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造纸工业经历了自1990年起历时十五年的持续高速发展,现已发展成为生产和消费均居世界第二位的纸业大国。但在盘点这些辉煌业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一些制约行业发展的新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如何正确认识并积极应对这些新问题给行业发展所带来的挑战,是中国纸业面向2010年所必须做出的战略选择。
1当前影响中国纸业发展进程的三大矛盾
1.1快速发展的生产与纤维原料供给的相对滞后是影响中国纸业发展进程的第一个矛盾
从历史上看,资金和原料是制约中国纸业发展的两大瓶颈。但近年来由于外资的不断涌入、一批造纸企业成功上市、国家扶持一批国债贴息项目及各大银行对造纸行业的支持,造纸行业发展资金短缺困境已大为改观。但原料短缺这个制约中国纸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并且随着造纸总产量的迅速增长而使这个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中国纸业原料结构是由非木纤维、木纤维和废纸三大部分组成。随着造纸产量的不断提高,这三大部分的原料供给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非木纤维是以麦草为主,但是由于种植小麦的田地面积相对稳定,因此就全国范围看,麦草的供应总量也是比较稳定,但由于造纸企业产量的增长,对麦草的需求不断增大,导致麦草供应紧张、价格不断攀升,一些地区前些年每吨一百元左右的麦草有时会高涨到五、六百元,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制浆成本。
木纤维是生产高档纸的重要原料。为了提升产品档次,中国除了每年进口大量木浆外,还开始实施“林纸一体化”工程,国家有关部委先后出台数个文件支持这一具有深远意义的工程。但由于“林纸一体化”工程涉及的面比较广、所需时间比较长,除个别企业真正建成了林纸一体化项目,大多数企业要想真正见到成效尚需时日。实施“林纸一体化”工程,从国家的战略层面上看是完全正确的,但对一些具体企业来说,有些远水解不了近渴之忧,更何况相对于我国全行业3000多家造纸企业来说,有可能实施“林纸一体化”工程的只是极少数实力较强的“贵族企业”,这个数目不会超过100家,而对于其他2900家企业来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恐怕和“林纸一体化”还是沾不上边的。目前造纸企业在木浆原料的来源上,仍然是以国外进口为主,在价格上也自然受制于国际浆价波动情况,国际浆价低时,企业生产成本就小,国际浆价高时,企业生产成本就高。成本的不确定性特别是纸浆价格长远走高的趋势自然就影响了企业利润。
废纸特别是进口废纸是近年来中国造纸产量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柱。中国对进口废纸的使用,从2000年的371万吨猛增到2004年1230万吨,五年间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5 %。近年来企业在上项目时,为了节省投资和降低产品成本,多是以进口废纸作为生产原料。但是由于全世界的废纸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中国对进口废纸的过度依赖将成为影响造纸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2004年,除中国外的世界其他国家净出口废纸总量为约为2850万吨,但中国就进口了这些总量的43 %。更令人担忧的是,中国造纸工业在近两年仍处于一个高速扩张期,一批以废纸为原料的项目又投产在即。受强劲的需求拉动,废纸价格急剧攀升,特别是废旧箱纸板,从2000年每吨的几十美元上涨到2004年的平均每吨140美元,由此可见废纸资源的紧缺。从全球范围看,废纸资源的利用已比较接近于极限。
总之,纤维原料供给不足成为制约中国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1.2纸业项目居高不下的巨额投资与造纸产品利润空间相对缩小是影响纸业发展进程的第二个矛盾
众所周知造纸工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尤其是高档产品生产线,每万吨产能的高档纸约需投资1亿元人民币,每万吨产能高档化学纸浆约需投资1.5至2亿元人民币,纸业项目动辄就是几十亿的投资。继外资企业在中国开纸业巨额投资项目之先河之后,近些年来中国一些本土企业也相继走上大规模、高起点的扩张之路。这些大规模、高起点的巨额投资项目,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为中国纸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与居高不下的投资相比,一些项目的利润空间却比以前有所下降。以铜版纸为例,上世纪九十年代曾价格高达近万元,现在市场上平均价格约8000元,虽然有原材料成本变化等方面的影响,但 铜版纸产品利润趋薄是不争的事实。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
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时代,由于资金制约及国家审批手续的烦琐,项目上马的速度是非常缓慢的,例如一家产能仅一万吨的铜版纸生产企业就可占据行业龙头老大的地位几十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家造纸企业生产出受市场欢迎的高档新产品,短期内就很少有竞争对手能跟得上,这家企业就可较长时间的获取高额利润。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投资主体多元化,审批权限扩大化,当一种盈利较高的高档新产品在市场上一出现,其他企业和投资商就会很快跟进,新项目很快就能建成投产,从而使得这种新产品供不应求、获取高额利润的周期大大缩短,项目的实际投资回报率就有可能比预期的低。
追逐利润是资本的天性,当发现巨额投资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时,资本是否还会继续大量投入到造纸行业?
