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我国首次依法对进口新闻纸采取了反倾销措施。这标志着我国已经由被动应诉外国的反倾销诉讼转为主动适用国际贸易规则,成为我国在国际贸易中采用反倾销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目前,我国首次进口反倾销措施已经到期,那么我国采取的进口反倾销措施的经济效果如何呢?在贸易与产业演化的后期阶段,政府应当根据消费者利益、关税税收和生产者利益的权重不同谋求反倾销措施的社会利益最大化。在强化保护的同时,也应注意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因为倾销所直接导致损害的相关产业毕竟是局部的,而社会公共利益则关系到全局利益。
一、反倾销措施对我国产业救济--分析与评估方法
1.反倾销措施的依法性
随着关税降低及非关税壁垒的逐步减少,尤其是配额、许可证等限制进口措施的限制使用,反倾销逐步演化为世界各国最普遍采用的维护公平贸易环境、抵制不公平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世贸组织协议规定,倾销是指一成员商品以低于其国内贸易正常价值的价格进入进口国市场。对于确实存在倾销,并由此对进口国内产业造成损害的倾销产品采取反倾销措施,如征收反倾销税,或在进口国政府与出口商之间达成限制低价的价格承诺,以此阻止倾销产品对国内产业的进一步损害,因而反倾销措施是世贸组织组织允许各成员采用的保护国内产业、抵制非公平竞争的救济手段,是世贸组织赋予进口国自我保护的一项合法权利。
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则只有转化为国内法时,反倾销措施才能显示其制度安排的合理性和法律运用的正常性。1997年3月,我国颁布了《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1997年12月10日,我国对进口新闻纸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并对原产于加拿大、韩国和美国的进口新闻纸征收最终反倾销税,这是我国第一例进口反倾销调查案。随着中国反倾销实践的启动和成功加入世贸组织,2002年初我国再次修订并施行了《反倾销条例》,这标志着我国保护民族产业的法律武器更加科学化、效率化和公正化。
2.反倾销措施对我国贸易救济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一国对进口产品征收关税,可以提高进口产品的价格,减少进口数量。但是,反倾销措施是一项临时性的保护措施,在每次征收反倾销税或者达成价格承诺之前还要进行包括申请、立案、调查、初裁和终裁,征收反倾销税之后还要进行期中复审、新发货商复审以及期终复审(通常称“日落复审”)等程序,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对进口产品的价格和数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分析征收反倾销税对进口产品和国内相关产业的影响不仅要考虑短期效应,还要研究长期效应。我们将实施反倾销措施的过程分为立案前期、调查和初步裁定期、最终裁定和复审期,通过研究不同时期进口产品的价格和数量的变化,研究反倾销措施对进口产品和国内相关产业影响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
3.反倾销税率和差别待遇对进口产品的影响
与国外反倾销调查类似,我国对进口产品征收反倾销关税,也是针对不同国家的不同企业制定具有差别待遇的反倾销税率,对这些国家和企业有不同的影响。我们通过对加拿大、美国和韩国的企业向我国出口新闻纸实施反倾销税率的高低和差别待遇对比分析,研究反倾销税率和差别待遇对进口产品和国内产业的影响。
4.反倾销措施中的规避行为与公共利益问题的后续影响
反倾销规避是指一国商品被另一国征收反倾销税,出口国通过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与手段来减少或避免被课征反倾销税的方法和行为,也指一国商品被另一国征收反倾销税后,通过相似商品的贸易转移,第三国替代被征收反倾销税的出口国向采取反倾销措施的国家出口倾销商品的行为。反倾销“公共利益”指的是在采取倾销幅度认定、产业损害标准以及反倾销措施时,不能只考虑受到损害的国内产业利益,还要重视并考虑公众利益尤其是消费者与用户(包括中间生产人)的利益。我国对进口新闻纸采取反倾销措施后,同样也涉及到规避和公共利益问题,我们对此一并分析与评估。
二、实证研究的对象特点
我们选择新闻纸作为研究对象,其理由主要是考虑了它是我国首次采取反倾销措施的进口商品,此外,新闻纸还具有较大的经济作用,反倾销措施的经济效果如何,从新闻纸产业可以明显地体现出来。
新闻纸行业是造纸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造纸工业中的一个大品种。《国际纸浆和纸》杂志及联合国粮农组织年鉴都把新闻纸的产量从纸和纸板总产量中单独列出统计。新闻纸工业是一个与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建设息息相关的重要产业,它不同于一般日用消费品工业,而是技术、资金、资源、能源密集型,规模效益显著,连续高效生产的基础原料工业,其产业关联度大,涉及林业、农业、机械制造、化工、热电、交通运输、环保等产业,对上下游产业的经济有一定的拉动作用。新闻纸的生产水平大体反映了一个国家造纸工业的发展水平。
