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金华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在造纸方面也有极其辉煌的成就。东晋时书圣王羲之就极有可能用金华产的东阳鱼卵纸(或称蚕茧纸)书写了《兰亭序》。“晋字金华酒,围棋左传文。”风靡一时的明代“四大雅”居然有两样跟我们金华有关。而金华纸与历史名酒“金华酒”相比,堪称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因种种原因,知者寥寥。本文作者经过精心整理发掘,为我们提供了有关金华纸的许多珍贵史料,本刊特予发表,以飨读者。
书圣王羲之的老师卫铄(卫夫人)在其书法论文《笔阵图》中写道:“纸取东阳鱼卵,虚柔滑净者。”“东阳鱼卵”即产于东阳的鱼卵纸。《笔阵图》写于东晋永和三年(347),东晋仅占江南半壁江山,所称的东阳只能是东阳郡,基本相当于今天的金华市。这说明金华地区所造的纸至少在1500年前已经享誉全国。对此,金华与东阳的志书中都记载甚少,不免令人遗憾。
鱼卵纸,柔软、光滑,纸张薄,纸面洁净,所做信笺称鱼笺或鱼子笺。鱼卵纸的主要产地之一为现在东阳市的东白山区,道光《东阳县志》“物产”篇载:“纸,柔滑净者名鱼卵纸,县东九十里白溪制者佳。”东阳生产的鱼卵纸正是因其“虚柔滑净”这一优点而被卫夫人所推荐,而且也许是当时最好的纸了。到唐代,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大大刺激了造纸业的发展,《唐六典》称:“杭婺衢越等州产上细黄白状纸。”越州的藤纸也是当时名纸。藤纸以剡藤纸最为有名。剡藤纸,纸质匀细光滑,洁白如玉,不留墨。西晋时张华在《博物志》记有:“剡溪古藤甚多,可造纸,故即名纸,为剡藤。”剡藤即理皮藤,道光《东阳县志》载:“理皮藤,有文理,可造纸,出永宁乡白溪。”东阳的东白山区和玉山(磐安)一带是剡溪的源头,槠林密布,古藤披拂,是藤纸的主产地之一。唐代东阳人舒元舆的《悲剡溪古藤文》提到因剡溪纸工的过量采伐导致剡溪古藤生态失衡,“方春且有死色”。到唐后期,剡藤纸终因原料耗尽而迅速衰退。而以速生的桑皮、笋壳、竹子、槠树皮为材料的鱼卵纸生产则经久不衰。
金华纸在古时是人们馈赠的佳品。唐代名相杜暹离任婺州参军时,就有个小吏送他一万幅纸,他只接受100张,时人称他“百纸参军”以彰其廉。唐末著名诗人陆龟蒙得到友人皮日休馈赠的鱼笺(鱼卵纸所做的信笺),写了一首题为《袭美以鱼笺见寄,因谢成篇》的诗:“捣成霜粒细鳞鳞,知作愁吟喜见分。向日乍惊新茧色,临风时辨白萍(原注:鱼子)文。好将花下承金粉,堪送天边咏碧云。见倚小窗亲襞染,尽图春色寄夫君。”特别是颈颔二联刻画了鱼卵纸的丰采与特征,纸面对着日光可看见纸色白如新出的蚕茧,又有纹点如鱼卵(即鱼子纹)。鱼卵纸因其纹似鱼卵象形而得名,是否又因色如蚕茧而名“蚕茧纸”?韩愈诗云:“书饶罄鱼茧。”可见的确有人将鱼卵与蚕茧合说成一种纸,后来有人干脆呼之为“鱼子茧”。
