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从古到今,一提到书,我们很自然地会想起白纸黑字。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有一半是和书有关,即造纸和印刷术。进入21世纪,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一个崭新的概念——电子书eBook正悄悄走进我们的生活。最近被媒体颇为关注的北大方正已经与全国100多家出版社合作向市场推出20000余种电子书。电子书作为一种新兴产品,与传统的印刷书籍相比究竟有哪些独特魅力?网络出版产业的兴起将对印刷出版产业构成多大的冲击?1月23日,北大方正电子公司副总裁周劲先生接受了新华网的专访,为读者全方位地解读eBook,展望电子书的未来之路。
初识电子书
记者:传统的印刷书是纸张与所刊登内容的结合。电子书的内容与载体是个什么概念?
周劲:电子书有两种定义,狭义的电子书指的是手持阅读设备。广义的电子书是指从书的写作、编辑、出版、发行到阅读这样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电子书既可以拿在手持阅读设备上浏览,也可以在计算机屏幕上阅读。电子书不仅能展现纸书上的文字、图片内容,保持纸书的原版原式,同时还可以附带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内容。
记者:长时间阅读电子书,读者会不会感觉视力疲劳?
周劲:刚开始的时候,会有一些读者不适应阅读电子书,因为毕竟是在电子屏幕上阅读。但随着显示技术的提高,电子书与纸书的清晰度差距会缩小,我们曾经在北京大学30岁左右的年轻老师当中做了一个小调查,先问他们如果给你两本电子书能看完吗?10位被调查者有9位说看不完,表示他们不可能在屏幕上看完一本书。后来,我们给被调查者提供了两部精彩的小说,让他们通过方正的阅读软件在屏幕上阅读,两个月以后,10位被调查者有7位看完了这两部小说。我本人已经利用出差途中的时间阅读了20到30本电子书。
记者:电子书除了在技术上能做到类似纸书之外,还有那些优点吸引读者?
周劲:相比于印刷书籍,电子书可以极大地节省存储空间。比如,20G的硬盘可以存储2万多本电子书。读者携带电子书非常方便,可以拥有个人图书馆。此外,读者还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选购电子书,用手机支付费用后花几分钟的时间下载内容,节省了挑选书籍的时间、交通费用和体力。对于一些学术性很强的著作,出版社考虑到发行量可能不会出版印刷书籍,但出版电子书可以降低成本风险,让读者拥有更多的阅读选择。
记者:电子书从问世到现在,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周劲:90年代初电子书刚开始出现的时候,市场首先想到的是开发手持阅读器。最典型的是日本,日本文部省做了一个号称让电子书上天入地的计划,把一些出版社联合起来提供内容,通过卫星把内容传到电影院或者是地铁的终端,然后让用户下载到手持阅读器阅读。但是这件事情并没有做起来,原因是有一个市场循环顺序先后的问题——阅读器生产数量比较少,自然价格比较高,购买的人就比较少;出版社看到阅读器市场没有打开,就不太愿意提供电子书的内容,这样读者就更担心买了阅读器没有电子书内容可选择,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日本的电子书产业没有发展起来。吸取了日本电子书产业的教训,美国、欧洲包括中国的方正公司都在分析问题,最后发现没有必要一开始就去发展手持阅读器市场,因为目前的笔记本电脑其实是非常好的移动阅读平台。目前看来,以PC机为平台的电子书阅读市场发展非常快,我们想,当电子书的内容丰富之后,会刺激国内外很多读者去买阅读器,从而实现阅读器市场的增长,让电子书进入移动阅读时代。
纸质书刊的出版会消失吗?
记者:目前电子书的价格比纸书便宜多少?
周劲:目前电子书的定价是纸书的五分之一。这种定价参考了国外电子书的价格,也考虑了出版社的运营成本,更重要的是考虑了中国读者的承受能力。
记者:电子书会取代印刷书吗?
周劲: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我个人认为,在20年之内,电子书与印刷书是互动和双赢的局面。大家都知道痞子蔡的网络文学名作《第一次亲密接触》,当它流传非常广的时候,就由此出版了一本纸书,这是非常典型的电子书促进纸书出版的例子。所以我觉得这两种书在相当长的时间范围内会共同把市场做大,吸引更多的人来看书。再往下发展就很难预测了。我们曾经给国外的朋友以及中国出版界的朋友预测,有这么一个数据可以供各位网友参考:到2005年的时候,全世界电子书的销量会占到整个图书市场的5%,到2020年将有50%的书是电子书。很多人也许不同意这一预测,但是我感觉有可能。
网络出版产业链悄然酝酿
记者:出版产业的发展需要打击盗版行为,电子书能通过加密软件让盗版现象消失吗?
周劲:电子书的一个核心技术就是数字版权管理即DRM(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技术。通过这种与用户硬件相关的加密手段,可以很好地保护出版社的利益、作者的利益,从而保护出版创作源头的积极性和活力,让读者享受到更多的精彩内容。当然,从理论上讲,任何一种加密技术都不是万无一失的,但现在我们采取的加密技术应该说是很有效的。
记者:电子书会不会改变现有的出版产业链?从作者到出版社,从发行商到读者,电子书产业会形成什么样的市场运作机制以保证良性健康的发展?
