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餐巾纸”和一次性“卫生筷”已成为饭店的必备品。细心的食客可能会发现,许多“餐巾纸”和一次性筷子的包装上都印有“高温消毒”、“清洁卫生”等字样。那么,这些“餐巾纸”和“卫生筷”真的很卫生吗?11月18日,在线人王丽(化名)的指点下到一个批发“餐巾纸”和“卫生筷”的厂家进行了暗访。
厂家设在隐蔽角落
线人王丽在该厂当过一个月的业务员,用她的话说:“厂子太‘黑’,不光工资低,而且还经常不给,否则我也不会叫来你们。”在王丽的带领下,七拐八拐终于找到了这个包装小厂,该厂位于太原市农科北路山西省农科院内一个小厂房。
该厂大门上挂有山西省农科院某研究中心牌子,并没有厂家的名称。院内一片萧条,从外观上根本看不出里面有员工正在干活,偶尔一两声机器的轰鸣声,表明正在生产。虽然天气已经寒冷,在门口者仍然可以看到蚊蝇乱飞。厂门口,一辆农用运输车正拉着货物离开,说明该厂生意很红火。
看到该厂为4间大瓦房,厨房和财务室各一间,生产车间一间,包装车间一间。生产厂房的门紧锁着,从外面能听见里面正在生产。透过玻璃窗可以看到,厂房内堆满了成品纸箱,包装车间右侧则是加工车间。该厂虽然规模小,但五脏俱全,除了负责包装筷子、“餐巾纸”外,餐馆的卫生用品几乎什么都有。以开饭店需要购进大量产品为由,与其中一个自称是负责人的女子聊了起来,以下是我们的对话。
你们这里生意怎么样?每天大概能出多少货?
负责人:不好说。想要货必须提前预定,我们才给生产包装。外面有许多业务员联系,好的情况下,比如一次性“卫生筷”,每隔几天就要从小商品市场购进一些,然后我们负责包装。我们厂的东西都是销往一些大型饭店。
这些一次性“卫生筷”,你们是怎样包装的?消过毒吗?
负责人:我们做的是筷子和湿巾在一起的那种套装件,湿巾用消毒液浸泡就行,筷子,用自来水涮涮烘干就可以。然后,几个人把筷子装进塑料袋里就行了。
卫生筷和餐巾纸如此出笼
在一再要求下,该负责人参观了仓库。在仓库的右侧,发现墙边堆着许多发霉的筷子。一位工作人员说,这些筷子经简单清洗后,分拣出稍微好的一些卖。
这些筷子怎么这么白呀?是不是经过特殊加工了?
负责人:当然了,这些筷子都要经过特殊加工,否则会变形。我们用84消毒液消毒了。
王丽说,他们将发霉的筷子放进锅里,下燃柴火,上盖硫磺,一段时间后就熏白了。熏完之后直接进烘房烘干成形,最后再加入滑石粉给筷子“抛光”。后据了解,硫磺燃烧后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二氧化硫,在熏制过程中残留在筷子上,只有通过水煮或水洗,才能把包裹在筷子上的二氧化硫清除掉,这种做法在“卫生筷”生产中是绝对禁用的,因为毒副作用很大。王丽透露,饭店顾客用过的筷子和“餐巾纸”,这个厂家都负责回收,然后二次利用。
在王丽的介绍下,者敲开了包装车间的门,走进“餐巾纸”的包装厂房。这是一个不足20平方米的小平房,屋子内香味阵阵扑来。屋里,6个女工在两张桌子两侧不停地忙活着,每个女工都不戴口罩和手套,直接用手对已成形的“餐巾纸”进行整理,然后装袋封口。桌子上放着刚从库房剪切打压的花色“餐巾纸”,女孩们手脚麻利地从桌子上堆积的“餐巾纸”中抽出一叠,直接放在塑料袋中。望着一只只用纸箱子盛起来的一次性“餐巾纸”,问,“需不需要再消毒?”答案是“不需要。”这已经是“餐巾纸”流入市场的最后一道工序了。
一位女孩笑着问:“你也准备加入我们的队伍呀?我们就像包身工一样,一天都没有自由。”在该包装车间的墙上,贴着该厂的《行为规则》。《规则》中规定:所有上岗人员必须经过体检,上班戴口罩和手套。而问到这些女孩时,她们都称,厂里从来没有给她们发过这些东西,也没有体检过。在隔壁的生产车间,一个工人正在把成捆的纸张切割开来,然后在纸张上喷上香水,才明白为什么刚进入时屋子里这么的香。
未成年人在此“上岗”
询问得知,这些女工都不超过20岁。在和她们的对话中,发现1名女孩的年龄只有15岁,她和其他女孩一样往塑料袋里装“餐巾纸”,她的脚下,已堆着两个大纸箱子,里面盛满了包装好的“餐巾纸”。
经了解,这里的女工均从农村来,每天早晨8时准时上班,除去中午和晚上吃饭时间,每天要在这里工作14个小时以上,直到次日凌晨1时才下班,工作内容就是包装“餐巾纸”。这些女孩当中,有一个女孩有两份工作,除了包装“餐巾纸”外,还负责配货,她是拿工资最多的一员,一个月300元。她们说,包装一袋“餐巾纸”支付她们5厘钱。为了拿到更多的钱,她们只有学习“技术”,即如何能包得更快,如何能挣得更多,但每个月扣掉吃住费用,每个女孩还拿不到100元。看到到来,她们只是抬头瞥一眼,生怕误了她们的工作。女孩们左手握着一沓塑料袋,右手握着叠餐巾纸,一搓一捻一装,一沓“餐巾纸”便加工好了。一双双稚嫩的小手非常熟练地操作每一道工序,看样子,她们已经工作好几个月了。据女工们介绍,村里有不少人家的孩子都在厂里当童工。
在该厂东侧一间农房里,找到了前几天因为在该厂干活讨不到工钱的小姑娘。她奶奶说:“我们是岚县的,我的外孙女在这个厂上班半年多了,只发过3个月工资。因为工资的事情,我和他们老板吵了一架,才给了100元,老板说,你们想到哪里告就到哪里告。我外孙女在这里辛辛苦苦地干活,每个月才能领到52元的工资,这个厂太黑了。”
在指引下,老太太把讨要工资的事情反映给了小店区劳动局。有关人员告诉她,如果情况属实,劳动局将尽快处理。
最近,国家质检总局下属的国家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发布了2005年第12号文《一次性餐饮具、食品包装袋/膜产品情况汇报》,为了加强对食品塑料包装制品的管理,国家将对食品塑料包装制品企业实行强制认证制度,这就意味着生产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的企业都必须通过这项认证,否则就不能再生产了。了解到这个厂没有通过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