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10月14日,“深圳印刷制品厂”改为中外合资企业“深圳嘉年印刷有限公司”,这是深圳市首家中外合资印刷企业。
1986年8月2日,深圳市印刷行业协会成立,这是继深圳电子行业协会和装饰行业协会之后成立的第三家工业行业协会。
1989年5月6日,深圳第一家外商独资印刷企业“安福实业(深圳)有限公司”成立。
1991年5月4日,中国第三届森泽信夫印刷奖揭晓,深圳李秋光、朱秉平分获一、二等奖。
1996年11月6日,第七届全国书市在深圳举行,邀请深圳美光、嘉年、当纳利、中华商务、雅昌、利丰雅高、天时、凸版、大公等20余家深圳印刷企业与各地出版商见面,整体推介深圳印刷业。
1999年9月30日,《深圳经济特区实施<印刷业管理条例>若干规定》经深圳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4次会议通过并公布执行,这是我国第一部地方性印刷管理法规。
2000年9月,根据国家有关法规精神,深圳市印刷行业协会由市经发局与新闻出版局双重主管正式变更为深圳市新闻出版局主管。
2001年5月,市新闻出版局与市印刷行业协会共同组织了深圳部分大型印刷企业参加第五届北京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和第六届世界印刷大会,获得空前成功。
深圳充分利用了世界印刷中心的人才资源,构建起印刷专业人才的高地
胡:目前在国内印刷业,一般认为深圳与北京、上海呈“三足鼎立”之势,我看有点像“三国演义”,你能分析一下三者的特点和优、劣势吗?
万:从三者来看,深圳的生产能力、技术设备等方面有一定优势。首先,从管理上更多地吸收国外和香港的管理经验,从企业的经营理念、员工素质、管理规模、技术设备等方面向“国际标准”看齐。其次,从技术研发和产品质量方面优势明显。在深圳企业中,从数码印刷、八色胶印机到CTP设备,样样俱全,企业的技术和设备比较先进。在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方面,不论是书籍印刷还是包装装璜也都保持着明显的优势。此外,专业化人才的聚集造就了人才优势。香港印刷企业的大举内迁,吸引了大量国外优秀的印刷人才,而深圳利用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充分利用了世界印刷中心的人才资源,构建起印刷专业人才的高地。
深圳印刷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劣势,深圳市场本身就很有限,现在随着北京上海印刷业的飞速发展、香港企业的进一步内迁,内地业务分散,印刷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
北京作为全国的文化艺术中心,人文基础悠久深厚,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和丰富的市场资源。上海地区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商业中心,其商业印刷比较发达。现在随着跨国企业巨头的入驻,印刷业务需求潜力巨大。
虽然现在北京上海印刷业发展迅速,但在管理经验、技术设备等方面还与深圳存在一定的差距。总而言之,深圳、北京、上海三地,各有千秋,竞争将是长期的。
当代印刷业已不是传统行业
胡:眼下有一种说法,深圳的印刷业环境已不如前,包括市场有限、僧多粥少、空间趋狭等等,你是怎样认为的?
万:其实深圳的环境一直如此,没有特别的好与不好,现在深圳的印刷企业很多,生产能力过剩,怎样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辟蹊径?那就必须要创新,要对客户提供增值服务,不断地提升品质和管理水平。
胡:今年初以来,深圳提出了“文化立市”的战略目标,作为文化产业中的传统优势行业,你认为,深圳印刷业在“文化立市”战略中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或者说应该占据怎样的位置?
万:印刷业以前在文化上的贡献并不是很大。但当代印刷业已不是传统行业,如日本、欧美的很多印刷企业,已经和IT、传媒业紧密结合,由原来的加工业向数字化管理中心转变,业务范畴远远超出了印刷本身的业务。现在,国家对文化产业越来越重视,而印刷又是文化产业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充当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我认为,深圳“文化立市”战略将引导印刷企业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使我们更多的了解国外印刷业发展的势头,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创新的意识,真正使印刷行业发挥他的文化功能,更有效地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中国的印刷业整体来说还很传统
胡:你领导的雅昌彩印参与了新世纪最隆重的两大盛事:申奥与申博,成功打造了申奥、申博两块金钥匙,印制了精美绝伦的《申奥报告》和《申博报告》,并因此摘取了全球印刷最高奖“美国印制大奖”金奖。有了这些辉煌,你觉得压力大吗?你以为深圳印刷业如何取得新的突破,以继续保持业界领先的态势?
