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年以来,美国及全球经济的复苏带动全球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扬,已经波及到造纸行业。造纸的原材料纸浆价格从 2003年年初就开始缓慢上升,到2003 年年底,加拿大、美国漂白针叶木硫酸盐浆价格上涨至每吨 560 美元和 540 美元,约上涨 15% ;到 2004年一季度,国际纸浆价格已经创出两年来的新高达到 615 美元 / 吨左右。而废纸价格方面,美国废纸自 2004 年2 月中旬以来持续上扬,前期已由每吨 140 美元大幅提升到 170 美元左右,欧洲废纸价格也自 2 月中旬的 127 美元涨至现在的 150 美元左右。
美国、加拿大、北欧等主要造纸企业纷纷提价导致国内纸浆及纸成品价格同样看涨已经是不争的事实。2004 年 2 月,国内最大的铜版纸生产厂家镇江金东纸业开始率先涨价,一季度后期,晨鸣纸业000488(相关,行情,个股论坛)也开始提高木浆纸的价格,轻涂纸每吨甚至上涨了 600 元,另一家主要纸业生产商华泰纸业则提高了双胶纸和书写纸的价格,每吨分别提高了 400 元和 300 元。在它们的带动下,国内双胶纸、书写纸、包装纸、牛皮纸的价格已经全面上升。
原材料价格上升会导致纸成品的价格也同时上升,那么,两者相比之下,生产厂家的利润能真正从中得益吗?答案是:拥有先进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的优势企业能!目前中国新型高档纸的需求旺盛,价格居高不下,而进入高档纸领域存在技术壁垒和资金壁垒,优势企业具有相对竞争力,所以以铜版纸、高级新闻纸等为代表的新型高档纸将成为造纸行业的主要利润区。并且由于这些高级纸成品的价格上涨幅度又高于原材料,因此当国际木浆价格上扬,对高级纸品的价格推动最大,优势企业的利润增长也就更加突出。据统计,今年一季度,造纸及纸制品业共实现利润总额28.79亿元,同比增长30.63%。另据业内人士预测,到2005年,我国纸张消费总量达5000万吨,而届时产量只能达到3920万吨,尚有1000多万吨的需求缺口。相对其他行业产品过剩的局面来说,造纸行业还具有明显增长潜力。
上市公司方面,目前为止造纸行业有22家上市公司,2003年度出现亏损的有ST江纸、ST吉纸、ST佳纸和黑龙股份600187(相关,行情,个股论坛)4家上市公司,另有8家每股收益在0.01元至0.10元之间,3家处于0.11元至0.20元之间,7家每股收益在0.20元以下。业绩前三名分别是华泰股价、晨鸣纸业和恒丰纸业600356(相关,行情,个股论坛),每股收益都在0.50元之上。从近几年的股价走势来看,造纸行业的股票价格普遍不高,且除了晨鸣纸业、华泰股份600308(相关,行情,个股论坛)和民丰特纸600235(相关,行情,个股论坛)一度有所表现外,其它造纸企业大都表现不佳,就是每股收益超过0.70元的晨鸣纸业和华泰股份,目前股价也仅在11元左右。这显示目前造纸板块在广大投资者的心目中没有受到重视,当然,从中长线而言,这种状况的存在也就意味着具备一定的投资机会。
重点关注个股:
华泰股份(600308):华泰股份公司是造纸行业的龙头企业,业绩优秀,基本面良好,各项经营指标都显现出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和管理水平均远在行业的平均水平之上,是具有明显竞争力的企业。华泰股份在二级市场上的走势一贯稳健,主要是因为其高档产品的高毛利率得以持续,去年年报显示,华泰股份的主要产品文化纸、新闻纸的产销量也有所提高。文化纸实现销售收入31437.9万元,新闻纸实现31186万元,同比增长分别为5.36%、18.18%,其中新闻纸业务还处在上升期,增幅明显。但是更引人瞩目的是公司中高档纸的高毛利不仅得到了保持,还有所提高,文化纸的毛利率为28.52%,新闻纸为35.41%,分别增长6.66%和3.15%!
另外,华泰股份目前正进行一系列技术改造,到2005年,造纸年生产能力将达到12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80亿元,而2007年,造纸能力则有望达到17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20亿元,具备较强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晨鸣纸业(000488):晨鸣纸业是国内首家年产量超过 100 万吨的上市造纸企业,2003 年公司年产量已达到 130 万吨,2005 年可达 205 万吨。公司的主导产品是轻涂纸、双胶纸、书写纸、新闻纸、铜版纸和箱板纸。
2003年,晨鸣纸业的产品中轻涂纸,双胶纸和书写纸的生产比重均稳中略有降低,而铜版纸成为重点产品,其收入占总收入比例由2002年的11%增长至将近25%,新闻纸则在原有比重上稳定增长。除了箱板纸的销售利润率较低之外,其它产品的销售利润率都保持在 30 %以上,表明公司产品定位高,盈利能力强。前段时间,公司上市募集资金投向的高档铜版纸项目已全线投产,实际年产量可达 28 万吨 -30 万吨。目前晨鸣纸业的铜版纸产能在国内排名第二,公司优势至少可以维持到 2005 年。但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由于持续扩大生产,原料存货增多,现金流量明显减少,对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有不利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