1.3飞速发展的电子信息技术对作为信息载体的纸张的替代冲击是影响纸业发展进程的第三大矛盾
从功能上分,纸张可以主要分为工业包装类用纸、生活用纸、报刊及书写印刷用纸暨文化用纸三大类。文化用纸的主要作用就是作为信息记录的载体。九十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互联网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有人曾预言受此影响,纸张的需求将会减少,但这些年的实际情况是文化用纸的消费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长速度较快。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因为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人们获取的信息量也急剧增加,即使需要打印出来的资料只是网络信息或电子邮件中的很小一部分,但其实际的纸张使用量也比较大。
但事情正在起变化。随着电子信息技术一日千里的发展,特别是信息存储技术及信息浏览终端设备的发展,使得作为信息记录载体的文化用纸受到替代性冲击。比如电视里广告中宣传较多的英语学习“好记星”、“e百分”,这些电子词典的出现,就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传统上的字典用纸的使用量。目前一个可随身携带的小小闪盘,仅上百元的价格,就能高达4G的存储量,就可以存下一个人一生读过的书籍,更不用说几十个G的移动硬盘、能装下几十部电影的MP4这类用品了。电子信息的获取与使用也是更加方便,ADSL、宽带已接入寻常百姓家,无线上网、手机上网也日渐流行,人们通过网络进行沟通、交流和学习,这些原本是蒙着高科技面纱的东西,已随着其价格的大幅下降而正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对于现在的年轻一代,“信纸”这个词已经是有些陌生了,可能再过些年,“信纸”就会象“洋火”、“洋油”一样成为历史名词了。
实际上,由于新技术的发展,传统产品受到冲击的例子是发生过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投巨资组建“大连华录”录像机生产厂,但项目刚刚建成,就受市场上新出现的VCD机的冲击,企业一蹶不振。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新技术对传统产业带来的挑战。
对于造纸行业来说,工业用纸、生活用纸将会随社会的发展而有更大的消费需求,但某些类别的文化用纸的消费却可能受到影响甚至严重萎缩。电子技术的发展对某些文化用纸的替代冲击巨大,有可能会发生类似VCD彻底替代录像机这种革命性影响,这是造纸企业在面向未来进行项目投资时必须考虑到的问题,也是影响现有文化用纸生产企业发展前途的一个阴影。
2走向世界是中国纸业应对挑战的战略选择
由于受到前述三大矛盾的影响和制约,因而中国纸业今后要能够健康发展,就必须制定新的应对策略,而“走向世界”正是保证中国纸业健康发展的正确战略选择。
2.1正确理解“走向世界”的深刻含义
业界习惯上认为中国纸业的发展是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对于中国纸业能否走向世界,人们多存有较大疑虑。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走向世界”。
走向世界,有三重含义。第一重含义是指产品、技术、投资走出国门,输送到世界各地。传统意义上所说的某企业或某产品走向世界了,多是指这个企业的产品出口到国外去了。以走出国界的地理区划作为标准,是走向世界的第一重含义,也是走向世界这个概念的最基本含义。
走向世界的第二重含义是指一国的产业能够在全世界范围内调用生产要素,主要包括技术、资金、资源和人才要素。由于全球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一国的产业要想得到较好发展,必须融入到全球化的产业链中,当一国的产业能够面对全世界的生产要素来组织生产和经营,自然应该算是走向世界了。
