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商品包装已经成为其生产环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商品包装融材料科学、工程技术和美学设计于一体,成为欣欣向荣的朝阳产业,标志着社会经济和贸易的繁荣。现代社会的商品包装经历多阶段发展,已进入绿色包装的崭新阶段。在包装工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包装材料也从传统的天然植物、陶瓷等演变为今日以纸、玻璃、塑料和金属为主的4大包装材料。琳琅满目的商品包装不仅给人赏心悦目的视觉冲击,更重要的是体现着绿色包装的理念。与此同时对与日俱增的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将直接关系到“绿色包装”这一系统工程的实施。
根据世界专家学者的研究结论[1],"绿色包装”须涵盖2层含义:1)整个包装过程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不会造成污染与损害;2)使用的包装材料必须是可再生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物质。按照2个条件,包装材料须是取之于自然又能回归自然方可构成真正的绿色循环,使人类在享受现代精美的商品包装带来的美妙感受的同时,又能拥有良好的生存环境和持久的资源供给。
绿色包装发端于上个世纪白色污染的泛滥,但治理白色污染并非是要遏制包装业的发展,而是促进对包装材料的类型与数量的合理使用,以及对包装废弃物的有效回收利用。
1.我国包装材料使用现状
绿色包装材料最突出的特点是材料本身必须对人体无害,对生态环境不产生污染,且要易于回收利用,或是可以通过环境降解回归自然。
造物是微妙的,自然界中存在纯天然的植物包装材料,然而仅靠这些纯天然绿色包装材料是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对商品包装材料的需求,于是人类依靠科技的进步创造了大量人工合成的绿色包装材料,形成了目前包装业的4大支柱材料纸、金属、玻璃和塑料[2]。
1.1.纸
纸取自天然植物纤维,故易于自然分解,是典型的绿色包装材料。其分为软性的包装纸和刚性的纸板2种形式。并在食品、果蔬和家电等工业品的包装中得到广泛使用,显示出纸在包装材料中占有的巨大份额。随着造纸技术和印刷技术的进步,纸包装以其精美大方的外观在各种高档礼品和化妆品的包装中独领风骚,例如鲜花市场上用羊皮纸包装的名贵花卉于艳丽中不失朴素与典雅,淋漓尽致地体现了纸这一古老包装材料的永恒魅力。
1.2.玻璃
玻璃因材料结构和制造技术的特点,可以制成形状各异且晶莹剔透的外包装容器,有很强的美化商品的功能,由于原料资源丰富且价格适中,被广泛用于液体产品如酒类、调味品、香水和化学试剂的包装。
1.3.金属
用做包装材料的金属主要是铜和铝,可制成柔性的金属薄壁或金属镀膜,如易拉罐、罐头筒和香烟的锡箔等,也可做成刚从包装材料的使用与回收谈绿色包装性的桶、罐和集装箱。金属包装因其长效保护功能和易回收的优点,在包装材料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但由于受经济性能影响,无法占有大量市场。
1.4.塑料
塑料自从出现以来,由于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而且质量轻、强度高、韧性好、易成型的优点,使其在包装材料中所占的比例迅速攀升,成为现代商品包装的重要标志,在我国塑料包装材料的使用占整个塑料产量的26%,成品形式包括塑料袋、纤维编织袋和刚性成型材料,如塑料桶和瓶,用于各种软饮料、食品及日用品等的包装。塑料包装虽然质轻价廉携带方便,但由于是人工合成的高分子物质,如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其废弃物不易回收处理又不能自然分解,因此在人们环保意识普遍薄弱的初期使用过多,引发全球性的“白色污染”。在世界绿色革命浪潮的冲击下,可降解新一代塑料的研究和使用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1.5.可降解塑料和可食性包装材料
可降解塑料的特点是在材料的化学结构上,用高分子合成技术引入在光照或微生物作用下易于分解的基团,使塑料能在自然界中借助光照或微生物的作用而分解,避免了大量废弃的塑料包装对环境的污染。可降解塑料的合成技术和制造成本都不算太高,制约其发展与应用的原因在于这种材料的加工配套设备缺乏和配套技术不成熟。
以天然有机分子,如蛋白质、氨基酸、脂肪和纤维素为原料制成的可食性包装材料由于可被人食用并在人体内自然吸收,不造成环境污染,无须回收处理而成为当前绿色包装浪潮中全球性的研究热点。目前已经应用的有:用动物胶原蛋白制成的胶原薄膜包装肉类,用甲壳素制成的纤维薄膜包装快餐,用我国特有植物魔芋替代甲壳素制成纤维薄膜成为可食性的包装材料。可以预期随着绿色包装工程的深入实施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可食性包装材料将成为极具竞争力的后起之秀。
2.我国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现状
由于资源、技术、经济方面的限制,不可能完全使用纯天然的或可食用的物质作为包装材料,我国目前仍是4大包装材料并存,因此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就成为绿色包装工程中一个举足轻重的环节,必须与绿色包装材料的开发协调发展,才利于解决全球性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
