生产竹浆1322万吨。 目前,我国森林资源消耗中用于造纸的比例还很小。2001年,我国原木4197.03万立方米的产量中,直接用于造纸的原木为184.11万立方米,仅占4.4%,而同期,我国木浆产量仅为200万吨,消耗木材约900万立方米,仅占商品木材总消耗量的8%左右(见《2002中国林业发展报告》)。 综上分析,我国木材在造纸业中的作用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因此,认为我国森林资源不足是造成木浆造纸发展缓慢,不得不大量依靠进口的观点,显然是没有根据的。 ② 森林资源与木浆造纸业生产能力布局 根据《中国造纸年鉴(1999年)》,目前,以木浆原料为主的造纸企业纸浆及纸品生产能力约300多万吨,主要分布在福建、广西等南方集体林省(区),生产能力占全国的52.3%,其次是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国有林3省(区),其生产能力占全国的31.4%,长江上游的四川和云南国有林区生产能力占全国的10.7%(见图6)。可以看出,木浆造纸生产能力分布同森林资源分布结构基本吻合。 4.近年来大规模的人工林建设为造纸业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原料资源 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工造林持续进行。目前,我国人工林造林保存面积4666.69万公顷,位居世界第一,并且以每年约400万公顷的速度发展。在现已成林的人工林面积中,林分面积2914.42万公顷,占62.45%;可以用作造纸原料的人工用材林面积2415.08万公顷,蓄积为83438.72万立方米,其中,中幼龄林面积占85.5%,蓄积占71.7%;近、成、过熟林面积占14.5%,蓄积占28.3%(见表12)。现有人工造纸用材林资源,如果按每年每公顷平均生长量3立方米计算(侯元兆,1999),每年可生长林分蓄积7245.24万立方米,可提供造纸材5071.67万立方米(按70%的出材率);如果按已营造的速生丰产林990.96万公顷,每公顷年平均生长量12立方米计算,每年可生长林分蓄积11891.5万立方米,可提供造纸材8324万立方米,共计可产造纸材11314.65万立方米,可生产木浆(按每吨消耗4.5立方米计算)2514.37万吨,是2000年我国木浆产量的12.5倍。随着我国林业六大重点工程的实施,人工林资源将不断增加,必然为我国木浆造纸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资源条件。 表12 人工用材林分布情况 单位:百公顷、百立方米
从人工用材林资源分布情况看,现有人工林资源主要集中在南方集体林10省(区),约占全部人工林的60%(如图7和图8所示)。同时,这一地区也集中了我国以木材为原料的造纸企业50%以上的生产能力,而且制浆造纸工业基础好,大中型企业多,如广州造纸有限公司、福建青山纸业有限公司、福建南纸集团公司等。 其次是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人工用材林资源约占全国的16%,是我国传统的主要木材产区,也是我国木浆造纸的主要集中地,其生产能力占全国的31.4%,有着象佳木斯纸业集团有限公司、吉林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大中型木浆造纸企业。随着可采森林资源的日趋减少及天然林资源保护等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这一地区林业发展的重点将转向调减天然林木材产量,加速培育速生丰产用材林,为制浆造纸、人造板生产培育纤维用林和大径级用材林。 再次是四川、云南等西部国有林区,人工用材林资源约占全国的13%,而制浆造纸生产能力约占10%左右。随着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这一地区将通过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和退耕还林,发展造纸原料等用材林。 根据国家林业局《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规划》(尚在评估中),从2001年至2015年,分两个阶段、按3期,经过15年的努力,将在18个省(区)内,以高投入、高产出、高度集约化经营,企业化、市场化、商品化的模式,建设1333万公顷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其中包括586万公顷的纸浆材基地(宋士奎,2001)。 纸浆材基地主要分布在四个地区:①粤桂琼闽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和福建4省(区),培育以桉树、相思树和加勒比松、马尾松等树种为主的纸浆原料林;②长江中下游地区,包括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省,以及云南的思茅地区,采取新造和改培的方式,发展以杨树、池杉、桉树、楠竹和马尾松、火炬松、湿地松、云南松、思茅松等树种为主的纸浆原料林;③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河南、河北、山东3省黄河流域,以及淮河、海河流域的豫东、冀中、冀南、鲁西地区,培育以三倍体毛白杨、意杨、沙兰杨为主的纸浆原料林;④东北、内蒙古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大兴安岭和大兴安岭林业公司等国有林区,以及吉林和辽宁的集体林区,营造以大青杨、甜杨、山杨和各种落叶松为主的纸浆原料林。 纸浆材基地建成后,按照每公顷年平均15立方米生长量的国际标准,每年造纸林可增加8790万立方米的蓄积量,可提供造纸材约6000万立方米,可生产木浆1300多万吨。 