走向世界的第三重含义是指在一国的产业能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国际地位,能够影响甚至主导世界产业的发展进程。这是最本质的走向世界,也是走向世界的最高境界。如果一国的产业只是作为附属于其他国家产业的一个廉价生产中心,那么即使生产出的产品出口再多,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走向世界。
2.2中国纸业已具备走向世界的基本条件
那么中国纸业距离走向世界的道路还有多远?实际上,中国纸业已具备了走向世界的基本条件。
从走向世界的第一重含义来看,中国目前虽然是以进口纸张为主,但出口的数量已不断增大,且出口趋势越来越显著。纸及纸板出口方面,中国已从2000年的出口72万吨发展到2004年的130万吨,出口交货值已达到12亿美元,五年间的出口交货量年均递增16%。除了纸及纸板外,中国的纸制品的出口量更是十分可观的,2004年中国出口纸制品已达到132万吨,出口交货值达到16亿多美元。
除了产品出口,中国的造纸技术及装备也开始走出国门。最近越南、缅甸都有由中国企业提供的造纸生产线,这些项目已成功投产;此外还有企业准备到俄罗斯投资建立纸浆厂。这些事例表明,中国纸业已经开始走向世界。
从走向世界的第二重含义——利用世界范围内的资源来发展本国产业的含义来看,中国纸业走向世界的色彩就更加浓厚了:中国每年从国外进口大量的纸浆、废纸原料;每年从国外进口数条世界上最先进水平的制浆造纸生产线;每年吸收大量的国外投资,甚至从国外引进企业的高级管理人才。
从走向世界的第三重含义——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地位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纸业走向世界也是名副其实。中国目前纸张的产量和消费量都是世界排行第二,中国纸业发展速度是世界纸业平均速度的四到五倍,全世界每新上三台纸机就有一台安装在中国,多家世界纸业巨头到中国投资建厂,并把中国作为其公司今后发展的重点区域。此外,由于中国大量进口造纸原材料,中国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世界造纸原料价格的走势。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纸业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国家,从这一点来说,中国纸业也是具备了走向世界的基本条件。
2.3走向世界是中国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
中国纸业已经开始走向世界,中国纸业今后还将继续走向世界,走向世界是中国纸业面向未来、不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2.3.1走向世界是缓解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
随着造纸工业长达十几年的快速发展,纸张已从原来计划经济时期的总量供应不足、高档纸完全依靠进口的局面,转化为供求基本平衡、国产高档纸与进口高档纸在市场上平分秋色的局面。由于近年来中国上马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档纸张生产线,加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关税不断减让而导致的进口高档纸增长这些因素,使得纸张市场份额正处于一个整合期:即随着市场上高档纸供应量的不断增加,产生了高档纸挤中档纸、中档纸挤低档纸、低档纸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局面,且即使是没被竞争挤出市场的那部分产品,也由于供求关系的调整而导致利润降低,那么,这些产品到哪里去寻找出路?
