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新闻资讯>每日新闻>正文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一届三次理事会暨全国轻工行业座谈会隆重召开

http://www.paper.com.cn 2004-01-06 景华纸业网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一届三次理事会暨全国轻工行业座谈会在西安召开

  1月5日,西北名城西安迎来了全国轻工行业各协会、直属单位、企业、高等院校等近300多位代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一届三次理事会暨全国轻工行业座谈会在此召开。

  在轻工全行业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热潮中,会议紧密结合轻工行业的实际,在认真回顾总结去年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发展轻工业和为轻工业发展服务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体会。同时,为推动中轻联和轻工行业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对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重要部署。

  会议提出,2004年全国轻工行业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把握好"五个统筹",贯彻好中央的方针政策,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质量和效益,继续推进和深化为培育名牌、培育特色区域、提高会展水平、提高对外贸易水平服务的活动,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企业文化建设,促进轻工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陈士能,副会长杨志海、潘蓓蕾、张善梅、王世成、杨自鹏、李玉娟出席会议。会议由杨志海主持,陈士能代表中轻联向大会做题为《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的发展观 促进轻工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工作报告。陕西省副省长巩德顺到会祝贺并表示要借此次会议促进陕西省轻工业的进一步的发展,加快缩短与东部沿海地区差距的步伐。中国质量协会秘书长马林、西安市副市长黄省身、陕西省轻纺办主任刘德林等出席会议。

  2003年,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遭遇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和多种自然灾害等严峻挑战面前,轻工行业的广大干部职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不断研究新情况,努力适应新要求,紧紧围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一心一意为我国轻工业发展做好服务工作这一主要任务,按照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要求,积极开展以为行业服务、为企业服务、为会员服务为重点的"双向服务"活动,保证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局良好。2003年,轻工行业继续保持了了较快的增长速度、经济效益取得了工业总产值(1990年不变价)可达26000亿元,比上年增长21%;工业增新的提高。

  预计2003年增加值可达7500亿元,比上年增长21.2%;利税总额可达2160亿元,比上年增长19%,其中利润总额为1185亿元,比上年增长26%;出口增势强劲,出口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可达11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占全国工业产品出口额的26%,实现贸易顺差约为800亿美元。

  在总量扩大的同时,轻工业产品结构逐步调整,区域特色逐步显现,国内外两个市场的开拓和专业市场的培育取得新成效;各种所有制和多种形式的轻工企业都得到发展,特别是一批民营企业迅速成长,众多轻工企业为发展经济、繁荣市场、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在加入WTO后的新形势下,轻工各行业、企业在参与国际竞争和处理贸易摩擦等方面逐步提高了主动性和自信心。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陈士能,副会长杨志海、潘蓓蕾等出席会议

  陈士能会长在会上强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轻工业将会不断发挥重要作用。在逐步深化改革和在新格局下运行的实践中,对中轻联和行业协会的定位进一步有了明确的认识。

  1、加强调查研究,为提高服务水平打好基础。

  今年,我们将努力在调研咨询方面有所突破。要同有关方面进一步合作,就发展中小企业、非公经济与扩大劳动就业问题;轻工行业中出现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的现状与对策建议;造纸行业污染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家电业重组与竞争力提升研究;食糖总量平衡的政策建议;皮革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分析与思考;电池、家具业反倾销案例分析与协会作用等重点问题,组织专题调研,提出咨询意见和政策建议。

  2、做好为“三农”服务的工作。

  我们要发展资源型、劳动力密集型和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化程度,拉长产业链,做好工农一体化、科农工贸一体化的文章。要通过多种途径,经常和适时地向有关方面提供信息,宣传推广适合加工的新品种,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促使优良原料基地建设能逐步得到落实,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高效、环保、绿色、健康的新产品不断得到新发展。

  3、进一步推进培育轻工特色区域,为城市、城镇建设服务。

  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轻工特色区域经济有了新发展,涌现了一批区域特色明显的市县乡镇。这些地方专业特色突出,集聚效应明显,逐步形成了区域性产业体系和发展优势。但总的看,目前的一些特色区域大多还处在发展中,还缺乏知名企业和知名品牌,还必须在进一步形成产业特色和提高核心竞争力上切实下功夫。