新闻纸行业是我国造纸工业的支柱产业。新闻纸是国家报刊的基本原料,新闻纸对于新闻出版行业是必不可少的,新闻纸没有其他可替代产品。在我国,新闻纸被列为国家战略物资,新闻纸行业关系到党和国家的战略安全,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价格机制的市场化,新闻纸行业的价格由国家定价逐步过渡到市场定价。
三、反倾销措施之前进口新闻纸的倾销及其影响
据我国海关统计,1996~1997年,加拿大、韩国和美国大量向我国出口新闻纸。1996年,加拿大、韩国和美国向我国出口新闻纸比1995年分别增长7.4倍、156倍和13.4倍;1997年,上述三国向我国出口新闻纸比1996年又分别增长54%、31%和16%。1996年,上述三国对我国出口量为我国总进口量的56.47%;1997年则上升为61.75%。所以,1996~1997年,从其他国家进口量总和还不及加拿大、韩国和美国这三国的进口量。
加拿大、韩国和美国在大量对华出口的同时,不断降低价格,以谋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根据(原外经贸)部发布的公告,1996年,加拿大、韩国和美国三国向我国出口新闻纸价格分别比1995年下降9.7%、36.6%和30.1%。1997年加拿大、韩国和美国三国向我国出口新闻纸价格分别比1996年下降10.8%、7.8%和15.3%。
由于受到加拿大、韩国和美国大量向我国出口新闻纸的猛烈冲击,对我国国内产业造成严重影响,具体表现在具有行业代表性的吉林造纸公司等国内9家新闻纸厂的经营指标上:(1)国内新闻纸产业的产量急剧萎缩,1997年总产量比1996年减少154932吨,减幅达20%。(2)销售量和销售收入下降,1997年,9家新闻纸企业的总销售量比1996年下降了22%;总销售收入比1996年下降了26%。(3)价格被迫大幅下调,1997年,国内家新闻纸企业新闻纸销售价格比1996年下降9.1%。(4)库存剧增,1996年,国内9家新闻纸企业库存比1995年增长417%,1997年末库存比1996年增长175%。(5)开工率严重不足,生产能力大量闲置,1997年,国内9家新闻纸企业平均开工率仅为67.8%,比1996年下降了27%。由于进口新闻纸的低价冲击,国内新闻纸产业利润下降,多数陷入严重亏损境地,国内新闻纸产业严重开工不足,陷入全面亏损状态,导致国内新闻纸产业的失业率和失业数量均大幅度上升,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水平日益下降等。
鉴于此,1997年11月10日,9家新闻纸企业代表我国新闻纸产业向原外经贸部、原国家经贸委提出对原产于加拿大、韩国和美国的新闻纸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的诉讼申请。1997年12月10日,我国发起反倾销调查;1998年7月9日,对原产于加拿大、韩国和美国的新闻纸反倾销调查的初裁;1999年6月3日,作出反倾销终裁,决定对原产于加拿大、韩国和美国的进口新闻纸征收9%~78%的反倾销税。
四、反倾销措施对我国新闻纸产业的影晌及其分析
针对国内新闻纸企业的现实,国家决定对进口新闻纸开始反倾销立案调查。反倾销调查开始后,新闻纸的进口价格止住了一路下滑的趋势,价格开始回升。据我国海关统计,来自上述三国的新闻纸平均进口价格由1997年的最低点480.5美元/吨回升至1998年的607.2美元/吨,提高了26.4%。平均进口价格由1997年的最低点478.5美元/吨回升至1998年的594.8美元/吨,提高了24.3%。加拿大、韩国和美国新闻纸大量低价倾销的行为基本停止,反倾销为国内新闻纸企业的发展营造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更为重要的是,在我国政府采取反倾销措施后,国内新闻纸企业格外珍惜反倾销所创造的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利用反倾销后进口量大幅减少的有利时机,纷纷采取措施,提高竞争力,如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改进管理水平等。
1.反倾销对出口产品影响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的分析
不论是对我国新闻纸进口的整体情况还是国别情况,反倾销措施对进口新闻纸影响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都可以通过分析新闻纸的进口额与反倾销措施的关系来实现。新闻纸进口额与反倾销措施的关系表现为以下3个阶段:
(1)进口反倾销调查前的贸易额快速增长阶段。从新闻纸进口的情况来看,这一阶段表现为我国新闻纸进口的数量和金额激增而单价下降。
(2)进口反倾销初步裁定和最终裁定时期的贸易额下降阶段。这一阶段的表现正好与第一阶段相反,我国新闻纸进口的数量和金额下降而单价有所回升。此外,第二阶段时间的长短对新闻纸进口的影响很大。
(3)征收反倾销关税以后的恢复调整阶段。一般情况下表现为进口的数量和金额回升。从具体情况看,不同国家的表现差别很大。美国、加拿大、韩国新闻纸的进口额在经过第二阶段持续一年的下降后,在第三阶段并没有恢复到第一阶段的水平,反倾销对新闻纸进口产品的影响具有长期效应。但是,反倾销措施对第三国出口的影响具有短期效应,俄罗斯、瑞典、芬兰、菲律宾等国家新闻纸的进口额在经过第二阶段被征收反倾销税的美国、加拿大、韩国对华出口持续下降后,迅速占领了在中国的新闻纸进口市场份额。
2.反倾销税率和差别待遇对出口产品影响的分析
