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讨论并批准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编制了《全国林纸一体化工程建设“十五”及2010年专项规划》,据悉,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已将该规划印发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机构。
为此,发改委工业司司长刘铁男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解读全国林纸一体化工程的战略意义。
中国经济时报:您能否介绍一下此次开展全国林纸一体化工程建设规划的动因是什么?
刘铁男:造纸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原材料的重要基础工业,纸及纸板的消费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据统计,2002年,我国纸及纸板消费量达4332万吨,国内产量3780万吨,造纸产品(木浆、废纸、纸及纸板、纸制品)总进口1875万吨,用汇达70多亿美元,成为世界造纸工业中消费、生产和进口大国。
据预测,2005年我国纸及纸板消费量约5000万吨,2010年将达7000万吨。目前,我国造纸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为数不多的产品供不应求且市场潜力巨大的产业,但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林业资源短缺,造纸工业走了一条草浆造纸为主的发展道路,与世界造纸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问题十分突出。
中国经济时报:问题主要表现是什么?
刘铁男:原料结构不合理,木浆比重过低。总量不足,产品结构不合理等,特别是木浆比重太低的问题严重限制了我国造纸工业向规模大型化、产品高档化、技术装备现代化、生产清洁化的方向发展以及水资源的节约利用。
中国经济时报:似乎过去我国造纸工业与林业是分开管理的,对吗?
刘铁男:国外纸业及林业发达国家普遍将制浆、造纸、造林、营林、采伐与销售结合起来,实施林纸一体化,使纸业和林业得到了较快发展。过去,我国由于造纸工业和林业分属不同部门管理,产业间未实现有机结合,造成纸业与林业相互制约,难以形成“以纸养林、以林促纸”的发展环境。
林纸一体化是打破林纸分离的传统管理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造纸企业为主体,应用资本纽带和经济利益将制浆造纸企业与营造造纸林基地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以纸养林、以林促纸、林纸结合的产业化新格局,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林纸一体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纸业、林业、水利和环保等诸多方面,在我国是一项全新的工作,编制中长期发展规划对搞好林纸一体化工程建设,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和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等是十分必要的。 中国经济时报:您能否介绍一下要实现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刘铁男:力争通过10年左右时间,建设速生丰产造纸林基地500万公顷,新增木浆产量550万吨,将国产木浆比重从目前的6%提高到15%,实现造纸工业与林业共同发展,造纸工业用材主要依靠基地供应,造纸工业结构得到有效地调整,耗水明显降低,污染物排放极大减少,竞争力增强。
中国经济时报:工程建设布局方面有什么样的考虑?
刘铁男:总体布局是在500毫米等降雨量线以东的地区,其中长江以南地区是重点地区,长江以北为适度发展地区;500毫米等降雨量线以西的地区,原则上不作为林纸一体化工程建设区域。
具体布局是重点发展东南沿海地区林纸一体化,在搞好现有龙头企业林纸一体化项目建设的同时,规划建设3-4个年产化学木浆50万吨及以上的大型林浆纸结合项目。
结合长江中下游地区速生丰产林建设和退耕还林还湖,在搞好造纸林基地建设和项目前期工作的同时,加快培育或引进大型林纸一体化工程建设项目的主体,逐步发展成为林纸一体化重点地区之一。
大力调整黄淮海地区纸浆结构,关闭落后的草浆造纸生产线,发展化学机械木浆,通过重点骨干企业林纸一体化项目建设,降低水资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
以东北地区现有制浆造纸优势企业为依托,应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和装备加快企业改造,积极推进配套原料林基地建设,原则上不再新建木浆生产企业。
充分利用西南地区自然条件和资源,木浆和竹浆并举,重点建设几个10-50万吨竹浆纸一体化项目。(记者 傅继红/中国经济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