根据有关史料,我们得知,当年书圣王羲之写《兰亭序》所用的纸就叫“蚕茧纸”。唐代的李亢《独异志》中称:“王右军永和九年曲水会,用鼠须笔蚕茧纸为《兰亭记序》。” 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称:“王羲之《兰亭序》用蚕茧纸,纸似茧而泽也。”可见蚕茧纸就是以其纸的特征像茧而命名,“似茧而泽”这一特征正与鱼卵纸相似。卫夫人和王羲之是师生关系,卫夫人所赏识的鱼卵纸不可能不对王羲之产生影响。王羲之传世的书法论文就是《题〈笔阵图〉后》,《兰亭序》创作时间仅比《笔阵图》晚六年。王羲之对笔和纸很有研究,他说:“若书虚纸,用强笔,若书强纸,用弱笔。”他所爱好的鼠须笔是硬笔,爱写滑净之纸,曾见其门生家杌几“滑净”也会在上面写字,此时在会稽的王羲之用邻近出产的“虚柔滑净”的东阳鱼卵纸是很自然的。而且,东阳郡本属会稽郡,曾任东阳太守的王临之是王羲之的本家,吴宁(东阳)县令孙统还参加了兰亭雅集,王羲之非常欣赏他的才华,列他为赋诗的领头人,孙统与兄弟孙绰各赋诗两首,孙绰还写了《兰亭集跋》,与王羲之的《序》前后辉映。这些情况都充分说明了王羲之使用东阳(金华)所产鱼卵纸的理由。唐代四川益州鱼子茧也负盛名,但四川造纸术始于中唐,与王羲之所用蚕茧纸无关。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东晋时书圣王羲之写《兰亭序》所用的蚕茧纸极有可能就是东阳(金华)所产的鱼卵纸。
宋代继承了唐代的造纸传统,出现了很多质地不同的纸张,纸质更加轻软、薄韧,上等纸全是江南制造,称江东纸。金华是江东纸的主产地,新增加的品种有皮纸、棉纸、尺白纸等。宋时金华兴起一大批全国知名的书院,对纸张与书籍的需求更是大大增加。唐宋以来,金华的造纸术和印刷术互相促进,极大地推动了金华地区思想文化的发展。金华一带的进士人数也远远超过了周边地区。南宋时,不少流民进入山林进行造纸,而文人也开始关注造纸。东阳一带的造纸户还懂得向纸浆中添加某些植物黏液作为造纸悬浮剂。这对改进纸张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是提高造纸技术的一项重要新工艺。南宋周密《癸辛杂识》提到:“凡撩纸(抄纸),必用黄蜀葵梗叶,新捣,方可撩,无则不可以揭。如无黄葵,则用杨桃藤、槿叶、野葡萄皆可,但取其不粘也。”白溪造纸时则加入杨桃藤(即猕猴桃)汁。
明代金华还有专门以造纸为业的工匠和槽户(纸坊)。永乐年间朝廷向金华征收天字号和署字号黄白纸,可见明代时,金华纸已列为朝廷贡纸。清代,金华生产的黄白状纸仍是进贡的名纸。清康熙十年(1671)仅东阳一地就有槽户3户19人,产皮纸、棉纸,特产以桑皮、笋壳为原料的鱼卵纸。其中又以白溪村谱纸、鱼卵纸质量最佳,“进三”牌白纸为清中叶名牌,在杭州、宁波、上海等地的书局中一概免检入库,许多书局还亲自来白溪村挑货。到清末民初,白溪村全村200余人都以造纸为业。民国时,由于战乱,又加上机器加工的普及,仍以古法造纸的东阳白溪村造纸业迅速衰退,1948年白溪村各家纸厂全部倒闭,当时年轻的工匠蔡寿松、蔡宝琪、蔡品龙,这些古法造纸术的最后传人,如今都已垂垂老矣。
另外,金华各县均有以稻草麦秆纤维造土纸的,此纸在东汉时已有记载,上世纪80年代末在东阳石潭村尚可见制造。土纸呈黄色,质地粗糙,只可做包装纸用。在今婺城区雅畈、塔石等地还有以毛竹为主要原料制作黄表纸的小厂,因工艺落后,污染过大,已被政府限期关闭。
造纸术是中华古文明的主要象征之一,自东汉蔡伦发明以来,金华人民就掌握和发展了这一传统技艺,并创造了自己独特的品牌,风靡了千百年。在21世纪的今天,如何发掘、抢救和弘扬这一文化遗产,依然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