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新疆的“活化石”
桑皮纸在新疆非常古老,如今在地球上幸存的也屈指可数。它曾经一度是造纸行业的主角,因为它结实而有韧性,被用于印钱、制扇、书籍等等。
随着工业化,这个传统的手工业制品成为另类,日渐湮灭,而和田一位老人——托乎提·巴克祖辈的手艺却代代相传艰难维系到今天。
因为托乎提·巴克老人已是新疆制造桑皮纸的最后一个人。他被美国民俗生活艺术节称为“地球上最古老手艺的幸存者”。
可是老人却无奈地说:“我的儿子都不愿再继续操持这门手艺了,因为微薄的利润几乎让他对桑皮纸失去了信心,为了自己有更大发展,儿子也去县城做起了买卖。眼看着祖上的手艺到自己这里快断绝了,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名声再起的桑皮纸
据正在热播的大型纪录片《故宫》介绍,在维修故宫中最华美的倦勤斋时,为了寻找桑皮纸,专家找遍了全国甚至国外。
原来,在古建筑中,装修最豪华的是清代,清代装修最豪华的是乾隆时期,而乾隆时期最豪华的便是故宫东北角的倦勤斋。倦勤斋是乾隆“退休”做太上皇后为自己晚年娱乐而修建的一座殿宇,其间的奢华可想而知。
在豪华的倦勤斋内,室内顶棚及西墙、北墙上绘满了图画,据专家考证,为乾隆时宫廷画师王幼学所绘,而王幼学是意大利画家郎世宁的弟子。画面巨大、画工精美、中西合璧,这使得倦勤斋的通景画成为罕世珍品。
自通景画落定至今已经二百余年,通景画上的断裂已经随处可见。为修复倦勤斋,美国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捐赠了210万美元修复经费。可这其中,通景画的修复费用大约占了其中的一半。修复的重点是画、难点也是画。
据记载,当年建造倦勤斋时,乾隆皇帝网罗了全国顶级的名匠和建筑材料。通景画所用背纸是乾隆时期的高丽纸,由桑树皮制成。为了尽可能地恢复原貌,这次大修选用的桑皮纸至少要达到乾隆时期的工艺水平。为了这个“尽可能”,从2002年4月开始,故宫博物院先后在高丽纸发源地韩国以及国内寻觅。这次艰难的寻觅,也让和田一位孤寂的老手工艺人托乎提·巴克走出了古老偏远的村庄。
目前,和田市旅游部门已有意将制造桑皮纸的工艺列入旅游项目,使之不至于失传,将给它一个继续在新疆存在的空间。
千年的传统手艺
千百年来,和田人就是在桑树环抱的村庄里一代一代繁衍生息的。
有空的时候,他们就去田间地头砍采桑树枝,或到附近的村镇收购桑树枝。造纸时,先将桑树枝放在水中浸泡,然后剥去表面的深色表皮,取出里层白色的树皮,将其放入加满水的大铁锅中煮,边煮边搅,一直到树皮煮熟软烂,再加入胡杨土碱。
捞出煮熟的桑皮放在一块长方形的薄石板上,匠人跪在石板前,在自己的双腿上盖一块布,然后举起一种柄短头长的木制榔头砸桑皮。边砸边翻,直至将桑皮砸成泥饼后放进一个半埋在地下的木桶内。
接着,拿起一根头上有一个小十字的木棒伸进木桶里搅拌。过一会,桑皮浆被搅匀了,其中的渣滓也被专用筛子过滤后,再用一个大木瓢伸进木桶里舀出一大勺纸浆,然后将一种用来拦住纸浆的沙网状、大小约40-50厘米的木制模具放在一个小水坑里。
将纸浆倒在模具里,并用那根头上有一个小十字的木棒不停地搅动,使纸浆均匀地铺在模具上。待纸浆铺均匀后,再把模具平端着拿出小水坑,放到阳光可以充足照射到的地方。等纸浆在模具上晒干后,撕下来的就是一张地道的桑皮纸了。
据悉,每5公斤桑树枝可以剥出1公斤桑树皮,1公斤桑树皮可做成桑皮纸20张。
一样的工序,一样的桑皮纸,院内和铁锅旁的人却换了一代又一代……斗转星移,和田墨玉县恰克其乡布达村村民托乎提·巴克从父辈们那里继承了这门手艺,每年他都会重复着这不知道重复过多少遍的劳作程序。
十几代的制纸人家
托乎提·巴克这户人家,是祖祖辈辈十几代人都在从事以桑树皮为原料手工制作桑皮纸的人家。
年近70岁的托乎提·巴克老人性格开朗,从十几岁就开始跟着父亲学制桑皮纸,他共有5个兄妹,但只有他一个人从父亲那里学到了桑皮纸的制作技术。不愿将桑皮纸制作技术失传的托乎提·巴克老人又把技术传给了儿子。
只要一说起桑皮纸,老人就显得十分兴奋,逢人总是很自豪地说:“我已是新疆最后一个制造桑皮纸的人了。”
用这些传统工艺制造出来的桑皮纸,呈黄色,纤维很细,有细微的杂质,但十分结实,韧性很好,质地柔软,拉力强,不断裂,无毒性而且吸水性强,在上面写字不浸,如果墨汁好,一千年也不会褪色,不会被虫蚀,并且可以存放很长时间。
这种纸除了作普通用纸外,古时还一直用于高级装裱、制伞、糊篓、做炮引、包中药、制扇子等等。手工制作出来的桑皮纸又分为“生纸”和“熟纸”。“生纸”即未加工的黄纸,“熟纸”则是加工后变得洁白的纸张。纸张按质量分为四等,一、二等厚而洁白,三、四等薄而软。
