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纸是我国近年来产量增长和品质提高较快的品种之一,目前国内几家主要新闻纸生产企业的技术装备和产品质量已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上半年新闻纸供应吃紧,但随着下半年几大项目的投产,市场出现了供略大于求的局面。当前,许多分析认为新闻纸将要供过于求,新闻纸的盈利前景不被看好;而另一方面新闻纸的新产能不断立项、建设。这说明对今后新闻纸的供求状况存在较大分歧。
纸业专家郭永新认为,新闻纸市场将出现供求基本平衡、供略大于求的局面。
有关部门统计了目前已经建设、计划立项和已经建设完成但未完全发挥出来的新闻纸产能。2006年和2007年产能释放较为集中,2005年实际产量增加不大。而新闻纸消费总量1991-1999年复合增长率为14.88%,2000-2004年复合增长率为17%。2004年新闻纸消费增速达到29%,2005年新闻纸需求依然强劲,未来几年保持2000-2004年间17%的复合增长率是完全有可能的。综合供求两方面的分析,人们不难发现,未来几年新闻纸产量和消费量基本相当,产能和消费量的差别在5%左右。另外,新增新闻纸纸机大都是可生产轻涂纸或其他纸品的多用途纸机,如果今后新闻纸市场发生较大转变,一部分产能可以进入或退出该市场。所以,未来几年新闻纸的供求将基本平衡、供略大于求。
郭永新说,新闻纸产业的产量近几年呈直线上升趋势,2004年新闻纸生产量300万吨,同比增长44.93%;消费量310万吨,同比增长28.63%。特别是一大批新闻纸项目的投产,使优质新闻纸成为我国新闻纸市场的主流。从2005年上半年的情况看,新闻纸供应趋紧,但进入今年二季度后,新闻纸市场供应量有所松动。2005年1—4月,我国进口新闻纸数量为6.7万吨,平均每月进口1.67万吨。据此推测,今年进口新闻纸量大致在20万吨左右。国内产量和进口数量合计起来,2005年国内新闻纸的总供应量应当在350万吨左右,与2005年的消费总量大体相等,不会出现供给严重过剩的情况。2004年,全国新闻纸总产量为300万吨,共有19个省生产新闻纸,其中年产量在10万吨以上有9个省,累计总产量占全国的90%以上。年产量在30万吨以上的有3个省,尤其以山东省的新闻纸产量最多,占了全国30%以上的产量,比第二名的福建省多出50多万吨。而其他10个省2004年产量总和只与湖北一省的产量相当,约27万吨。
昆仑证券研究员黄硕说,今年赵县泛亚龙腾纸业33万吨新闻纸机投产,承德兴业纸业两台年产7万吨的纸机已于2月底试产,山东华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今年年底就要投产的40万吨高级彩印新闻纸项目,单机产能达40万吨。所以,2005年新闻纸市场压力是相当大的。目前,一方面一些企业不断扩大新闻纸生产线,另一方面新闻纸企业却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目前,生产新闻纸的上市公司有9家,占全部纸业上市公司总数的36%。9家公司中有6家盈利,3家亏损,盈利企业为华泰股份、福建南纸、岳阳纸业、石岘纸业、晨鸣纸业和宜宾纸业;3家亏损企业分别为ST黑龙、ST江纸和ST吉纸。ST吉纸因连续亏损已被暂停上市,ST江纸曾被暂停上市,ST黑龙也面临退市危险,宜宾纸业也曾在2002年出现过亏损。
他说,从整个造纸行业来看,新闻纸在各类纸中毛利率较高,但近几年来新闻纸行业毛利率有所下滑。新闻纸企业按毛利润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毛利率较高且相对稳定的企业,包括华泰和晨鸣,华泰的利润率一直是全行业最高的,在2002年达到35.89%,到2004年虽下滑6个百分点,但毛利率仍有29.69%,仍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晨鸣是全行业毛利率最稳定的企业,近三年来毛利率的下滑幅度只有两个百分点,且在行业中毛利率居第二位,基本维持在30%左右。
第二层:毛利率中等的企业,包括福建南纸、宜宾纸业、岳阳纸业和石岘纸业。福建南纸的毛利率近三年下降了9个百分点,到2004年毛利率降到了15.6%;宜宾纸业由于2002年亏损,近两年注重公司管理,毛利率有所上升。岳阳纸业和石岘纸业的毛利率维持在20%左右。
第三层:毛利率下滑严重导致亏损的企业,包括ST黑龙、ST江纸和ST吉纸,三家企业生产新闻纸的历史比较长,且都是1997年新闻纸反倾销的代表企业。在2001年时,三家企业的利润率还在20%左右,而近几年一方面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另一方面由于公司管理不善,致使公司资金周转困难,最终导致亏损。除晨鸣纸业外,新闻纸在其他8家上市公司中所占的比重都比较大,2004年华泰股份和岳阳纸业新闻纸的收入比重在66%左右,福建南纸和石岘纸业超过80%,另外的4家企业几乎达到了100%。
近年来,新闻纸在晨鸣纸业、福建南纸和石岘纸业中的收入比重有所下降,在其他企业中的比重都上升。
新闻纸市场供略大于求,决定了下半年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由于河北泛亚新闻纸的投产,使竞争更加惨烈。由于新闻纸竞争加剧,2004年转产新闻纸的中小纸厂由于竞争不过大企业,将转产其他纸种;而且新闻纸市场的竞争将更加突出地表现为新闻纸巨头的竞争。同时,一些高档新闻纸将增加出口,分流国内过剩的产量。 (黄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