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古代造纸“活化石”的四连碓造纸作坊,建在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的一个山区小镇——泽雅。
10月初的一天,记者应邀到这里采访。出温州市区不久,汽车进入了山区公路。随着公路的延伸,记者被层林尽染、溪水淙淙的山野风光所陶醉。来到泽雅,记者看到漫山遍野的树木竹林青翠欲滴,奔流的溪水也显得更加清澈。瓯海区文物办的同志介绍,那水是从这里的著名景区七瀑涧流出的。七瀑涧景区,一涧七瀑,一折高一折,一瀑胜一瀑。由山顶飞流而下的这股涧水,既勾画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也给当地带来了充足的水利资源。
古老的四连碓造纸作坊
四连碓造纸作坊位于泽雅镇石桥村南斗,它南靠南斗山,北靠七瀑涧流出的溪水。文物办的同志介绍说,明代先人为了捣纸料时能反复利用水利资源,顺流而下建成四座水碓房,因而命名为四连碓。
“咚”、“咚”的捣臼之声,把我们引到了一座水碓房,水碓房的建筑很简陋,但纸农的劳作,水碓的运行却深深地吸引了我们。
只见奔流而下的溪水激射在水碓里的筒车上,筒车转动,带动与筒车成垂直方向的木轴上下起落。一根粗大的圆木成杠杆状吊在那里,一头绑着石碓,一头靠近筒车上的木轴,木轴落下时拨动圆木跃起,随后绑着石碓的一头重重地落下,砸向底下的石坑。纸农熟练地随着石碓的起落将一把把腌泡过的竹片放进石坑里,时间不长,竹片就成了絮状的碎沫沫。纸农介绍说,这道工序叫捣刷,是整个工艺流程中的一道,此前有做料(将竹破成两尺长的竹片捆成一把状)、腌刷等,此后又有制浆、捞纸、压纸等20多道。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其《天工开物》中对造纸进行了详细的记载,其主要工序有“斩竹漂塘”、“煮蝈足火”、“落料入帘”、“覆帘压纸”、“透火焙干”等。而此间纸农保留的造纸工艺流程几乎与之吻合,有的工艺甚至比《天工开物》记载的还要古老。更为有趣的是前文介绍的四连碓捣刷的运行机制与《晋书》中记载的水碓基本相符,只不过碓本来是舂谷的设备,这里用来舂纸料。
专家惊叹古代造纸活化石
根据我国出土的古纸检验和文献记载,唐末开始出现纸。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曾说,他年轻时以浙江纸写字,在其越州纸诗中称:“越筠(竹)万杵如金版,安用杭油与地茧”。前句讲浙江的纸呈黄色,后句说纸可与有名的杭州由拳纸及池州皮纸相抗衡。欧洲最早造纸始于1875年,与我国相比晚了近千年。
泽雅的造纸源于何时?根据明洪武右春坊大学士黄淮撰文的泽雅南山《林处士墓志铭》记载,泽雅先民明初即开始从事屏纸生产。泽雅先民原系福建南屏一带人,因避战乱迁来此地。南屏人较早掌握了造纸术。迁居后,他们发现泽雅一带多水多竹,正适合造纸,于是重操旧业,进行南屏纸的生产,使南屏的造纸技术在泽雅落地生根。
1999年,中国印刷博物馆的专家来到泽雅考察,惊叹古代造纸术居然能这么完整地保存下来,其中的四连碓更被誉为造纸术“活化石”。有关文物专家认为,从元末明初开始,四连碓一直沿用至今是古代造纸工艺现存不多的重要实例。作为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技术,其传统工艺作坊别具重要意义。四连碓从工艺流程到作坊建筑都保存很完整,尤显难得。
“活化石”面临窘境亟待保护
由于年代久远,四连碓的建筑已经受到损害,水碓房的边缘已经坍塌,露出霉烂的木料。文物部门的人员告诉说,由于缺乏资金,水碓以及它的附属设备的维护很难有效进行。温州是个多台风侵袭的地区,一遇台风,水碓房受到破坏在所难免。在另一水碓房,记者看到,用来捣竹的石坑已经开裂。
除了四连碓损坏严重外,泽雅的古造纸法也面临失传的危险。上世纪90年代初,泽雅尚有造纸户数千,然而如今只剩下200户左右,没落的直接原因是造纸辛苦而利润又太低。由于现代纸业的发展迅速,在生产速度和质量上远远超过了屏纸,屏纸失去了很多市场。黄色粗糙的屏纸现在仅用于做鞭炮和冥纸,其利润低也就可想而知。
我们和一位纸农交谈,他算了一笔账:“买100斤竹31元,加上其他用饷七八元。这些花费能做5条纸。一条纸只能卖21元。”“一天能做多少纸?”“最快的平均一天做一条,赚钱不多,也就赚点吃喝吧。”这样的利润怎能留住年轻人呢?因此,这里的纸农多是中老年人。一位大娘说,她做了62年,她的孙女们都不做纸,到外边打工去了。
社会的发展决定旧事物总有一天会被新事物所代替,屏纸生产苦且累,挣的钱仅能糊口,这样的劳作不改变必然要被现代的经济浪潮所吞没。然而是金子总会发光,四连碓造纸坊、屏纸生产在新时代的意义在于它的文物价值,它是中国古代造纸艺术活的见证,更是中国造纸术伟大发明的直接证明。
四连碓2001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泽雅纸山文化也要创造条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目前,温州瓯海区准备全面启动四连碓抢修工程并致力保存古造纸法。根据多次讨论修改后的规划已经提交省有关部门。温州瓯海区文博馆的一位专家说,我们需要维修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家文保单位破损的建筑,更是保护我国传统灿烂文化遗存。泽雅、四连碓应当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本报记者 夏桂廉 陆健 通讯员 周乐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