5.林业新品种与新技术的发展为大规模建设速生丰产造纸用材林基地创造了条件 建立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树种和造林方式的选择十分重要。经过多年来的研究和实验探索,我国林业界专家和经营者已探索出一批适合培育造纸用纤维材的速生树种和种植方式,并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如北方以速生丰产的杨树作为主要树种。三倍体毛白杨,与其它杨树比,具有速生、优质、抗病、高效的优势,5年生的三倍体毛白杨蓄积量每公顷达150~300立方米,是普通白杨的2~3倍,是目前世界造纸白杨中生长周期最短的丰产树种(顾达民,2001),在黄、淮、海地区栽种成功,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果。岳阳纸业集团在洞庭湖区种植速生、耐水、耐旱、耐瘠薄的桤木作为造纸材,平均年生长高1.37~2.09米,胸径1.52~1.98厘米;单株材积6年生0.0537立方米、12年生0.2417立方米,造林10年,每公顷立木材积272.4立方米。南方的桉树和马占相思树等、引进的速生树种如湿地松、加勒比松以及一些乡土速生树种等都是近年来成功种植的速生丰产造纸用材树种。 我国造纸原料以非木材纤维(草浆)为主,木浆消耗量仅占纸浆消耗总量的20%,其中,国产木浆仅占8%,国内造纸材消耗量仅占商品木材消耗总量的8.2%,而据联合国统计,世界纸浆材占工业用材量的26.83%,瑞典、日本、巴西等国已达50%以上(蔡延松,2000)。 一方面,木材制浆造纸发展缓慢,严重制约了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产品越来越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不得不大量进口木浆和纸制品,消费大量的外汇。另一方面,由于造纸企业不吃木材,国内木浆产量低,造纸材消耗量小,大量可供造纸用材,包括人工林、中小径材和采伐及加工剩余物等不能充分利用。目前,林区“三剩物”和小径材可生产木片约1500万~2000万干吨,而实际年产木片只有约400万干吨,包括出口的大约150万干吨(蔡延松,2000)。我国可供造纸用的“三剩物”和小径级材供大于求。这种森林资源结构决定我国只有加快发展木材纤维利用产业,才能有效地利用森林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 关于林纸联合的讨论在我国已进行了多年,造纸与林业两部门为此也进行了近40年的努力,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目前,一些大型制浆造纸企业在建设原料林基地方面已取得了一些经验,新建的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外资企业也将原料基地建设作为企业建设的重要部分。2001年2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联合下发“关于加快造纸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林纸一体化发展政策。这一方面标志着我国造纸工业进入了以原料结构调整为核心,促进造纸工业结构全面调整与升级的新阶段,同时,也为林业发展带来新的生机。在我国已加入WTO的今天,加速林纸联合的步伐,使我国纸业与林业在国际市场竞争环境中提高自身优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要加快我国林纸一体化发展,必须解决一些政策、体制和机制障碍问题。 1. 将造纸工业作为现阶段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将林纸联合、大力发展木浆造纸业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林纸联合、发展木浆造纸业,既是重塑我国造纸业的金牌战略的需要,也是发展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加快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造纸工业的作用日显重要。近年来,纸业的增长率持续超过GDP的增长率。在目前国内其他主要产品大部分处于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纸与纸品,特别是高档纸长期供不应求,进口量不断增长,纸浆、纸与纸品年进口用汇超过6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近500亿元,居我国主要进口商品用汇的第三位。如果将进口纸浆、纸与纸品年进口用外汇的一半用于国内建木浆厂,可以每年建2个50万吨以上的大型纸浆厂;若将进口用外汇的一半用于国内造林,现在的造林建设速度可加快一倍。造纸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带动林业的发展,增加森林植被,改善生态环境,还有利于调整国内经济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特别是在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就业机会,繁荣农村经济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可谓一举多得。因此,国家应将造纸工业作为现阶段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改变造纸业以草资源利用为主的发展战略,确立林纸联合、大力发展木浆造纸业的发展战略。 