显然,让这些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是出路之一,这是因为国际上的产量增长速度远低于中国的产量增长速度,因此国际上的供给增速变化比中国的变化要缓慢,竞争的激烈程度要相对弱一些,中国企业把自己的产品出口到国际市场上,是一种避实就虚、缓解竞争压力的有效应对策略。
2.3.2走向世界是发挥国际比较优势的必然选择
发挥国际比较优势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理论基础。中国的造纸工业与国际上的纸业相比,同样也有自己独特的比较优势。其中较为突出的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劳动力成本低廉,二是能源成本相对低廉,这也是中国纸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之一。
但劳动力成本的低廉是最近几年才开始表现出来的。以前,虽然中国单个劳动力成本十分低廉,但由于装备落后及体制上的原因,企业的职工人数也十分巨大:一个年产量不足10万吨的企业,职工人数超过万人。曾有人就广东一家新闻纸厂的劳动力成本与法国一家同等生产规模的企业相比较,研究的结论竟是中国的劳动力成本高于法国,原因是中国的职工人数太多,使得企业生产成本中劳动力成本高于法国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但是最近几年来,随着中国企业新上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自动化控制程度非常高的现代化生产线,以及一批老牌企业采取主辅分离等改制措施,使得企业在产量迅猛增加的同时,职工人数大幅下降,从而使劳动力成本真正降低,国际比较优势凸现。中国企业单个工人的薪水约是欧洲一些国家纸业工人的二十分之一!如此悬殊的差距,即使中国企业里的员工人数是欧洲企业里员工人数的几倍,中国造纸产品的劳动力成本也是有着巨大的国际比较优势。
对于能源消耗巨大的造纸工业来说,能源成本的高低也是影响产品总成本的重要因素。尽管中国造纸企业近两年来受煤、电、油等能源成本大幅上涨的影响而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加大,但与欧洲一些国家比,能源的成本还是相当低廉。以英国为例,其工业用电的成本约是中国企业用电成本的十倍。中国造纸工业在能源方面的国际比较优势也十分巨大。
可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并不仅仅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是有着很坚实的现实基础。也只有走向世界,这些优势才能体现出来,中国纸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体现出来。
2.3.3走向世界是创建纸业强国的必然选择
中国已经成为毋庸置疑的纸业大国,但成为世界纸业强国才是中国造纸工业的最终理想。根据有关研究,要成为纸业强国,其产品出口量应该能达到世界出口总量的5%以上。因此,只有加大纸业的外向型发展力度,才能成就纸业强国的辉煌未来。
2.3.4走向世界是实现和平崛起的必然选择
中国正在实行和平崛起的发展策略,中央领导人指出:中国的和平崛起意味着中国的发展对其他国家不是威胁,而是机遇。中国的造纸工业走向世界,既能给其他国家输送质优价廉的纸产品,也能通过开放中国的投资市场,给国外资本以获取更大收益的机会。国家发改委制定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把纸浆生产线、高档纸及纸板生产线列为鼓励类目录之中,就表明中国愿意给国外企业及投资商以发展机遇。这是给予其他国家机会的和平崛起发展策略在造纸产业上的具体体现。
3中国纸业走向世界的战略对策
3.1以“田忌赛马”的博弈策略,充分发挥中国纸业的核心竞争力,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和装备走向发展中国家,用质优价廉的产品走向发达国家。
中国纸业在技术装备方面比不上德国和芬兰,在劳动力成本方面比不过越南等东盟一些国家,中国纸业何以走向世界?这是许多人对中国纸业能否走向世界的困惑所在。
但是如果将中国“田忌赛马”的策略应用在中国纸业走向世界的战略上,就不难发现中国纸业走向世界的可操作性:中国的技术装备优越于越南等一些发展中的第三世界国家,因此完全可以将技术与装备输出到这些国家;中国的产品成本低于欧洲一些发达国家,因此也完全可以将产品出口到这些国家。
此外,中国的技术装备在本国这个世界上最有增长潜力的领域也同样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和长足发展潜力。尽管国内最先进的企业近年来大量购买国外装备,但是中小企业的装备还主要是在国内采购,在某些纸种的生产装备上,大型企业也多采购国内设备。以纸板机为例,有一个说法是:同样产能的生产线,采用国外的装备其投资额是采用国内装备的10倍!问题在于:国外装备生产出的产品利润能有国产装备生产出的产品利润的10倍吗?如果不能,那么投资者为什么要买投资回报率低的装备?说到底,投资者追逐利润的本性是推动新项目上马和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如果10倍的投资换不来10倍的利润,那么,理智的投资者会认真考虑将更多采用国产技术装备。这个问题是国外装备制造企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也是国内装备制造企业加快发展速度、提升企业实力、更好走向世界的重大机遇所在。
