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记者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一次纸业论坛。会上,一位著名的纸业专家说,造纸工业已经成为地处我国三大造纸产业集群——珠江三角洲集群、长江三角洲集群和环渤海集群的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省的支柱产业,造纸产业高速发展,产能急剧膨胀。而有的省并不满足于此,如广东计划建设造纸基地,产能将达到1000万吨,广东将控制全国产量的三分之一。对此,一些专家不无担心,产能不断增加,必然对集群内有限的水、原料等资源形成强势竞争,应该引起行业的足够重视。因为种种迹象表明——
资源紧缺为产业集群添堵
从全国范围看,2003年纸及纸板产量超过100万吨的省份有山东、浙江、广东、河南、江苏、河北、福建、湖南和四川9个省;纸及纸板产量合计已达3402万吨,占全国纸及纸板总产量的83%。
2003年,我国东部地区12个省(区)市,纸及纸板产量占全国纸及纸板产量比例为72.5%,比上年提高0.5%;中部地区9个省(区)比例为21.8%,比上年降低0.2%;西部地区9个省(区)市比例为5.7%,比上年降低0.3%。从全国各省纸及纸板产量完成情况和造纸区域布局变化看,生产集中度已越来越高。作为我国三大造纸产业集群地的东部地区已成为我国造纸工业生产的主要基地。
产业集群对我国造纸工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也浮出水面,即形成资源紧缺的不利局面。
比如,走在我国造纸工业前沿的山东就存在这种现象。山东造纸工业用水约占全省的47%,2003年耗水为4.3亿立方米。山东省水资源严重短缺,人均占有水资源344立方米,仅占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 6。山东造纸业要持续发展,制约的最主要因素是水资源短缺。而今,国家征收的水费大幅提高,无疑影响了山东造纸行业的经济效益。
近两年,由于山东纸业产能增长迅猛,而麦草原料资源有限,这使得2003年山东省内的麦草价格几乎翻了一番,每吨高达600元以上。令企业叫苦的是,麦草不但质量差、水分高,而且杂质多,山东的许多企业不得不到江苏、安徽、河南、河北等邻近省份大量购买麦草,甚至到东北购进芦苇,从而加大了成本,影响了行业经济效益。 从纸业三大集群这个大视角来看,“拉闸限电”的新闻在各地频频见诸报端。对于耗能大户的纸业来说,一些企业早早地做了应对的准备,即厂内自行发电。但可悲的是,如今煤价也在上涨,资源的涨价因素在向能源传导。
淘汰机制缓解原料紧缺压力
专家认为,要使产业集群健康发展,必须用好两大淘汰机制。一是市场自然淘汰机制,二是政府政策干预形成的淘汰机制。所谓市场机制,即市场经济发挥优胜劣汰功能,淘汰落后。这对落后的生产方式甚至产能形成致命一击。2003年,我国的造纸工业遇到了纤维原料、煤、油供求关系紧张和原材料大幅度涨价的打击,生产成本急剧上升,产品销售价格提升艰难,利润空间减少,市场自然而然地启动了优胜劣汰的机制。在强手如林的纸业集群内,小型造纸厂自然成了牺牲者。
除了市场行为,政府有关部门出台环保等政策也在加大对小型造纸厂的淘汰力度。近几年,为解决原料结构性污染问题,山东省先后关闭了40余家麦草制浆的生产线。
同时,政府鼓励大型企业搞生态纸业。山东省不少造纸企业在抓技改、大投入、大发展、上项目、上能力的同时,又提出打造“生态纸业”。各企业把环保与节水紧密结合起来,在落实造纸取水定额的国家标准和去年5月1日起执行的《山东省造纸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泉林、太阳、华泰、博汇、银河、华金等企业,在节水与治污方面走在全省造纸行业的前列。
对于山东造纸行业在节水和治污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可以用国家环保总局一位领导在视察泉林、太阳等企业时说过的一句话来概括:“造纸行业不是一个污染行业,而是一个有利于生态环境的行业。”这表明了政府对环保工作优胜劣汰的明确态度,而且对造纸行业提出了建设生态环境更高的要求。
产业布局要考虑资源问题
为解决造纸产业集群带来的资源紧缺问题,专家认为,有关部门在审批大型造纸项目时,必须结合当地实际,对原料和水做充分的考虑;另一方面,行业要做好原料的“生态”循环使用。
纸业专家郭永新说,近年来,国外纸业发达国家走的是“生态循环”使用原料之路。所谓的循环使用,是指林纸结合的大循环和废纸回收利用的小循环两种。这两种循环构成纸业原料循环使用的完整链条,它保证了纸业可持续发展。
“八五”期间,我国的一些造纸企业在选址上,考虑靠近原始森林。后来,国家严禁砍伐原始森林的政策出台。这些企业吃到了决策失误结下的苦果——纷纷垮台。
过去,我们没有原料循环使用的概念,现在我们有了这种意识。从《2003年中国造纸年度报告》中不难看出,中国纸业无论是国产废纸,还是进口废纸的用量,都在提高。但这仅仅停留在小循环上。客观地讲,目前,中国纸业在原料使用上,大循环只停留在理念上。因为中国的第一拨纸林还没砍,况且育林面积还很小,不能满足造纸工业的需要。
记者了解到,近几年,山东省有10余家企业制订了“大规模发展速生杨,实行林浆纸一体化”的中长期发展规划。部分企业行动迅速,已建设一批速生杨造纸林基地,但规模都不大。随着国家《关于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和对黄淮海地区适度发展速生林》的政策出台,对山东省本来就没有发展起来、刚刚起步的林纸一体化项目形成影响。
目前,中国纸业必须走原料循环使用的路子,这是纸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这需要行业做更多的努力,把大循环理念落到实处。(消费日报 记者丁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