人类纸业的活化石
有着千年历史的桑皮纸被称为人类纸业的“活化石”。千百年来,它记录着我国传统造纸工艺,是人们了解纸文化历史的一个窗口。
纸及造纸术传入西域后,沿着古丝绸路传到于阗,对古代和田地区的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据史料记载,在宋代西辽统治时期,和田以桑树皮为原料制作纸已经很有名,成为当地维吾尔族的一项重要家庭手工艺,在新疆地区颇负盛名。
新疆使用桑皮纸在明清时期已经非常盛行,直至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许多公文、契约和包装都还在用桑皮纸。但随着时代变迁,社会进步,科技发展,桑皮纸曾经的辉煌已经暗淡,它已经失去了实用价值。
因此,守着这门手艺的托乎提·巴克再没有了祖辈和父辈们那么风光,他们这种传统手工造纸工艺受到了机械化生产的严酷挑战,手工作坊式的加工已经无法与之竞争,其没落似乎已是必然。
雪上加霜的是,桑皮纸的市场也几乎快丧失殆尽,甚至出现了严重的生存危机。先前很多与托乎提·巴克一样,身怀绝技的民间造纸艺人,为了谋求生计,不得不忍痛割爱,转行从事他业。而“死心眼”的托乎提·巴克实在舍不得,依然“顽固”地坚持着。
桑皮纸几乎走到尽头
托乎提·巴克老人说,现在一些早就不再做桑皮纸的邻居们,都不愿再接着学这种技术了。有好几次,老人都准备给邻居们传授这种造纸技术,邻居们却说这种纸不好卖,制作过程复杂,不如学其他的技术。
对于桑皮纸的用途,老人似乎关心并不多,他最为关心的是人们对桑皮纸的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影响着他的产量和收入。
托乎提·巴克老人渴望用桑皮纸来改善一家人的生活,可现在的人们有了价廉物美的白纸,很少有人来买他的桑皮纸了,偶尔有人来光顾,也只是买几张纸用来收藏,其实用价值已微乎其微,市场需求非常有限。老人曾试着在县城的商店里摆放了一些桑皮纸销售,但收效甚微。
托乎提·巴克老人惟一的儿子吐逊·托合提,在县城开了一个店,做布匹生意,其收入现在还算可以。
如果买纸的人多,他才回来帮助老人做纸。平时,都是托乎提·巴克老人与老伴、儿媳一起做,买的人少,做的也不多。每次老人只做8捆大约800多张,就足以满足少量的购买者了。
面对目前的状况,老人说:“想想我爷爷们那时生意那么好,而现在却一年不如一年,我的儿子都不愿再继续操持这门手艺了,因为微薄的利润几乎让他对桑皮纸失去了信心,为了自己有更大发展,儿子也去县城做起了买卖。眼看着祖上的手艺到自己这里快断绝了,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每当说起这些,已经驼背的老人只有满脸的无奈。
巴克和桑皮纸绝处逢生
尽管桑皮纸经历了由兴到衰的过程,远离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面对即将失传的具有上千年历史的桑皮纸传统工艺,桑皮纸又重新吸引了人们关注的目光。
去年,在和田地区举办的第一届玉石文化旅游节上,托乎提·巴克老人制作的桑皮纸成了此次活动的一大亮点,吸引了广大观众的眼球,有关人士和游人也纷纷前来咨询和了解。甚至有的人把能得到桑皮纸当成了一种极大的幸福。
有一次,一位华裔美国女士来和田市参加一个学术研讨会,会议间歇,她出去观光。一会儿,她涨红着脸跑回来,神秘地对丈夫说:“我找到一个在其他国家再也找不出来的好东西。”她取出出去时本来戴在脖子上的雪白丝巾,并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竟然是几张质粗色黄的桑皮纸。而那几张桑皮纸就是出自托乎提·巴克之手。
2002年6月,受美国媒体的专门邀请,托乎提·巴克老人带着事先准备好的桑皮纸及桑皮纸制作工具,飞赴大洋彼岸参加了美国第36届民俗生活艺术节。在那里,托乎提·巴克老人向美国人民展示了桑皮纸的制作工艺,得到了当地人们的高度关注,并被誉为“地球上最古老手艺的幸存者”。
现在,在托乎提·巴克老人屋子里,还有两摞厚厚的桑皮纸,看上去有些粗糙,呈黄色,摸上去很结实。老人说,这都是他在去美国前造的一批纸,当时只带了很少的一部分,没想到很快就被那里的人们一抢而光。
托乎提·巴克老人还喜欢跟别人调侃说:“在去美国的六七天时间里,自己糊里糊涂地去了,又糊里糊涂地回来了,还是自己家乡好。我也总是不明白,为什么越是现代化程度高的地方,我的桑皮纸越是那么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