3.2以更宽泛的国际化视野来建设林纸一体化项目工程,充分挖掘国外资源潜力来为中国提供更优质的纤维原料。
联合国粮农组织在《2005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中指出,自1990年以来,因各种原因影响,世界上每年减少的森林面积为1300万公顷左右。由于木材纤维资源的全球性紧缺,因此中国造纸工业的纤维短缺问题是不能依靠完全通过从国外进口木浆来解决。也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国家才力推“林纸一体化”工程。但是由于宜林地较少及林地产权等因素制约,国内的林纸一体化工程要取得根本成效尚需时日。
其实最初提出林纸一体化的本意是要打破中国在过去长期把林业与纸业相互割裂的陈旧的行业管理模式,以便更好地使林业与纸业整合起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由于前些年林业方面收取高额税费,使得纸业难以承受过高的林木原料成本,国家为了扶持纸业发展,在2001年出台了加快造纸林基地建设的文件,其核心思想是对于造纸企业自产自用的造纸用原料林给予税费减免和财政补贴支持,这使得林纸一体化在概念上被认为是造纸企业必须自己种林、自己造浆和造纸,其实这是一种较为狭义的理解或是曲解了林纸一体化的概念。随着国家新一届政府全面减免农业税费,林业方面的税费也相应大幅下降,这使得造纸企业没有必要再自己造林了,从理论上讲,造纸企业完全可以通过经济利益纽带,与林业及社会上的造林力量合作,来满足其原料的来源。
但在实际过程中,主要是由于中国宜林土地资源紧缺这一原因,使得林纸一体化进程较慢。根据一些行业人士的预测,中国到2010年,木浆缺口将达到3000万吨。如果全部靠国产解决,则需建设30个年产100万吨的浆厂,这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目前中国仅海南一个木浆厂,就导致南方几个省区的木材资源紧张,中国哪里有可以支撑那么多浆厂的原料资源?
要解决中国造纸工业所需的木浆原料问题,完全依靠从国外大量进口木浆不可能,完全依靠国内自己发展林木资源再建浆厂也不现实,因此要解决木纤维短缺这一制约中国纸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还必须有新思路:即以更宽泛的国际化视野,打破“林纸一体化只是国内实施的工程”这样一个思维框框,把“林纸一体化”工程扩展到国外去搞,即到自然条件适宜、林地资源相对丰富的东盟等邻国去种林,然后在当地建浆厂或者将木片运回中国的浆厂,即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来解决中国的原料问题。
中国的毗邻柬埔寨、越南等国,由于以前的战乱等原因,有很多荒芜的土地。这些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十分适宜种植速生丰产林。而这些地区生产出的林木资源,无论是在当地加工还是运回中国国内,其运输成本都比较节省。因此,解开思想束缚,在中国纸业要走向世界这个大背景下,用更广义的林纸一体化概念为指导,充分开发国外的林地资源而不是坐等从国外进口成品木浆,是解决中国木纤维原料问题的一个可行办法。
3.3以更开放的心态加大引进力度,充分利用国外的技术、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来发展中国纸业,特别是要为世界纸业巨头及国际资本的进入提供更加良好的环境。
外资进入中国,对中国纸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外资企业已成为中国纸业发展的重要力量,除了其本身对造纸行业的产量、产值、税收、就业等做出了很大贡献外,外资企业带来的技术、人才、观念、思路对于国内老企业也产生了非常大的积极影响和示范效应。中国纸业要走向世界、成为世界纸业舞台上举足轻重的领导者,就必须以更开放的心态继续加大引进外资的力度,让中国成为外资造纸企业寻求发展的理想投资国度。
应该看到,外资造纸企业在对中国纸业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对原有的国内企业带来了很大的竞争压力,这使得行业里一些部门及一些国内原有的大企业对外资的进入还不是很积极,甚至有抵触情绪;再加上客观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林地条件不能满足国外纸业公司要求等客观因素,使得一些准备进入中国的外资纸业巨头及其背后的国际资本还在徘徊不前。因此,应该站在中国纸业要走向世界的战略高度,积极促进这些外资纸业巨头早日将项目落户中国。只有舍弃小我,才能赢得大我,只有让更多的外国造纸企业进入到中国,才能使中国纸业走向世界,成为世界纸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3.4以不断创新的技术和产品来加速产业的变革周期,积极应对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给纸业带来的冲击。
