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新闻网和静7月26日专稿 题:回天之力——天力纸业公司改制发展纪实
作者:张艳丽
庞大整洁的厂房内,一个宽1.72米、重300公斤的纸筒在纸机滚轴上飞速旋转最后几秒之后,一整卷白色成品纸产生了。7月18日,记者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天力纸业有限责任公司厂房看到了这一幕。身旁的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袁素霞自豪地告诉记者:新疆已有二十多家报社选用我们的新闻纸,天力纸业公司已成为新疆再生新闻纸业无可比拟的龙头企业。
天力纸业公司的前身是农二师湖光造纸厂。一个亏损破产的企业是如何通过改制发展起来的呢?
改制——势在必行
2001年,湖光造纸厂破产了,700多名职工除分流一部分还有600多名下岗职工需要安置。一时间,闹离婚的多了,上访的人多了。是任由破产还是组建改制?职工们在思考,师党委在讨论。师长习新民一语中的,明确指出:改制!原因很简单,为了社会稳定,为了优良资源的再利用,为了职工的再就业,更为了保留一个产业。
2003年3月,企业改制正式运作。经营者入大股,员工入小股。董事长袁素霞、总经理杨忠涛、副总经理明东向亲戚、朋友借钱带头入股15万元、9万元和8万元,吸纳了91名股东入股112.2万元。6月份,以天力纸业有限责任公司命名的股份制企业注册成功。然而,正当公司面向社会进行“微机部分电控改造、热泵循环热能力利用、废纸脱墨生产线”项目招标,公司准备安装新设备的关键时期,一些人动摇了,要求退股。在只有46人入股的情况下,公司采取“丈夫帮妻子,妻子帮丈夫”一帮一做工作的办法,终于留住了78人。10月份新设备安装完毕,11月开始机械联动、空转试生产,2004年3月正式投产,改制终于获得成功。
创业——群策群力
创业的道路是艰难而曲折的。用天力公司员工的话说,他们今天的成功源于众人划浆开大船的团队精神。
在天力公司,领导层和员工层始终是拧成一股绳勤奋创业的。为了生产产品的定位,公司领导多次到内地考察,反复考证,最终将产品定为疆内市场潜力大、污染小、易治理、国家支持的综合利用新产品——再生新闻纸。
2003年新疆没有一家生产新闻纸的厂家,再生新闻纸更是空白,而新疆却有年需求量达4万吨新闻纸的市场。
看准了这一点,公司员工在生产上扎扎实实实践着“四个突破”:科技突破,将纸机车速由原来的220米/分钟进行两次提速后达到285米/分钟,使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吨纸节约成本200元;质量突破,从武汉、山东、北京等地请来技术人员提高脱墨技术,产品质量被自治区轻工业产品检验站评为优质产品;管理突破,由以往每万吨纸生产量需1000多人到现在每万吨纸生产量只需130人,每人年可生产纸量20吨;观念突破,以公司为家、与企业共存的观念增强,公司全体员工至今没有节假日。公司“金牌”工人葛斌在搞好机修的同时,对烘干部齿轮箱润滑油进行革新,仅此一项为公司节约成本10万元。纸机抄造班班长张振军经常带领员工工作12小时以上,无怨无悔。
发展——运筹帷幄
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公司从改制时的举步维艰到走上正轨,又从走上正轨到逐步盈利,生产的再生新闻纸远销伊犁、喀什,产品覆盖全疆二十余家报业,特别是在与《新疆消费晨报》、《新疆日报》的合作中获得了良好的信誉。天力新闻纸产品的铺开,也改变了多年来新疆报业用纸基本上由广东和内蒙古一统天下的局面,为降低新疆报业新闻纸价格作出了贡献。今年上半年,公司新闻纸同比增加3383吨,完成工业总产值1535万元,利润同比增加29.65万元。
面对着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市场,总经理杨忠涛胸有成竹地说:我们将尽快上马2万吨再生新闻纸生产线,争取在最近两年将新疆同类纸业市场份额占到80%。目前,我们正投资50万元用于安装电子磅秤、加装浓缩机,修建泵房和沉沙盘流水线,以此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和质量,同时研究开发双面彩印新闻纸等新产品,真正把企业做大做强,早日实现天力人致富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