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奶业市场的迅速扩大,纸质包装市场成为众多企业争夺的热点。在目前近50亿元的市场份额中,长期占据绝对优势的是国外企业———瑞典利乐公司(占有95%的国内市场)。
近一段时间,国内企业对该公司讨伐声不断,理由是利乐采取了捆绑销售的策略,制约了国内纸质包装企业的发展,不少包装企业不满这种格局,纷纷把官司打到了行业协会。
一石激起千层浪
据中国包装工业协会提供的资料显示,包括伊利、光明、三元、蒙牛、娃哈哈、汇源等国内几大乳业及果汁饮料行业巨头所采用的无菌包装生产线及包装材料均来自瑞典利乐公司。
中国包装技术协会无菌包装委员会秘书长李书良告诉记者:瑞典利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软包装供应商。自20 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以来,利乐很快成为中国最大的软包装供应商。2002年该公司销售总额为75亿欧元,在销售额上,中国业务已占利乐全球的6%。
此次争议源自内蒙古伊利公司2002年度报告,报告中谈到在总成本里,包装成本占到40%。由于200 3年中国乳业进入了持续快速增长的第六个年头,乳业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然而,随着产量的增加,乳品企业的利润率却没有相应地提升,一些投资者对乳业的前景已产生怀疑。据了解,去年乳业无菌包装价格上升2%,于是有人据此推断,利乐公司应该负主要责任。
涉嫌捆绑销售垄断市场
所谓捆绑销售,据利乐的竞争对手介绍,就是客户在合同约定期内无权寻找其他包装材料。利乐凭借自身的设备优势捆绑销售自己的耗材,通过迫使灌装机客户长期使用其包装材料,最终达到排斥其他竞争对手的目的。
据李书良介绍,两年前就有企业反映这一情况,认为利乐在国内越做越大,甚至出现了不准许别人参与的局面。这次有企业反映,利乐的纸质材料上有一种标识密码,利乐公司灌装机上的电脑只有识别这个标识密码后才能工作,用其他公司的包装纸灌装机就不工作。
但利乐中国公司有关技术人员说,利乐识别校正系统的条形码实际上是他们的一项专利,是他们灌装机的一个竞争优势。利乐公司不承认自己有捆绑销售的行为,也不承认中国包装工业协会所说的占有国内95 %的市场份额。
国内企业具有价格优势
山东泉林纸业有限公司是近来刚刚兴起的国内纸质包装企业,2003 年机制纸产能达到50万吨,产量达到35万吨,多层复合软包装2.4万吨。
据山东泉林包装公司总经理毕桦向记者介绍:目前我国的包装工业产值已达2200亿元,在国民经济40个主要行业中已上升至第14位。包装行业承担着3万多亿元工农业产品、1000多亿美元出口商品的包装任务,全行业的发展水平已达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国际水平,国内纸质包装企业的发展空间很大。
他进一步解释说,泉林纸业一只250毫升的包装盒价格为0.32元,而利乐公司的价格为0.4元。虽然质量都一样,价格还比利乐便宜,但是国内大部分乳制品公司仍然只用利乐公司的产品,其中缘由不得而知。
李书良认为,目前国内生产的纸质包装产品在质量上完全可以与国外品牌媲美,而在价格上则更具优势。
作为全球最大的软包装供应商,瑞典利乐早在1991年就因其在欧洲液体包装纸盒市场实施捆绑销售、限制竞争等不正当行为,而被欧盟以及欧洲法院判处7500万欧元罚款。
1979年,利乐公司向中国广东佛山售出首台砖形纸盒无菌灌装机,从此开始不断加快在中国的发展速度,并从单一地出售灌装机扩大到延伸产品,包装材料以及零部件供应等领域。到目前为止,利乐公司已在中国销售了千余台灌装机,占有了中国灌装机市场95%的份额。
利乐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上世纪70 年代末至90年代前期,该公司以灌装机销售为其主要赢利模式。第二个阶段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该公司在中国建立了包装材料工厂后,逐渐将业务转入包装材料领域。
我国加入WTO后,要求国内国外企业平等竞争。现在国内包装材料生产企业在设备、材料和市场营销方面都落后于竞争对手,单纯片面地指责对手搞不平等竞争,是否还有实际意义?
假如中国市场真的没有了利乐,国产包装材料的质量能够跟得上现代乳品饮料行业的发展吗?
对于小企业来说,无法通过其他手段节约成本,采用利乐包装利润提升空间小在情理之中。但对于大企业来说,订购同一家企业的包装材料和包装机械,可减小企业的维修成本,进而提高利润。
专家认为,在现有包装成本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企业只有依靠过硬的产品质量和良好的品牌形象才能占领市场,国内企业应练好内功,在平等竞争环境下与对手展开较量,这才是我们企业要做的! (中国工业报 李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