相对于其他行业,造纸工业的产业周期是比较长的:设备可以使用几十年,产品也可以几十年不变;这与电子信息行业的技术突飞猛进发展、产品更新换代迅速的状况是截然不同的。但目前偏偏是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纸张尤其是文化用纸消费带来了巨大冲击,显然,造纸行业要想以自己的“不变”应电子行业的“万变”是不可能的。
因此,造纸行业必须不断创新技术和开发新产品,加速造纸产业的变革周期,要大力开发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的造纸产品。以前信息主要靠纸介来存储,因此要求纸张能够长期保存不变色等特性,但现在由于大量信息靠电子产品来存储,这样文化用纸的功能主要能满足于短时期信息记载就可以了。因此,成本较低、印刷性能又良好但并不适宜长期保存的低定量涂布纸、超级压光纸等产品便成为近年来国外纸业的发展重点,但中国目前在这两个新纸种的发展上明显落后于国外,因此,中国要直起猛追,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加速产业的变革周期,争取与世界纸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产品同步发展,实现中国纸业走向世界的战略目标。
4展望2010年的中国纸业
从2006年到2010年,是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期。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安排,到2010年,GDP将到比2000年翻一番。2010年,将是中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地位的重要年份。那么,到了2010年,中国的造纸工业将发展成什么样子呢?
对于生产量及消费量已稳居世界第二、紧追世界第一的中国纸业来说,单纯的去预测到2010年中国的造纸产量能达到多少已不再是一件重要的事情,重要的是中国纸业会以什么样的状态进入2010年。
展望2010年的中国纸业,将呈现出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纸业同步发展的趋势:即资源集约化、生产清洁化、技术集成化、产品功能化和经济规模化。中国纸业将通过发展速生林、加强非木纤维资源利用及淘汰行业里一批效率低下的企业等一系列的整合,使行业形成效率优先、产能扩张与资源支撑相平衡的稳健发展态势,行业发展将从以前的简单外延扩张转向以提高内涵为主,从而走出一条使行业的综合实力和发展后劲更为强盛的成功之路。
展望2010年的中国纸业,将能够充分满足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对纸张消费的需求,成为全面服务小康社会的一只重要力量。造纸行业将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成为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污染较低、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步发展的循环经济的典范产业。造纸企业的管理模式将更加人性化,职工的薪酬体系将更趋合理,职工在企业里的工作将成为令人骄傲的职业而不是简单的谋生手段。最终使整个行业形成欣欣向荣、与和谐社会相一致的良好局面。
展望2010年的中国纸业,将在走向世界的进程中进一步巩固纸业大国的地位并更加接近于纸业强国的条件:行业平均经济效益指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出口量达到世界出口总量的 5%;至少有 1 家企业进入世界前 10 强;最新技术 1 年内应用到本国企业生产实践中。中国纸业将在世界纸业舞台上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这种重要地位,将不仅是因为中国旺盛的原料需求导致国际废纸及纸浆价格的变动,也不仅是因为中国是世界纸业中最大的装备购买国以及是全球纸张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而更是因为中国将通过学习、创新和发展,不仅成为世界纸业的重要生产中心,更将成为世界纸业的重要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阵地,中国将从以前的被动接受国外纸业影响转变为能够主动掌握自己命运和正面影响世界纸业发展进程的重要国度。
走向世界,既是中国纸业面向2010年的发展战略,也将是中国纸业发奋图强的必然结果。这么光荣的一天,决不在辽远的未来,而就在很近的明天,我们是可以这么相信的,全国造纸界的同仁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