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温州9月15日电(张和平、洪怡)从9月14日起,在浙江省温州市著名风景区江心屿西院举办的中国剪纸博览会,为七艺节增添了斑斓的色彩。其中,温州的剪纸作品——细纹刻纸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细纹刻纸是剪纸艺术的一个独特品种。它始于元朝,盛于明末清初。它是从乐清市民间盛行的龙船贴花、窗棂装饰、鞋花、肚花等剪纸花演变而来的。民间艺人以“刻”代“剪”,使作品的刀法更精妙入微,挺拔有力,线条更明快丰富,构图隽秀优美。艺术家们的绝活在于,刻出的一些花鸟、人物、风景,景细线纹阔度只有一毫米,1公分阔度薄纸能刻22刀,每刀间隔不到半毫米,细如发丝;且疏密有致,和谐美观。他们刻纸用的主要工具有刻刀和油盘。刻刀刀锋厚度仅0.35毫米,油盘则是在刻纸时垫衬在纸的下面,以便于镂空和剔去不需要的部分。
新中国成立后,细纹刻纸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又有创新。陈朝芬的《八角双鱼》1956年获国际金奖,张侯光剪纸在1987年全国剪纸大奖赛中获一等奖。 1998年全国民间传统艺术博览会上,乐清细纹刻纸被评为“中国一绝”。其中刻纸精品《熊猫》等几幅细纹刻纸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这次展示的林邦栋创作的作品受到观众的关注。《万象更新》《忠孝节义》两幅作品构图和谐统一。特别是其中的漏白雕刻,落刀爽利,自然顺畅。林邦栋13岁开始学习刻纸,现今已78岁高龄,刻纸生涯长达65年。展示的这两幅作品,他分别花了一个多月才完成。
陈余华创作的《温州名胜》则显露出了作者高深的雕刻功底,特别是主图的边框纹路不一,且紧密相连,令人赞叹。陈余华是乐清剪纸大师陈朝芬的儿子,作品有几分家传。当年,陈朝芬就能在一平方厘米的纸上刻出50多条细水长流如发丝的细纹,且条条相连,令人称奇。
据中国剪纸协会副会长张树贤介绍,作者要雕刻出如此细致的纹路,靠的不仅仅是眼睛,更多的是感觉。而这细也正是细纹刻纸最为突出的特点,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剪纸作品都没有如此细致的刻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