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6月5日消息:我们小时候都聆听过这样一句教学语言———“中国地大物博,多种资源储量世界领先”。许多人年少时为之油然而生的自豪,至今记忆犹新。
在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却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现实———中国是个资源短缺的国家,资源短缺正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
在又一个“世界环境保护日”到来之际,权威部门再度提供了一组令环保专家心痛的数据:在全国,每年至少有500万吨废钢铁、20多万吨废有色金属、1400万吨废纸,以及不计其数的废塑料、废玻璃被白白浪费,没有得到回收利用———
“正规军”重新撒网“游击队”仍占大盘———
废品低级加工毁了环境
说起来,上海的废品回收着实经历过辉煌。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系统还曾以网点密、服务细、废品物加工得力受到联合国的嘉许。
十多年前,全市还有600多个收购站,2000多个延伸点。可就是在这过去的十多年里,它们一批接一批地消失,曾经红红火火的行业一时黯然无光。
商业部门人士说,废品回收利用系统受到极大冲击,是城市市场经济发展的某种“无奈”。因为旧城区的大手笔改造,无形中必然会让以前密布在城区的废品回收网点淡出市区。以前,在延安路、浙江路口这样的地方,都有回收网点,现在那里寸土寸金,回收网点自然无力回来。虽然市里对废品回收网点有过“拆一还一”的规定,但操作起来实在难以保证。即使在废品回收网点建设较好的卢湾区,网点也“挤”在南部地区。原因很简单,在淮海路黄金地段,谁能付得起建废品回收网点的成本呢?
尽管公办的“正规军”一度萎缩,但以民工、个体户为主的废品回收“游击队”很快走进了上海,U并迅速“壮大”。
专家举例说,很多小商贩在街边叫卖的塑料拖鞋、塑料小扇子等就是低级加工的产品。农贸市场内至今禁而不绝的黑色塑料袋也源于此,市民每用这样的塑料袋装一回生鲜水产,就增添一份毒素沾口的危险。
有关资料显示,目前,上海每年产生垃圾600多万吨,其中被回收的50多万吨废品,绝大多数落入废品回收“游击队”之手。但“游击队”回收的废品中,很大一部分是低级加工,尤其是散落在城郊或农村的小作坊加工,往往耗费很多的原材料,加工出很少的低档产品,而加工后废料及污水就直接排进田野河流,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
废品回收“正规军”呼吁建网络,还得立政策!
上海鑫港废品回收有限公司是上海“″正规军”的排头兵,也是“正规军”试点最早的企业。总经理陈礼善给我们描述了这样的场景———
在浙江,几乎每天都会有一车车从上海回收的废纸运抵富阳,由当地加工厂买下后化成纸浆,随后一转手再一车车回卖给上海的纸厂。在富春江大桥底下的市场,每天都有两三百辆五吨加长货车运来废纸现场交易,再有同等数量的汽车把纸浆拉回上海。
“场面真是壮观!” 陈礼善无可奈何
他说,上海每年产生废纸120万吨,回收也基本上达到这个数。问题不在于回收,而在于回收之后的卖出。鑫港公司下辖4个交投站,每月收进几百吨废纸,其中的80%要送到浙江去。为什么,因为浙江废纸交易成市了,而在上海就出不了手。
陈礼善算了一笔账:收进一吨废报纸要1250元,运到浙江富阳市再加70元,成本1320元,卖价每吨只有1350元,没有多少利润。长此以往,制约企业的发展。他呼吁,为了上海每年120多万吨废纸回收利用效益最大化,回收企业和行业协会曾呼吁“放水养鱼”———在上海打造废纸交易市场,但目前尚无起色。
不仅是纸品回收,在相关的废品回收利用领域,“正规军”也期盼政策立项。同样,在废旧钢铁回收领域,“游击队”与“正规军”抢市场的战斗也如火如荼。业内人士透露,上海每年产生的270多万吨废钢铁中,至少有150万吨被“游击队”收运到外地。
2002年,上海市政府启动了废旧物资交投站建设实事工程,本着每个街道(乡、镇)建一个交投站的原则,至今已建好176个,今年预计再建98个,年底达到274个。进入居民社区的各个交投站,以定时、定点、明码标价的方式,回收废旧物资。长宁区新锦华集团更是在政府的支持下,开设了“在线收废网”,社区居民只要轻轻一点鼠标,网站调控中心,就会就进派出流动收废车上门服务。
