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华环保世纪行记者团在赴渤海采访时,了解到山东省沾化县齐明造纸厂大量种植芦苇,把造纸废水灌进盐碱地,形成芦苇湿地,通过净化,既解决了造纸废水的处理问题,又利用了当地的盐碱地和芦苇资源,回灌到芦苇地的废水经过循环处理又回到造纸生产车间。每生产1吨纸只补充10吨新鲜水,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难以治理的废水成了宝贝,不毛之地变成了芦苇绿洲。沾化县有适合芦苇生长的盐碱荒地130万亩,每年野生芦苇23万吨。据专家估计,种植芦苇后每年可收获芦苇100万吨。在现场,我们看到已形成5000亩的芦苇湿地,有不少水鸟前来栖息筑巢。
看到这一景象,我不禁感叹: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多么丰富的智慧!变废为宝,走循环经济的道路并非难事,只要结合当地的实际,就能够找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的路子。
去年我到国外考察水土保持工作时,美国人利用草木过水带吸收氮、磷的方法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在沿河两岸10—15米处栽种多种树木、灌木和草,以阻挡和吸收水体中的氮和磷,据说可吸收50%,大大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对水体的侵害。
生物治污大有可为。造纸厂利用废水浇灌芦苇地进行净化的办法不就是一个有效措施吗?在那些长年流淌污水的河道两岸,发动群众广种芦苇,采取生物治理的办法吸收污水中的氮和磷,减少水体中的各类污染物,也就减轻了对渤海水质的污染,同时种植芦苇也有经济效益,岂不是两全其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