回收包装废弃物最为有效的办法是对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德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对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已规模化、产业化和商品化[4]。与之相比,我国现阶段对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处理还远未形成规模,没有进入产业化和科技化阶段,很多地方的废品回收还局限于个体收购者走街窜巷式的自发行为,虽然在一些大城市已经开始实施垃圾分类回收,但在广大的中小城市和农村地,人们的垃圾回收意识和环保意识依然薄弱,各种包装废弃物仍未得到有效的回收利用,而是被随意丢弃在河流、湖泊、山川和田野间,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环境的严重污染。表1 列举了20 世纪末欧美国家和我国对包装废弃物回收情况的对比,从表中所示4大包装材料的回收率数据可见我国目前对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工作明显不足。纸的回收率仅20%,塑料回收率约10%,玻璃约20%,金属总的回收率则不足1%。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包装制品的产量又呈上升趋势[3],这势必造成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加剧,从某种意义上说包装废弃物回收的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绿色包装业发展的瓶颈。
表1 20世纪末世界各国包装废弃物回收率比较
国家 回收率 纸玻璃 塑料金属(以铝罐为例)
中国 20% 20% 10% 小于10%
美国60% -50% 75% 以上
西欧-30.5% 60%(德国)
日本80% 50% 28% 40%
3.对策与措施
3.1.建立专业化的回收处理公司,加大各类包装制品的回收处理力度
鉴于我国目前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极不规范的现状,需要成立由专门机构负责的专业的回收处理公司,利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对各类包装废弃物进行分别回收处理,形成回收、处理、再造的良性循环和一条龙服务。
我国属森林资源缺乏的国度,纸制品的回收率低,对造纸原料的需求量则每年都在增长,长期砍伐森林作为造纸原料将导致资源与生态平衡上的危机。事实上,纸制品虽然需求量大,但回收相对容易,经过初步分类、碎解、脱油墨和油墨的清洗分离几个步骤后,就可以成为重新用于造纸的浆料,可以节约有限的森林资源,实施这种资源再用的关键在于对纸包装的有效回收。
塑料制品因其性价比方面远远超过其它材料而更能适应发展中国家国情和经济的需要,故在包装制品中占有巨大份额,但较低的回收率将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目前仅仅除少量刚性的塑料包装容器被卖到废品收购站外,消耗量最大的塑料袋被随意丢弃,虽然国家在大超市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袋,但在菜市场上小贩们出于个人经济利益仍在普遍使用不能降解的普通塑料袋,由于塑料包装制品用量大,回收处理工序较为复杂,如果不实行规范化的垃圾分类管理,则很难有效提高其回收利用率。
玻璃在液体产品的包装中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对其回收利用也就显得非常重要,可以清洗消毒后循环复用,回炉熔融再造和直接再加工转换为其它用途,不仅缩短了生产周期,而且能够节约大量资金和动力消耗。但除一些先进国家的玻璃制品回收率较高外,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在这方面都做得很差,急需建立奖惩措施加大回收力度。
金属包装虽然用量有限,但因没有替代品,所以在包装制品中不可缺少,除一些大型工业用储罐外,日常消耗量最大的是易拉罐、牙膏皮、罐头盒、食品盒和油漆罐,牙膏皮现已经逐渐被塑料替代。我国由于金属制品回收混乱,回收率较低。
3.2.实行奖罚制度,培养消费者的包装废弃物回收意识
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的关键是垃圾的有效分类回收,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广大消费者能意识到回收包装废弃物对环保和资源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参与其中。在我国多数人群这种意识还薄弱的今天,除加大宣传力度外,采取一些可行的奖惩措施甚至法律手段,帮助人们树立环保意识是有必要的。在这方面发达国家有成功的经验可资借鉴,如瑞士、荷兰等实行塑料瓶的预付押金制度,让包装废弃物的回收与消费者的直接经济利益挂钩,通过这种方式使人们逐渐养成自觉参与废品回收的意识和习惯。
3.3.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包装材料消耗,杜绝过度包装
过度包装不仅造成包装材料的浪费,工序复杂,废弃物回收负荷增大,而且使得商品价格上涨,对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消费者利益都是有害的。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资源缺乏,多数人的生活尚不富裕,人们的废品回收意识还显薄弱的国家,商家不应该利用过度包装诱导消费者盲目追求商品奢华的外表,这一点在我国实施绿色包装工程中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4.商品的绿色包装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绿色包装材料的使用和有效的回收利用是其中很重要的2个环节,只有让包装材料的开发应用和循环回收同步发展,才能实现真正的绿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