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伍静妍 发自广州
作为一家族企业,因为没有公众股东的压力,利乐一直以来高度专注地用一条腿走路——固守着牛奶与饮料市场的包装领域,50多年来未越雷池半步
印象中香港人个性直白外露,但在瑞典公司利乐工作了25年的李赫逊身上体现更多的是北欧含蓄而内敛的气质。
因此,李赫逊执掌利乐中国总裁大印10年时间里,很少接受媒体的专访。李赫逊解释,这是因为利乐没有生产销售到消费者手上的成品,担当的是“为别人作嫁衣裳”的角色,利乐一向隐身幕后,不习惯太高调。
投身中国缘起“中国古兵器”
在利乐工作了二十余年的李赫逊还是对利乐在中国的发展史如数家珍。李赫逊告诉记者,瑞典老牌企业利乐与中国结缘还有一段有趣故事。公司创始人劳辛家族第二代传人格·劳辛博士出于对中国古代兵器和丝绸之路的研究热忱,对中国一直有特殊情结。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国紧闭的大门有迹象打开。格·劳辛借着一次北京召开的瑞典工业展览会把利乐牛奶包装设备引进来。当时中国还没有几个跨国企业敢来华投资,而当时中国人奶粉都未普及,更别说液态奶的发展,因此利乐提供的牛奶最新包装技术在中国当时还未能派上用场。
利乐在中国经历了7年市场静默期后,机会终于来了。李赫逊1980年正式加入利乐,出任东亚区市场主管。那时候利乐在中国的第一条灌装线也刚刚于1979年在广东罐头厂投产。当时利乐包还不是用来装牛奶,生产出来的产品是“鲜宝”牌菊花茶,这成为中国市场上第一个无菌包的饮料。开始时,中国市场容量很小,利乐1985年在香港设立的分公司主营香港市场,兼顾内地市场。但后期中国内地迅猛发展的市场很快赶超了香港地区,在华投资的外国企业也像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利乐意识到光进口包材并不能满足其在中国的发展。当时中国轻工部属下的一家公司对投资包材业表现强烈兴趣。当时的中外合作,只是由利乐方面合同转让包装技术,授权中方使用利乐的技术,而利乐方面没有投入实际资金,由中方公司100%控股。
至今利乐中国投资17亿元
1993年,原任东亚区总裁兼利乐台湾地区总裁的李赫逊,带着多年在台湾地区市场打拼的经验正式上任利乐中国区总裁。他上任面临的重要事件就是与中方谈合资,利乐要求现金入股。经过谈判,中方北京纸浆造纸试验厂和佛山华新包装股份有限公司与利乐的合资终于敲定,1994年利乐华新(佛山)包装有限公司与北京利乐包包装有限公司分别成立。两个合资公司的框架都一样,瑞典利乐持股51%,中方持股49%。
李赫逊称,利乐花这么大的劲成立合资公司,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对中国市场的高度看好。回顾利乐在上世纪90年代末以前这段时间,李赫逊领导利乐主要的工作方向是研究和了解中国市场消费习惯和特点。后来,利乐结合中国市场特点,在利乐砖的基础上,推出了无菌包装利乐枕,解决了牛奶包装的安全性、方便性、保质期问题,同时也以经济实惠的价格为中国市场接受。利乐枕是为中国度身定做的产品。
在利乐与其众多乳业合作伙伴的联手打造下,1997开始,中国的乳业发展经历了一个黄金时代。
2004年,利乐(中国)在北京投资6.2亿元建立第二家合资工厂,配备了利乐全球最先进的技术设备。至今,利乐在中国市场累计投资超过17亿元。
与伊利的合作
伊利乳业从呼和浩特的一个国营乳制品厂,经过不到十年的发展,横扫中国成为乳业巨头。其中伊利与世界包材巨头利乐的合作功不可没。
回忆这次职业生涯中精彩的一幕,李赫逊用“天时地利人和”来概括。因为其时利乐的无菌包虽然也在深圳晨光和香港维他奶中使用,但总量不多。而另一方面,伊利虽然安于中国最大的奶源基地内蒙古,但由于周边的人口稀少,鲜奶往往用不完,只能做成奶粉。伊利要把牛奶卖到千里外乳品消费密集的南方市场,必须要用无菌包装,于是伊利力邀利乐加盟。
接下来中国企业做市场的强大执行力给李赫逊留下太深刻的印象:“伊利下定决心后,马上在广告上大力投放,市场开发、生产配备等一连串的动作说干就干。中国企业对市场开拓的成效真的比得上国外企业好几年的效果。”
有人说伊利的成功与利乐的合作息息相关,但李赫逊却认为,“是伊利给了利乐大规模进入中国的机会。”利乐的最新统计数据,目前利乐在中国年销售超过100亿件包装,约占全球总量的10%。
加强增值服务
不过,随着国内外竞争对手对中国市场开发力度加深,客户及行业的高速提升,利乐在中国市场的优越位置受到撼动。而原来心无旁骛、合作无间的客户,也开始“一心多用”了。其实对于这种必然到来的竞争态势,李赫逊早就泰然处之,每次公司业绩报告出来,他通报销售好消息的同时,不忘给每位员工发去一封电子邮件,告诫要保持谦虚谨慎,远离骄躁。