周劲:无论是读者、出版社、图书馆以及阅读器硬件生产厂商,要想把电子书产业做大,最关键的是要认识到整个产业必须形成上下游配合的紧密衔接,在发展上游产业的时候,考虑怎么样照顾中游和下游的利益,下游也要考虑到保护上游和中游。这一点,电子书和纸书不一样。纸书印刷出版后就没有太多对技术的依赖,而电子书的下载平台是通过互联网。此外,电子书的文件存储格式必须保证与各种硬件阅读器、阅读软件的兼容,否则会给电子书产业的发展造成打击。方正电子的产业理念是“卖水不淘金”,即以Apabi电子书策略来开拓市场。所谓Apabi就是作者(Author)、出版商(publisher)、渠道(artery)、消费者(buyer)和互联网(internet)的首字母的组合,它寓意着我们注重整个产业链条的合理衔接。整合起来理解,即是指以互联网为纽带,将传统出版的供应链相互连接起来,eBook是贯穿始终的元素。方正提供制作出版软件、发行销售软件、图书管理软件、读者阅读软件,通过后台支持,与出版社、书店、网站共同努力,发展壮大电子书产业。
记者:在电子书时代,网上买书和到图书馆借书还有什么区别?
周劲:很多学校的图书馆愿意向出版社买电子书以节省空间资源,方便读者网上借阅。但借书有阅读时间限制,过期就无法阅读,而且无法拷贝。图书馆购买的电子书副本数还将限制可同时阅读某一本书的读者数量。目前已经有100多家图书馆已经开始使用方正电子书系统,其中清华、北大、上海交大和复旦大学。有的图书馆已经提出增购电子书系统用户规模的要求。而买书的用户只能选择4处硬件设备永久阅读所买的电子书。因此,电子书可以从头到尾保护作者的版权。
记者:在印刷出版时代,作者享受到了出版纸的版权,在电子书时代,作者能否享受到电子书的版税?
周劲:最近我们和国家版权局做了一件事情,今后所有的作者与出版社签合同时就会直接包含电子书的内容,出版社有义务把电子书的版税给作者。
记者: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电子书产业处于什么样的竞争地位?
周劲:在美国有不少出版社已经加入电子书产业,还有不少网站也加入进来。不谦虚地讲,中国比其他的国家走得快一点,因为中国的出版社都在采用方正的电子排版系统,这就有一个有利的条件,即印刷纸书的时候同时就电子书文档。目前,方正已经与国内100多家出版社合作,采用Apabi电子书解决方案。此外,方正还与书店、发行商合作,比如中华艺术局,一些网站,提供电子书交易软件来销售电子书。在国外,有人把电子书放到网络上卖,但也有人把电子书通过图书馆借阅,但是没有企业做一套系统,既为出版社提供卖的方式,也为图书馆提供借阅方式,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做的彻底一些,但是规模比美国差一些。
记者:如何解决世界各国电子书的格式兼容问题?
周劲:国际上有一个专业组织开放电子书(OEB)组织,方正是作为中国企业的唯一代表参与了筹划制定电子书格式标准的工作。目前已经推出OEB 1.0版本,但不够成熟。中国拥有庞大的出版市场,国外同仁非常尊重中国企业的意见。
掌上阅读设备谁主沉浮?
记者:手机,掌上电脑PDA都有电子阅读的功能,电子书专用阅读器市场前景如何?
周劲:读书和一般性的阅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真正要读书的话,需要有一些特殊的感觉,几千年养成的读书习惯需要一定的图书尺寸,短时间之内很难改变。因此,我得作为电子书便携阅读器要具备一定的大小,至少是32开大小,其次读书的功能要很强,比如说要支持读者在书上划线、标注、检索、加书签等等,这样的功能是一般的PDA不可能做到的。保护版权的加密技术也是专用阅读器的必备要素。
记者:电子书专用便携阅读器现在价格不菲,将来的价格趋势如何?
周劲:中国现在正在研制和准备投放市场的电子书阅读器厂商有好几家,都在和方正合作,所以都是格式兼容的。其中,南开大学与方正共同开发的阅读器已经在2002年10月12号在深圳高交会上发布,市场反响比较热烈。目前,这款电子书的单价是2180元,比较贵,随着销量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我相信电子书阅读器的价格肯定会越来越低,让更多的消费者接受,刺激电子书出版产业的上游出版社和中游发行商更加积极地开拓市场。
电子市场的蛋糕会有多大?
记者:电子书催生的网络出版产业会发展到多大的市场规模?
周劲:这个市场前景非常广阔。电子书的核心技术是文字版式处理和数字版权保护,它可以用到书籍、报纸、期刊出版,也可以用于电子政务方面的公文加密管理,这方面政府一些部门已经开始实际运用。已经。目前,方正已经开始在做电子报纸的方案,将跟全国的大报社进行合作,帮助他们可以发纸型报纸的同时出版电子报纸。我想告诉大家我的梦想——“全民电子书”。书本身是属于全民的,每一个人都有权利去阅读,获取知识。从产业来讲,电子书还处于雏形期。中国目前的出版产业规模有800—1000亿人民币,如果电子书市场份额能达到6或者是10%,那就是几十个亿或者是100亿的概念。
记者:能否为我们展望一下未来的电子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
周劲:推动电子书产业发展的有三大技术:网络的普及、数字版权技术的成熟以及显示技术的成熟。尤其是显示技术方面,有一个很新的重要概念——电子油墨(E-Ink)。现在很多人觉得屏幕阅读不如看纸书舒服,根本原因在于屏幕介质的显示分辨率还不到纸介质的十分之一。电子油墨就是将延伸传统纸张的概念,用与激光印刷同样高的分辨率、甚至更高的分辨率来显示文字、图片、视频,而且介质和纸一样柔软,可以折叠,便于携带。也许10年以后,我们在吃早餐的时候,会把基于电子油墨技术的电子纸接到互联网上,下载很多最新的信息,包括报纸、书刊、电视节目,吃完饭后,在坐车上班途中阅读欣赏。到那个时候,网络出版市场的覆盖面将会更加广泛,电子书将不仅特指读书的概念,可以延伸为可随着携带、不断更新内容的电子报纸、电子期刊甚至是电视节目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