万:获奖当然是高兴的事,但它已经过去了,新的标杆又会横在我们前面,我们必须像跳高运动员那样一次又一次去翻越更高的横杆。
中国的印刷业整体来说还很传统,虽然中国人发明了“印刷术”,但在过去我们的印刷水平还比较低,要想得到更多的收获,我们必须要不断地创新,更多地去了解世界印刷业的状况,有更多的机会与国际上的同仁进行交流和学习,与国外顶级的印刷企业建立联系,学习其先进的管理方法,不能闭门造车。
我们需要更多的超级印刷企业
胡:前不久,国内一份权威的印刷专业媒体,曾推出了一个国内印刷企业百强排行榜,从中可以看出国内印刷企业的一些端倪,包括“三国”之间的整体竞争关系,你能帮我们解读一下这个排行榜吗?
万:因为印刷行业本身的特点,同一个行业内,因产品的结构不同,会产生很大的差异,所以在某些数据上可能并不是完全准确,但“百强榜”基本上反应了印刷行业的发展趋势和行业的特点。从榜单上也可以看出现代印刷企业的规模化效益已经形成,企业的综合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但我们和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国外都有垄断式的印刷企业,印刷只是它的一个环节,而在国内很多还是小作坊式的中小企业,我们来看一个数字:中国的印刷产业年产值约2000亿元人民币,但在日本,两家大印刷企业一年的产值就将近2000亿元人民币,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的超级印刷企业。我们需要在技术研发、设备资金、人才储备等方面真正打好基础,奠定行业领袖的地位。
胡:听到你这么有底气的回答,真高兴。那么面对中国进入WTO,以及CEPA签定后“珠三角”区域经济形成的新局面,或者叫“变局”,你作为一个企业的掌门人,如何应对“变局”,并让企业在新的格局下得到良性生长呢?
万:因为印刷业对于外在变化的反应相对缓慢,所以目前还未感受到对其巨大的冲击。深圳以前的很多业务也是来自内地,现在在业务范围遍布内地的同时,需要充分开拓国际业务,寻求更宽广的市场空间。因为,深圳“跳板”的作用还是没有完全失效的。
印刷业是城市工业发展的标志
胡:现在市场经济越来越成熟,你认为,在深圳印刷产业的发展中,政府应该做些什么?或者不做些什么?
万:在深圳印刷产业的发展中,政府应该多鼓励企业的创新思想,更多地引进世界印刷业发展的信息,以印刷周边技术的进步推动印刷行业的进步。印刷业是城市工业发展的标志,不要把印刷业看成简单的加工业,其技术含量已越来越高。EPSON、KODAK、海德堡、小森公司等等都是从事高端科技研究的著名科技企业,它为我们的技术研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推动了生产技术的进步。
另外,印刷科研可能是具体企业力不能及的,应该由政府加以引导、扶持、组织,从而使印刷业能不断在更高的平台上发展。
胡:深圳目前正在进行农村城市化的攻坚,印刷业会不会受到这个浪潮的影响,比如厂址外迁等等,你预计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谁占上风?
万:一直以来,印刷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大批量加工,一部分是商业、艺术类印刷。现在有人提出印刷是“都市工业”。很明显,对于商业、艺术类印刷的客户,怎样为他们提供更便捷、更优质的服务是我们首先要想到的,我们离客户更近一些,双方就能更快捷的沟通。当然,同时我们要尽可能地完善我们各个工序的作业流程和整个物流体系的管理,使企业整体的运作达到更快捷和更优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客户。
现代印刷业属于信息产业的范畴
胡:不经意间我们已经处在“数字时代”,作为传统企业,如何应对当今信息数字化的迅猛发展也许是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万:随着现代高新技术在印刷业中的广泛使用,现代印刷业已完全不是人们印象中的传统产业,它已经属于信息产业的范畴。
首先,作业方式发现了根本改变。现在,手工制版已完全被电脑制版所取代,菲林逐渐被CTP流程所淘汰;数码打样、远程传输印刷的实现,生产流程的数字化,营销管理的信息化都向人们展示着现代印刷的崭新模式。其次,印刷企业的产品已经不仅是印刷品了。现代印刷企业将制版过程中的图文信息数据不仅用于书刊印刷,还可以制作成各种各样的信息产品,如:网站、多媒体光盘、电子书籍等等。
胡:据我所知,印刷企业之间的人才争夺是异常激烈的,日新月异的印刷科技飞跃,给人才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你认为深圳印刷业在“人才的培训与储备”方面应该做点什么?
万:“人”是企业最大的资本,但因印刷行业的传统,人才的培养还没有形成一种很科学的方式。现在随着企业经营环境和人们意识的的不断改善,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并开始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了。另外,我们基础教育还很薄弱,需要提高院校的专业水平,增强师资力量,为企业输送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
作者:胡野秋 万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