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纸业门户网站
 首页 > 新闻中心 > 印刷出版 > 正文
{UPLOAD_IMAGE}
国产凹版印刷设备的现状及突围之路
 
http://www.paper.com.cn  2005-09-05 广东印刷网

    近20年来,我国食品、饮料、烟草、医药、保健品、化妆品行业发展很快,对凹印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截至2000年凹印在印刷业中所占份额约为10%;包装印刷中,凹印所占份额为19%,主要集中在软包装材料印刷和纸容器包装印刷。塑料薄膜印刷则几乎全部采用凹印。我国几乎所有省市都有软包装印刷厂,在东部沿海省市数量居多,其设备先进,技术经济实力普遍较强。中小企业数量占统治地位,但已有一批相当规模的大企业。目前,至少有近20个厂家拥有3—8条进口凹印生产线。全国乡镇三大包装印刷基地之一的浙江龙港镇有包装印刷企业576家,其中相当比例为凹印厂家。

    虽然我国的凹印厂家不在少数,但是在创业之初,进口的凹印设备几乎占据了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2001~2002年是我国凹印机进口的一个相对高峰期,进口数量比前两年有了较大增加,而且进口设备档次有所提高。据不完全统计,2001~2002年间我国仅从欧洲进口的凹印生产线就超过2O条。

    到目前为止,全国共引进凹印生产线420余条,包括印刷、复合、分切和制袋等配套设备。其中,中高档多色凹印机的印刷速度一般在2[50米/分钟以上。国外制造厂商主要有瑞士的博斯特、法国的尚邦、美国的史蒂文森、意大利的赛鲁迪以及澳大利全印等。

    从1982年无锡国泰彩印有限公司引进第一台赛鲁迪软包装凹印机至今,我国已引进的软包装凹印机累计超过300台。据不完全统计,2001~2002年间我国在进口的欧洲凹印机中,软包装设备达到前所未有的比例(超过3O%)。赛鲁迪、博斯特、尚邦、CMR、FUJI和其他日本及韩国的公司等在中国都有不错的业绩,明显优于前两年。

    国内生产厂家奋力赶超

    我国凹印技术的发展起步较晚。在2O世纪8O年代,面对我国包装印刷的落后局面,有关部门加大了包装技术发展的力度,使包装印刷技术有了迅速发展,从而为凹印技术的进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经过近2O年的努力,现在我国的凹印工艺比较成熟,设备比较先进,具有一定规模,其重要性仅次于平版印刷成为第二大印刷方式,在我国印刷业中占重要地位。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目前已有各种规模的凹印机制造厂家超过50家,我国年生产各种规格的凹印机总量超过500台,产品系列和规格基本配套,产品应用从包装扩展到其它领域。最高速度从5O~6O米/分提高到12O~1 5O米/分,再进一步到200米/分,目前以达到2130~300米/分。有数量可观的凹印机辅助设备和部件(张力控制系统、套准控制系统、ESA、橡胶辊等)厂家,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凹印机功能不断完整,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部分产品接近日本水平。

    在进口设备数量增加的情况下,国内主要凹印机生产厂家产销量连年都取得了大幅度的增长。我国凹印机制造业个标志事件一是1994~1995年引进组装的日本富士凹印机,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可以生产自动或半自动中高速(大于120米/分)凹印机的时代。二是2003年国产300米/分凹印机的诞生,标志国进入了一个可以制造高速凹印机的新阶段。

    作为国内生产凹版印刷机的领先企业,陕西北人生产的AZJ系列机组式塑料凹版印刷机, 占有国内高速高档机市场80%的分额。

    无轴动(Shaftless)技术是凹印机在过去近30年时间内最引人注目的进展之一,无轴传动凹印机的优点是与传统的机械传动凹印机相比主要有:能耗效率高、噪声低、准确度高、生产的灵活性大、产品更换时间短、调试废品量低等特点。

我国凹印机发展的桎梏

    虽然国内生产厂家一直在技术方面奋力追赶领先的国外公司,但是,由于粗放型增长的经营模式使国内企业的发展脚步步履维艰。从国内生产凹版印刷机厂家的总体情况看,发展的桎梏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

    厂家数量多

    国产凹印机厂家数量多,开发速度快,专业化水平偏低,总体技术水平较低,有实力的企业比例较少。我国目前已有凹印机制造商超过50家,这一数量比参加2000年德鲁巴展览会的所有凹印机厂家数量还多。按省市分布是:陕西11家(21%),广东10家(19%)、浙江20家(38%)、江苏8家(15%),另外北京、山东、湖北和河北至少各有1家,实际数量可能更多。大多数凹印机生产厂都是位于软包装印刷厂集中的地区,有些实际上是与该地区软包装厂同步发展起来的。

    差距大

    我国与日本的技术大约相差10—15年时间,部分元件、结构达到日本90年代初期水平。而与韩国设备差距相对更小一些。与欧洲产品相比,国产凹印机差距更大。理由是欧洲设备已达到了速度更高,功能更强,在世界市场具有更重要的地位。与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制造商相比,国产凹印机总体技术水平至少相差20年。市场国际化水平相差至少30年。