  4、关注中小企业发展,为扩大劳动就业服务。

  我们要对轻工中小企业尽量从多方面提供服务。要注意了解和把握相关的法规、政策,借助创业、融资担保、培训三大工程,提供相应的信息支持和沟通服务。努力做好产品发展、技术交流、管理咨询服务。

  要积极促进更多的轻工中小企业为大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引导中小企业加强科学管理,规范企业行为,提高竞争能力,推动联合协作。今年将适时召开轻工民营中小企业发展座谈会。

  5、推动名牌战略向纵深发展,提高企业和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今年,我们要进一步实施名牌培育工程。各行业和有条件的企业,要有争创中国名牌和向世界名牌进军的发展计划,明确目标,找出差距,制订措施,狠抓落实。

  今年,我们将和名推委密切配合,继续推荐一批具备条件的产品参加2004年中国名牌产品的评价,加强对名牌产品、名牌企业和行业培育名牌活动的宣传,还将组织有关创名牌的培训与交流考察活动。

  6、加快信息化建设,促进轻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中轻联将进一步加强与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信息产业部、科技部及其它有关信息化工作的政府部门的联系,及时反映轻工企业信息化情况,争取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指导。开展《全国轻工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与需求情况调查》工作,企业信息化培训工作,开展全员信息化素质教育,组织有关专家协助制定行业信息化发展规划。

  此外,还要根据轻工业地方管理机构及各行业协会的实际需求,联合举办企业信息化专题论坛,就区域或行业在信息化建设中的热点问题、信息技术应用对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商务模式创新的促进作用等进行研讨。

  7、坚持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轻工业对外开放水平。

  目前国际上的反倾销案例我国最多,其中又是轻工行业最多。其原因,一是国际上还存在某些歧视和偏见;二是我轻工对外贸易量大面广,而我们对国际通行规则的把握和运用还处在初级水平,还不善于利用规则保护自己的权益;三是我们一些企业在外贸活动中确实有不合规则的行为;四是以往我方没有参与制订国际贸易规则的活动,因而很难在过去的规则中体现我方的利益需求。所以,我们要注意主动地提出修订和完善的意见,更要积极参与新规则的制定,使之能体现我方正当利益要求。

  我们要认真研究生产、流通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研究会展经济的发展趋势,努力学习和借鉴国外的经验,提高办展水平,进一步推动轻工展览向“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为国内外轻工业搭建全球交易和展示的舞台,逐步培育出一批在国际上有影响的知名大牌展览。

  中轻联将在今年组织召开研讨会,专门研究面对贸易摩擦日见频繁、出口环境不容乐观的形势,我们的企业应该如何应对,行业协会需要做哪些工作等等,请商务部到会介绍情况并做主题报告,有关行业协会负责人将介绍本行业的情况。

  8、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文化建设工作,提高整体综合素质。

  我们要继续依靠各级具有轻工学科特色院校、行业和企业,多层次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此外,我们将积极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配合人事、劳动部门有步骤地在行业内逐步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同时,还将在一些行业实行设计师等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以加强轻工行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养,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各行业、企业要积极利用好上述平台,创造条件,促进人才的培养,要在培训时间、经费上给予适当安排,要积极实行培训、考核、使用、待遇相统一的政策。这次会上印发了刚获批准的《轻工行业实行就业准入的职业目录》和《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暂行规定》,将会对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今年,我们要通过轻工报刊、年鉴和政研会等,对会员单位中“三个文明”一起抓的典型和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做出新成绩、创出新经验的典型,进行调研、总结和宣传推广,要适时组织“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专题研究交流活动。

  此次会议还对海尔集团、西安标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等150家全国轻工业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进行了表彰。北京大学王俊宜教授应邀就我国入世两年来的成就与问题为与会代表做专题讲座。

  与会代表表示,轻工行业面临着新的光荣使命和发展机遇,中轻联要以新的姿态,同全行业一起,扎实工作,锐意进取,为开创我国轻工业发展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声明: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推荐】【打印】【关闭

相关报道:
泉林荣膺2002年全国轻工业质量效益先进型企业
华泰集团获得2002年度全省轻工业系统明星企业称号
轻工业近期发展导向公布 造纸原料结构调整为重点
今年上半年轻工业呈现良好增长态势
 
 发表评论
发  表:
笔  名:
 
 
新闻查询

 
用户注册 | 站点导航 | 关于我们 | 为您服务 | Email我们

Copyright © 2000-2002. JingHua Paper Inform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景华纸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