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瓦楞纸箱生产大国,但不是强国。美国、日本及欧洲一些国家既是世界瓦楞纸箱生产大国,又是强国。中国瓦楞纸箱业的远大目标是由瓦楞纸箱业大国走向强国。
中国瓦楞纸箱业的强国之路,既要借鉴强国之模式,又要创造中国特色的强国模式。两种模式的结合,就是中国瓦楞纸箱业强国之路。为此,我们要研究我国与美国、日本和欧洲之间的差距。
美国、日本、欧洲在瓦楞纸箱工业化道路上,用了半个多世纪,造就了瓦楞纸箱业强国。我国瓦楞纸箱生产,开始进人工业化,在当今时代,虽然用不着像美、日、欧实现强国的漫长时间,但也不是三五年就能赶上强国,少不了要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登上强国宝座。欲速则不达。
美国、日本及欧洲一些国家是瓦楞纸箱业强国,发展相当稳健。而我国是瓦楞纸箱业大国,比较幼稚盲目。
美国GDP增长速度和纸箱工业增长速度相差很小,且平稳发展。比如,美国GDP增长速度为1%,瓦楞纸箱业增长速度为1.2%至1.3%。
欧洲纸箱市场更是风平浪静,年均增长速度稳定在2%至3%之间。
我国从上个世纪的1995年以来,GDP一直持续高速发展,年均增长8%至9%,而同期中国瓦楞纸箱业年均增长18%至20%。这是超高速的。瓦楞纸箱业增速年年大幅度超过GDP增速,大家争着办厂,忙着上生产线,纸箱厂越办越多,生产线越上越多,产品年年过剩。三五年下来,大家都感到头痛。整个市场供大于求,是3比1。结果是,开工不足,平均开机率在35%左右,利润大幅度下降。
美国瓦楞纸箱生产线有增有减。生产线的增减是根据市场需要来调整。
我国瓦楞纸箱生产线是火箭式上升。20世纪的1995年,我国开始推广生产线,到21世纪的2003年达到3000条,2004年瓦楞纸生产线冲到3500条至4000条线。中国生产线总量是美国、日本及欧洲总量的3倍以上。行家认为,中国瓦楞纸生产线档次比美、日、欧低得多,但按中国市场的实际需要,多出2/3。
欧洲的纸箱生产厂家,在上个世纪的1997年共有1291家,其中生产纸板的厂家有449家,占37.4%,加工纸箱的厂家有742家,占57.4%,这种比例很正常。生产纸板兼做纸箱的厂家占70%上下,提供纸板给纸箱厂的厂家占30%左右。这样的分工非常合理,各得其所。
我国经济及纸箱比较发达地区已经开始"集中制板,分散制箱"的分工。但是,生产纸板的大厂少,加工纸箱的小厂太多,是1比15-20。这种局面是怎么造成的呢?由于生产纸板的厂家过多,为了让生产线"吃饱",都争夺小厂,拼命供应纸板给小厂。这样小纸箱厂无孔不入,小厂越办越多,越办越小。而与此同时,生产纸板厂里的人纷纷出去办纸箱厂当老板。生产纸板的厂家自做纸箱越做越少,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出现零利润。这样,市场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世界瓦楞纸箱业强国的经验和世界瓦楞纸箱业大国的教训雄辩地证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纸箱制造业必须同所在国家和地区的GDP同步发展。
美国的制造业值得我们关注。上世纪的80至90年代,美国的大批产品制造外包给中国,如玩具、鞋子、服装、家电、手机、计算机等由我国加工,然后出口美国。于是,中国成为美国的"世界工厂"。世界工厂的中国经济受到美国制造业的制约,也直接影响到我国纸箱制造业。
美国的纸箱制造业自己干,从国外进口大量原纸,加工纸箱后又大量出口国外,使美国纸箱的发展长期保持平衡。这是纸箱强国的成熟老手,也就是科学发展。
中国的钢材、化肥、电视机、电冰箱、手机、个人电脑、大米小麦等消费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消费大国。但我们还不是发达国家。美国的GDP占世界GDP的35.5%,我国的GDP只占世界GDP的l0.9%。所以美国的经济常常影响着世界经济,也牵制着中国的经济。美国2003年有瓦楞纸生产线660条。我国同年有瓦楞纸生产线3000条,超过美国、日本、欧洲生产线总和的几倍。这说明什么?生产线的数量过多,不能表示我们纸箱机械加工能力的强大,相反是严重浪费,暴露了我们盲目行为,不是科学发展。
我们的行业存在弊端,在计划经济时期,一统就死;转为市场经济,一放就乱。这说明,我们的行业还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发展体系。市场经济的自由发展,如果没有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无序发展,必然造成市场混乱。
年轻的中国市场经济为我国纸箱制造业提供了发展的平台。我们在由世界纸箱生产大国走向强国的大道上,付出了高昂而又沉痛的代价。但我们坚信,中国瓦楞纸箱世界强国的理想一定会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