(1)我国对进口新闻纸征收反倾销税的税率高低,对新闻纸进口的影响并不显著。例如,自1999年6月3日起,我国对原产于加拿大、韩国和美国的进口新闻纸分别征收税率为57%~78%、9%~55%和78%的反倾销税,2000年,上述三国对华出口新闻纸贸易额分别为75万、93万和45万美元;2001年,分别为38万、1万和6万美元;2002年,分别为18万、4万和30万美元;2003年一季度,分别为16万、0和5万美元,三国对华出口新闻纸长期没有恢复,而且对比分析后可以发现,被征税率较低的韩国对华出口新闻纸反而下降至几乎为零,被征税率较高的加拿大和美国对华出口新闻纸波动起伏较大。
(2)对企业实行差别待遇和实行同等待遇的反倾销税率对新闻纸进口的影响基本上是一样的。例如,我国对韩国和加拿大实行差别待遇、而对美国则实行同等待遇的反倾销税率,但前后者受到的影响并不明显。
3.反倾销措施中的规避行为分析
反倾销中的规避行为实质上是一种变相的倾销行为。虽然规避行为主体所采取的贸易方式或生产方式有别于原倾销行为。但规避行为所针对的产品与原反倾销针对的产品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另外,规避行为发生的时间总是在发起反倾销调查之后或者是征收反倾销税之后,与原倾销行为发生的时间呈现一定的连续性。同时,产业损害上具有关联性。原倾销行为所造成的损害本来可以通过征收反倾销税而得到补救,但是由于第三国规避行为的实行,令征税手段对第三国无法发挥预计的贸易救济效果。从反倾销措施看,2001年至今,韩国几乎没有对我国出口新闻纸,但是其在菲律宾的合资企业对华出口增长幅度较大,俄罗斯、日本、瑞典、挪威和芬兰等第三国替代了加拿大、美国在中国新闻纸的市场份额。如何权衡反规避措施的利弊是一大难题。而从各国反规避实践来看,反倾销机构在这个问题上偏向采取以“局部利益”为重的做法,部门产业的利益仍然是反倾销机构首要考虑的因素。
4.反倾销措施中的公共利益分析
在挪威、加拿大等造纸工业发达的国家中,新技术和新装备在新闻纸机上的应用,使新闻纸机的效能不断提高,新闻纸总效率为92%。国外纸机每厘米宽度的年平均生产能力(48.8克纸)为800~1100千克/天,而我国目前老的生产设备仅为300千克/天。国外新闻纸行业全员实物劳动生产率为700~1000吨/人·年,我国为25吨/人·年。近年来,我国报刊出版业高速发展。据统计,目前,我国仅报纸就有2007种,分属1200家报社和报业集团,比20年前增长近10倍。报刊出版业广泛采用先进的高速轮转彩色胶印技术,对我国新闻纸的质量和档次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提高抗张强度,采用软压光或表面轻涂技术,改善新闻纸张表面平滑度与适印性等。在我国,新闻纸属国家战略商品,迄今仍然是及时传播政治、经济、文化、商贸等信息的重要载体。尽管我国新闻纸行业属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予以重点支持和扶持产业,但新闻纸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生产装备需要更新改造,产品无法完全适应报刊出版业市场化的需要。很明显,对进口商品的低价倾销行为征收反倾销税将减少本国的消费者剩余,使消费者以更高的价格才可以获得商品,不利于本国消费者,但是将增加本国的关税税收和本国企业的生产者剩余。在贸易与产业演化的后期阶段,政府应当根据消费者剩余、关税税收和生产者剩余的权重不同,谋求反倾销措施的社会利益最大化。应当承认,反倾销措施主要是保护与进口的倾销产品同类产品的相关国内民族产业的利益。当然,其意义和作用不仅是保护相关的民族产业问题,而且还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和经济命脉甚至是国家生存力和竞争力。与此同时,在强化保护的同时,也应注意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因为倾销所直接导致损害的相关产业毕竟是局部的,而社会公共利益则是关系到全局利益。在日落复审中,如何把反倾销措施与对公共利益保护统一起来,是我们必须注意的问题。也就是说,实施反倾销措施不仅要考虑国内新闻纸行业的利益,还要重视并考虑公众利益尤其是广大读者与报纸出版业的利益。
五、结论
1.对进口新闻纸采取反倾销措施,短期效应是挡住了倾销,创造了我国新闻纸产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国内新闻纸企业的发展争取了宝贵的时机,我国首例反倾销达到了预期效果。
2.新闻纸反倾销案是我国首次以法律手段维护国内产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合法权益,成功保护了我国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新闻纸产业,同时,对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政府如何学习和利用国际规则,合理保护国内产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3.不容忽视的是,国家既需要消除来自国外的不公平竞争行为,为本国工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又有义务为本国的消费者和用户提供良好的社会福利。当然,前一种利益的满足必然意味着后一种利益在某种程度的丧失。对反倾销调查和措施的采取,不能只着眼于本国某个行业的局部利益,还要把消费者和用户的利益乃至对市场竞争的扭曲与损害统统考虑进去,根据国家经济与国民福利的整体利益之间作出权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