生产线“吃不饱” 胡梅丰叹苦经
上海贵稀金属提炼厂是目前上海唯一的废旧钢铁提炼企业。但就是这家国有正规企业,每年能够收购到的废料仅有1万多吨。厂长胡梅丰叹苦经,尽管厂里千方百计把收购网撒向全国,可生产线仍然“吃不饱”,设备每年有一半时间停产。
事实上,大量的废铁都被很多小单位,或者个体户收走。他们把收到的物资卖到湖南、浙江、广东等地的小冶炼厂,卖出一个好价钱。正规的大厂拿不到废旧物资,小的冶炼厂却竞相粗糙加工,不但煤、电等紧缺能源大量浪费,更有许多小厂在在利益驱使下,把废钢铁送进工艺低下的小高炉里,产出劣质的“地条钢”。一旦“地条钢”返销再流回城市建筑工地,豆腐渣工程的隐患就会立时铸下。
虽然上海废品回收的正规军撒网工作已初见规模,但类似前文所述的一方面铁矿石和废旧家电元器件紧缺,另一方面可再生资源流向非正规渠道被“糟踏”的局面,还屡见不鲜。这让上海废旧物资回收行业协会秘书长黄建清很痛心。他说,从行业协会角度,他非常想看到一个规范的市场和规范的废旧物资回收队伍,但这要靠市立法机构和行政管理部门“发声音”,行业协会对这种局面的控制和影响力,毕竟是有限的。
据有关专家透露,上海每年有数十万台电脑、电视机、手机等废旧家电被淘汰,除一部分经过维修被二度出售发挥余热外,相当一部分被回收者大卸八块。这些废旧电器,不仅含有普通铸件,更有不少值钱的特殊元器件、贵重金属和可利用再生材料。一些懂行的收购者以低廉的价格买回废旧家电,拆出上述材料,而后将其余的器件就地遗弃,随后被当作普通生活垃圾,被填埋入土。殊不知,其中大量的铅、贡、铬、砷等有害毒素迅速侵入土壤,危害环境。
当年,几乎所有的可利用废品都能回收,如今———
猪骨头碎玻璃一分不值
赶在春暖花开的时节,洪爱珍阿姨喜迁了新居。没几天,她又专程回了趟老宅。回去之前,她特意在弄堂外“候”了位踏着三轮车收废品的民工,请他上门收购。
小伙子一进门,立刻表态:旧书、报刊、废纸?收!易拉罐、饮料瓶?要!酱油瓶、啤酒瓶、碎玻璃?没处卖,你自己扔垃圾桶吧。
最后,为着一台15年前的旧彩电和一台3年前就被儿子报废的老电脑,洪阿姨和小伙子讨价还价。最后85元成交。
洪阿姨还是挺开心,她是个节俭的人,每月卖一次废品,是她多年的生活习惯。这习惯还是从小形成的———当她刚上学的时候,父母就把卖废品的任务交给了她。虽然卖废品的钱也不多,可再少也是贴补家用的一项收入。那时家附近就有个废品回收站,每天一早,工作人员就把一台大秤搬到了“上街沿”,从早上收购到晚上,节假日时,卖废品的居民还排起长队。
洪阿姨清晰地记得,那时的废品站啥都收,废铜板、烂铁皮、破皮鞋、碎衣片、瓶子、碎玻璃,连啃光了肉的猪骨头也都能卖钱去造纸。甚至姑娘剪下的头发都分成两档回收利用,长的制成假发出口,短的炼成“血余炭”供中医疗伤治病。
只是让她纳闷的是,这些年,无论是个体收废品的,还是最近社区里刚恢复的回收站,有许多当年的“宝贝”都不收了,只能全部倒进垃圾桶了事。
至于有多少废品如今不再回收了,上海市废旧物品处理处也许最有发言权。该处技术推进部主任张志强说,过去上海的废品利用,“真是国内一流、世界领先,很多国家都来学习经验。1984年底,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还专门在上海主持现场会,介绍上海的经验”。据说,那时上海的废旧物品回收利用公司明码标价,回收的废品足足有43类近300种!
循环经济益处多
我国的经济增长仍处于“从资源到产品,再到废弃物”的传统模式,尚未形成“从资源到产品,再到资源”的循环经济状态,许多可利用或可再利用的资源成了废弃物。
专家介绍,回收1吨纸,能生产0·8吨好纸,可以少砍17棵大树,节省3立方米的垃圾填埋空间,还可节省一半的造纸能源,35%的水污染。如全国1400万吨纸都可回收利用,就能生产1120万吨好纸,少砍2·38亿棵大树,节省4200万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场空间。
一位行业专家提出,废旧家电的元器件回收利用,既有利于环保,又有利可图。在国外,不少发达国家早已制定政策,明确制造商必须承担起废弃元器件回收再利用的相关经济责任,相关的企业亦因此赚了个盆满钵溢,如美国家电中心一年的收益就实现2亿美元。在国内,该政策处于呼之欲出的状态。一俟相关的政策规章出台,相信会在两三年内产生巨大的环境与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