    速度低

    稳定性差国产机一般印刷速度在1 50米/分钟以下,而亚洲的先进设备都在150~250米/分钟之间。一部分国产凹印机在I;P6~速度、控制系统、价格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已可以与大多数进口凹印机抗衡,但稳定性却相差明显。新开发的国产机有相当一部分安装调试后不能顺利通过验收,运转过程中质量和效率都不能令人满意。国产设备宽幅机比例较小,目前最多生产出10个色组,没有联线加工(如复合、分切)单元,也没有“串联”式配置。

    专业化水平低

    德国墨格印机公司生产的张纸凹印机,其给纸部件就是由海德堡公司提供。再如卷筒纸凹印机的张力自动控制系统、套准自动控制系统以及印品质量自动检测系统等也都是由专业化生产企业配套提供。我国印机制造业长期以来习惯于大而全或小而全的生产模式,特别是同类产品的企业之间往往彼此封闭,结果必然造成企业负担沉重,互相制约,很难得到优势A*I-,共同发展。如果认真调查一下我国近20年凹印机制造企业所生产的凹印机到底有多少个部件是由专业生产厂家所提供,就会了解我国专业化生产水平的落后程度。

    污染严重

    在胶印、柔性版印刷和凹版印刷这3种主要印刷方式中,凹版印刷所造成的污染最为严重。为了减轻污染,国外印刷业采取了有效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比如早就淘汰了污染重的炭素纸腐蚀凹版制版工艺:在印版滚筒体预加工和喷胶腐蚀凹版、电子雕刻凹版制作过程中,加强了对废液的处理以减少凹版制作的污染:在岫版印刷中,于90年代中后期已成功开发出凹印水性油墨,纸张印刷全部采用凹印水I~Eia墨,塑料薄膜印刷也无所作为计分表I~Eia墨,这是国外凹版印刷目前不能保持15%市场份额的主要原因。我国目前在印版滚筒体预加工和凹版制作过程中的废液处理发展缓慢:在印刷中,不论是纸张凹印还是塑料薄膜凹印,因进口水性Eia墨价格太高,基本上还是使用溶剂型凹印油墨。

    出口少

    国产凹印机绝大多部分只在国内市场销售,出口才刚刚开始。国产机是中小~pSiJ企业的首选产品,少数设备开始受到大中型印刷企业的关注,已经开始走向国际市场。目前我国已有少量设备出口到东南亚和中东,迈开了走向国际市场的第一步。

    理清思路,赶超国际

    面对国际化的挑战,我国凹印机行业必须认清形势,承担起自己肩上的责任。由现在的国内同行间的”窝里斗”逐渐转化与国外对手的竞争,开拓思路,追赶世界先进水平(主要是欧洲),努力成为国际水准的制造商。

    实现兼并重组

    国际凹印刷制造行业正在进行重大改组,国内相关企业的改制重组也拉开了序幕。2002年,意大利赛鲁迪集团收购美国伯奈尔公司:英国著名的印刷套准和控制系统生产商百事达公司(PresstechControIsLtd)被美国Quad/Tech,Inc并购:瑞士博斯特集团购买芬兰维美特集团的包装凹印和加工部门。现在,国内生产凹印机的厂家有20个左右,基本上都是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模式,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技术水平低和重复生产的状况。如果根据各自的优势先进必要的企业兼并、重组与联合,逐步形成三小企业,即小而专、小而精、小而强企业,就可大大提高产品技术水平,扩大生产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国内印机行业最引人注目的事件是陕西印刷机器厂与北人集团联合,共同组建陕西北人印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接着上海印包机械公司收购日本秋山公司,景德镇印包机械公司、威海印机公司、唐山玉印及长春印机厂等4家企业实现强强联合组建的联强印机集团。这样实现了我国印刷机械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是一种双赢的战略,为迎接国际制造商的竞争、拓展印刷包装机械向更大领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促进专业化

    我国现在的凹印企业,尤其是凹印机制造企业的组织结构大多属于橄榄型模式,即中间重两头轻:产品的零部件生产几乎全部由本企业内部生产,所占比例过大;而决定企业生命的产品研发能力和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的能力过弱,所占比例过小。这样,必然会削弱产品的竞争力,经组织调整后,要将橄榄型经营模式转变为哑铃型经营模式,即本企业只完成少数零部件生产和产品装配,而将所占比例较大的零部件生产转向社会,由社会化、专业化厂家承担,重点加强产品研发和市场营销、售后服务,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不能把未来凹印机的追求简单地理解为高速化、多色化和高稳定性,应在产品设计上追求短版化、人性化、环保化,在产品结构上追求个性化、模块化和智能化。

评论】【推荐】【打印】【关闭
用户
匿名发出
 纸印论坛 ·纸业 ·印刷 ·造纸 ·纸张 ·包装 ·出版 ·纸网 · ·景华 ·纸品 >> 更多
     
 
关键词
·科研人员正在紧张工作
Copyright @ 2000-2005.Beijing Jinguan Fangzou Paper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