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陕西省第一大水系的渭河和它的支流饱受着造纸企业的污染,曾经清澈的河水已经变得浑浊不堪。
近日,记者随同“三秦环保世纪行”的一行人沿着渭河,由东向西先后来到了咸阳武功、杨凌示范区及宝鸡的扶风、眉县、歧山,对当地大大小小十几家造纸厂进行了明察暗访,发现了不少问题。
明修栈道暗排污水
在渭河武功段,眼前的一切让所有在场的人都震惊了。湍急的黑褐色污水从一个宽约一米的排污口里翻涌而出,散发出的恶臭让人作呕。河面上漂浮着白色、黄色、深黑色的泡沫,凝聚在一起,在河面上形成颜色分明的泡沫带。随同检查的陕西省环保局监理处的同志说:“从1996年检查以来,从来没有见过这么严重的。” 循源而上,在距渭河河道两公里的地方,记者找到了东方纸业集团,它旗下共有15家造纸企业。记者在没打招呼的情况下,径直进入了污水处理厂,厂子里悄无声息,所有的处理设施都停运了,黑液净化池里的漂浮物已经结了痂。随后赶来的污水处理厂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厂里停电了,生产也停了,所以污水处理设施没开。记者问他,既然停电了,怎么还有污水排出,他才支支吾吾地说还有两家企业在生产。记者追问,既然有企业没停产,为什么污水处理设备不开。这位负责人吭哧了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在厕所的一角,记者发现黄色的污水缓缓地流动着,顺着水声,记者在厂子的北侧找到了一个用两片石棉瓦掩盖着的暗排口。在暗排口的不远处,记者看到一名工人跑去关一个阀门。记者跟过去要打开阀门,该厂的负责人却告诉记者,阀门打不开。记者团的一位同行亲自动手打开了阀门,暗排口里原本静止的污水开始流动,记者听到了“哗哗”的水声,这里排出的水顺流而下直接流进渭河。
记者就此事采访了随后赶来的县环保局许局长,许局长告诉记者他并不知道厂里有暗排口,而且经常来这里检查,污水处理设备都运行良好。
偷停设备都称检修
3月16日上午,记者团一行又来到宝鸡扶风县,在城关镇苟家庙村,记者看到了被当地人称为后河(即小韦河,渭河的支流)的一段上像酱油一样的污水直流而下。附近的村民邓大爷告诉记者,这样的情况自上面的扶风造纸厂建厂以来就有了。原来这里的水特别清,河两边的树也多,可这几年树都莫名其妙地死了。记者问他,环保部门有没有来过人。他说,“县环保局来过人,但是人一走厂里就又这样排污了。”该厂的负责人听说有人来检查,立刻找到了记者。在记者一再追问下,该负责人先是说污水处理设备没有开,但随后立刻改口说设备开了,只是运行有问题,正在检修。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记者又先后采访了陕西法门寺纸业有限公司、眉县恒发纸业有限公司、圣龙纸业有限公司、兴翔纸业有限公司等造纸企业。大多污水设备都停运着,一看到有人来,就立刻开开,而记者询问“为什么处理设备开着,流到河里的水都是黑的”时,得到的答案竟是一样的:“我们的设备有些运转不正常。” 在采访中,很多村民对造纸厂污染极为愤慨。在凤翔县横水乡宋家村,一位村民说:“我们这条河以前的水很清,不但能饮用,而且河里还有很多鱼虾,一到夏天,我们住在河边的人,都喜欢到岸边纳凉、钓鱼。可现在,离老远都能闻到河里的臭味,夏天蚊子还特多,谁还敢到这儿来。”一些村民说,这些污水都是从附近的一些造纸厂流出的,如今清水河都变成污水河了,家里的井水也受到了污染,水都略显黄色,还带些异味,也不知道这样的状况还要持续多长时间。
在几天的调查中,记者发现渭河支流的小韦河、漆水河两岸有大大小小几十家造纸企业将污水排入河中,流到渭河。经过调查,记者总结了这些企业的一些共性:
都有污水处理设备,但都成了摆设。在这些企业里,最多的投资了2500多万元,最少的也投资了60多万元建设了污水处理站,可是这些设备却成了摆设,必要时打开应付环保部门的检查。据厂家介绍,他们处理一吨废水多则一元七角左右,少则六七角。假设日处理废水一万吨,一天最多要花一万七千元,最少也要六七千元,一年下来就是四五百万元,这对造纸厂来说是一大笔钱。
在调查中,记者还了解到这样一个情况:许多造纸厂本是“十五小”企业,是国家明令禁止的。但是厂家为了凑规模,凑够数量,把几家造纸厂合起来,对外形成一个统一的集体,实则是不同承包人的小企业。对于这些企业环保部门也不是没有处罚过,因为没有污水处理站或者黑液直排,其中几家厂都被处罚过七、八万元,但他们却依旧我行我素。(中国环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