李赫逊认为,在市场竞争越是激烈的时候,利乐公司“与中国客户共同成长”的经营策略体现的内涵会越丰富。李赫逊认为加强增值服务是利乐其中一个重要的竞争优势,“我们的设备专家、包装设计人员、市场服务人员、甚至财务经理都会与客户保持一对一的紧密联系。”而除做“指定动作”的产品供给外,利乐作为“系统供应商”角色,还会与客户在市场开拓与产品营销方面展开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共同制定出双方共赢的包装解决方案。
李赫逊记得,当年与伊利的合作,利乐作为跨国大企业,还特别强调介绍自己所了解的外国乳业发展经验。但时至今日,利乐公司的销售专员与客户沟通时发现,客户比自己了解得更多更快了,“与客户共同成长”令利乐上下员工对行业知识的了解压力一直未减弱。
在市场条件发生大变化的时候,利乐(中国)掌门人李赫逊也明白适时走到台前,能让客户、行业与消费者更好了解利乐包。很少在媒体广告上出现过企业形象的利乐,今年3月在全国电视媒体上高姿态地播放着一则形象广告。
全力推广环保回收
曾经有人诟病利乐纸铝复合的包装不“环保”造成环境污染。“其实利乐七年前就开始在中国扶持利乐废弃包装的回收再生利用,到目前为止,通过帮助下游回收企业一同开发再制浆工艺、纸铝分离等技术,为他们寻找下游市场,原来的废物已经开发出塑木地板、环保垃圾箱、再生纸、再生铝塑粒子等产品,并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李赫逊称目前这十几家回收生产厂已经分布在上海、深圳等城市,并能独立运作。李赫逊称,接下来随着这些企业的成熟,利乐将逐步扩大对消费者宣传教育,希望大家把饮用完的利乐包装压扁放入回收箱,以方便环卫部门分捡。今年,利乐将首次推出公益性的利乐包回收再利用宣传活动,也尝试把自己在做的环保工作向社会拓展开去。
暂时拒绝采购本地化
由于目前无菌包材占据食品售价比重超过20%,有人认为跨国公司的本土采购战略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但为何在中国发展十几年来,利乐还要坚持纸原浆从国外进口,而不实施本土化战略,减轻包材的成本?李赫逊称是利乐公司对原料选择的“森林法则”起了决定性作用。因为利乐在森林政策上郑重承诺:所有的纸板供应商现在都能保证利乐的包装所采用的所有纤维材料均来自于经过认证的可持续发展的森林,据了解,这种认证的森林要求经营者每年种植的数目总量必须大于砍伐的数量,以保证森林在增量发展。李赫逊坦言目前中国还很难找到这种经过专业机构认证的森林,因此目前暂时还不能在中国实现本土采购战略。
新增长点:固体食品包装
李赫逊在利乐经历了长达25年的职业生涯,一直固守在这家保守风格见长的家族企业。李赫逊认为利乐的家族和管理者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令利乐成为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企业。“利乐的劳辛家族有非常长远的眼光,他们制定长远的发展目标和战略,但是他们并不直接干预利乐公司的运营,而职业经理人在这样的企业里有着广泛的发展空间和高度的工作独立性。”
作为一家族企业,因为没有公众股东的压力,利乐一直以来高度专注地用一条腿走路——固守着牛奶与饮料市场的包装领域,50多年来未越雷池半步。李赫逊坦言这种专注既安全又危险:一方面全力打造一份事业根基会很稳固;另一方面,假如不成功,没有第二条腿支撑着会摔得很惨。在高度谨慎的创新意识带动下,李赫逊透露利乐目前已经研发出一种针对固体食品的利乐包装,可以替代市场上原有的铁罐头,不但质量更轻便,价格也更有吸引力。李赫逊称这是利乐在牛奶、饮料包装外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虽然由创始人鲁宾·劳辛博士发明的无菌灌装技术核心部分沿用至今天,但在此基础上,利乐50余年开发创新的不同包装数不胜数。“在公司总部一间特别的陈列室里,超过100平方米的墙身上密密麻麻地镶嵌了从全球收集而来的色彩缤纷的利乐包装盒。”目前为止,利乐为冷藏包装和无菌包装产品提供的包装系统不少于11种,而在纸盒包装领域,利乐现稳居世界首位。
去年,美国纽约的现代艺术馆举行了一场取名为“谦逊杰作”的展览。该展览展出了约120种常见的简单物品,从几千年前发明的中国筷子,到邦迪创可贴、3M公司的Post-it便签贴,其中还有利乐砖牛奶包。这些东西人们每天都在使用,但是因为这些物品在规格和价格上都不怎么起眼,很少有人注意其独特而完美的设计,所以被称为“谦逊杰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