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艺出版社副社长 魏心宏
2004年,国内成立了13家大型的出版集团,出版界初步完成了集团化重组。那么,如何应对市场挑战,如何消化庞大的资本和经营客体,就成为摆在绝大多数出版人面前的新课题。
随着中国出版改革的不断深化,我觉得2005年出版业的竞争将会更加剧烈,并且这种竞争将使对图书选题和作者资源的争夺,过渡到对出版人才、出版机制和市场应变能力的竞争上。一方面,随着大型发行集团的出现,图书发行将进一步有序化,逐步形成畅销、常销、长年供货图书的梯形销售结构,一些盲目出版和特大型的压库图书群的现象将会随之减少。出版界对于人才的需求将炙手可热。另一方面,随着竞争的加剧,一些出版社在2005年还会继续背负着劣化选题和库存加大带来的沉重包袱,依然会靠走卖书号和冒险出书的路子来延缓它们的“死亡”。
目前,网络文学广泛流行,青少年写手大范围兴起。我认为,网络写作是一项群众性很强的“文字运动”,发展是肯定的,但也会受到网络性质的局限,不会产生很了不起的成就。而那些“80后”的青少年写手大都是一些爱酷的少年男女。他们在文字中最杰出的才华,是他们对造成他们思想和性格的社会并不想严加追究,而是更喜欢稀里糊涂地“感受”、“感觉”。他们的最大资本就是他们的青春和盲动,理智是他们的弱项。所以,他们的作品将在如何“盲动”上更加多姿多彩,而对他们作品的阅读也将被归入时尚活动中。
上海文艺出版社的2005年,将发展以畅销书为主打的纯文学读物。在纪实文学、散文、传记等非虚构文体上,也会有新的安排和市场策略。
同时,还将对一批老刊物,如《小说界》、《艺术世界》和《东方剑》等进行改良,争取锻造出更具市场化特点的刊物军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