2. 以木浆造纸业的发展带动工业原料林发展,以原料林的发展促进造纸业的发展 分析表明,我国森林资源不足是制约纸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但半个世纪以来,通过大规模的林业建设,共营造了3亿多亩人工林,为纸业纤维使用创造了资源条件。从发展的角度看,我们不能再以等待造纸林造好了,再发展木浆造纸业,而应以纸业的发展带动人工林的发展。我国已具备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市场容量很大、廉价劳动力多、土地资源丰富、农产品过剩、社会资金总量充足、国外资本进入等等。国家应审时度势,采取相应对策。 根据我国现有人工林状况和发展趋势分析结果,国内人工林资源能够支持造纸业的发展。因此,造纸原料应立足国内,建立以消耗国产人工林资源为主辅之国外木浆利用的纸业发展机制。将造纸原料林基地建设纳入国家规划,将林纸业的发展作为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内容,加大投资力度。针对造纸原料特点,大力推广人工种植桉树、三倍体毛白杨、意大利杨树等适用的优良速生树种,以及云杉、冷杉、松树等优良造纸材,做到适地适树,特别要加大优良种植材料和良种壮苗的培育力度,实施工艺化的栽培和管理,提高造纸林的产出率,增强造纸林基地自身的活力。 国家应在在木浆造纸企业设备配备、技术改造以及原料林基地建设上给予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性支持。扶持龙头木浆造纸企业,安排专项投资建设木浆生产线,解决造纸企业不吃木材的问题。 如果将前面预测的新增消费需求完全考虑国内自给,要达到纸和纸品消费预计水平,造纸业需要投资4900亿元,而目前我国造纸业投资额年平均约为100亿元。也就是说,从今年到2015年,我国纸和纸板需新增生产能力4300万吨,需新增纸浆生产4300万吨。其中到2005年,需新增纸和纸板生产能力1400万吨,需新增纸浆生产能力1500万吨,估算投资额为1600亿元。如果到2015年我国纸和纸板消费量达到8000万吨以上,则需投资4900亿元,每年平均约需320亿元的投资(国研网,2002)。 4. 调整造纸业原料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增强国际竞争力 加入WTO后,面对“洋浆”和“洋纸”的挑战,我国造纸工业要在牢牢占领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在国际市场激烈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关键是调整造纸业原料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增强国际竞争力:一是调整原料结构,发展木浆造纸;二是调整产品结构,加速发展新闻纸及高档纸和纸板,以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三是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改进生产技术,提高木材制浆的得浆率和提高脱脂、脱墨技术水平;四是降低污染,提高污水处理技术水平和能力;五是提高造纸业的规模效益,采取集中制浆、分散造纸模式,以扩大企业规模,降低木材消耗比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六是完善市场和信息服务体系。 在企业组织方式上,打破林纸分家、条块分割的体制,以市场为导向,以资产为纽带,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跨所有制、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联合,运用股份制、独资、合资、合作、联营等方式,组建规范化林纸结合的企业组织形式。 一是采取企业自办原料林基地。由企业自行投资建设原料林基地,将原料林建设作为企业生产的第一车间,将林木培育费用计入制浆造纸产品成本。同时,国家在投资、信贷和税收等方面扶持企业。二是采取造纸企业与农户签订合同或定单方式,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以利益为纽带,发展林纸联合。由造纸企业直接对农户下定单或签合同,企业可以获得稳定的原料供应,同时农民可以保证获得稳定的收入,减少交易成本,降低市场风险。对于这种形式的联合,要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保护合同与契约双方的合法权益。同时,企业对农户要给予适度利润返还或其他形式的扶持,以吸引更多的农户参与原料林建设。 一是理顺林业产权关系,建立完整的林地林木产权制度,切实保证“谁造林谁所有,谁投入谁受益”,推行多种形式的林地承包、租赁制,推进林地规模经营。二是支持造纸林基地建设,对速生丰产林建设给予贴息贷款,并适当增加贴息比重。企业用于营造工业原料林的资金,允许税前留用,计入成本,或免征所得税。三是实行合理的税费政策,取消木竹造纸材农业特产税,扶持造纸林基地建设;对造纸林基地建设中的育林费、维简费、林业建设保护费全部留给造纸企业用于发展造纸林;免征造纸林间伐材各种税费,对利用“三剩物”和次小薪材的造纸企业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四是林纸一体化企业木材采伐指标,根据森林经营方案实行采伐限额和木材生产计划单列。
| |
|
|
Copyright © 2000-2002. JingHua Paper Inform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