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专家称,纸业和食品业是永不衰竭的产业,在美、加、日、北欧等发达国家,纸业已成为十大支柱制造业之一。在2003年中国造纸业与林业发展论坛上,也有专家指出,造纸工业完全可以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造纸业可以解决大于造纸业本身6~8倍的社会就业岗位,并获得相当倍数的相关产业价值,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将起到有力的拉动作用。但是,结构方面的3个不合理却成为制约我国造纸行业发展的重大阻碍。
中国造纸工业的3个结构不合理,一是原料结构不合理,我国造纸企业大都以麦草和废纸为主要原料,以木材、芦苇(芒杆)、竹、蔗渣等纤维为原料造纸的企业不足200家;二是企业规模结构不合理,全国造纸企业约有5600家,企业平均规模年产约6000t,与世界造纸企业平均年产4万t规模相差甚大;三是产品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纸及纸板产品品种约600多种,仅为发达国家可生产纸种的一半。
2003年,中国纸及纸板生产总量约为4300万t,居世界第二位(美国第一),纸和纸板的总消费量每年以12%的高速率递增,从每年人均纸和纸板消费量来看,我国只有33kg左右,仅占世界人均消费水平的一半,更远逊于发达国家人均200~300kg的消费水平。
据中国造纸协会预测,2005年全国纸和纸板总消费量将达5000万t,2015年将达8000万t。供需间的差距,使国家每年要花去70多亿美元用以进口木浆和高档纸张。
造纸工业是资金、技术、能源较为密集的基础原材料工业,面临着纸张市场日趋全球化的走向及生态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形势。我国造纸业在过去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由于受到木材资源缺乏和建设资金不足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在半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走的是以草为主、小厂林立的道路。行业在整体上呈现出效率低、污染重的特点,是中国污染环境的主要行业之一。这在很大程度上扭曲了这一现代产业的性质,使中国造纸业成为不可持续发展的典型。
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蕾认为,为使我国造纸工业尽快回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来,“林纸一体化”应该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加快造纸用木材纤维原料基地的建设。
通过明晰产权和实行特殊的财税融资政策等方面为林纸民营创造宽松有序的环境,优先发展木浆造纸。同时更加科学合理地利用非木材纤维,加大废纸回收的力度,从根本上化解造纸工业的纤维原料供应风险。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造纸工业受到政策上的保护不多,尤其在2002年4月1日起国家颁布实施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后,外资纷纷抢滩中国造纸市场,更使日益窘迫的中国造纸业雪上加霜。
专家预计,2010-2015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纸消费大国;到2030年前后,纸消费量可达到2亿t,甚至更多;30年内,我国将成为世界纸业强国。
中国造纸协会负责人认为,加快造纸行业结构全面调整和产业升级,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结构性调整;加速企业间联合、兼并,大举引进外资与民营资本;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与控制能力,努力缩小与国外同业间的差距,是当前我国造纸工业加快发展策略的重中之重。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运行局原副局长谢又乔指出,鉴于今年的生态恶化并未改善,国家环保总局修订了从2001年1月1日起实施的《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大了对制浆造纸企业关、停、并、转的力度,对2万t以下的草浆厂实行强制关闭。而面对巨大的资金缺口,在相关部门争取国家将造纸工业列为重点扶助产业的同时,企业本身也应积极参与到扩展融资渠道的工作中来,努力向投资主体多元化、资本结构多样化、资金来源多渠道的方向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