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我们在帮助金东纸业(江苏)有限公司(简称金东公司)成功化解债务危机工作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较好地实现了银企双赢,取得了明显成效。
深入调研,冷静分析
2000年下半年,金东公司境外投资方新加坡亚洲浆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APP)发生债务危机,其关联企业受到冲击,特别是APP在中国的关联企业,因其境内外债权银行同时采取了全面停止信用支持、提前收贷、增加信用证开证保证金收取比例等措施,APP境内企业出口到境外关联企业的货款也得不到回笼,从而引发了金东公司的债务危机:一是偿债压力巨大;二是出口货款不能及时收汇,形成大量逾期;三是出口结算方式多为电汇(T/T)、承兑交单(D/A),结算风险较大。金东公司为了拓展出口业务,抢占国际市场份额,尤其是销往APP境外关联企业的产品,在出口结算方式上,应境外客户的要求,大多选择了纯商业信用的T/T、D/A等结算方式,隐含着出口收汇结算风险。四是存在抽逃资本的隐患。
金东公司是镇江市最大的外商投资企业,成立于1997年,总投资18.23亿美元。该公司从2000年正式开始投入生产,当年共生产各类成品纸85万吨, 销售70万吨, 实现销售额45亿元, 货款回笼39亿元。对这样大型的跨国公司,如果我们视而不见,或放松监管,不仅影响到国内的投资环境,而且对地方经济发展、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都将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采取措施,加强监管与服务
企业债务危机爆发后,由人总行牵头,中资债权银行在上海签署了“债权银行协议”。决定维持以基准日除货币质押融资以外的各项融资业务的债权余额不变,并派出驻厂工作组执行“债权银行协议”,对APP在华企业实行监管。
各级外汇局领导密切关注金东公司债务危机的动态,多次深入公司开展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和掌握其债务危机的动态和风险状况,现场指导外汇监管工作。市中心支局也采取了一系列的监管与服务措施:
实行外汇监管责任制。市中心支局全面贯彻落实总、分局的各项外汇监管和外汇风险防范措施,建立了专门研究金东公司问题的定期会议制度,确立了各方的职责和责任。
严格经常项目外汇收支的监督。市中心支局多次约见APP中国总部负责人、金东公司总经理、财务经理等谈话,阐明国家的有关外汇管理政策,监督单位按期收汇、按期核销;督促APP总裁对出口收汇计划作出书面承诺,对逾期核销单制定收汇核销计划;向金东公司发出外汇监管提示,明确提出金东公司签订出口合同时,收汇方式必须尽可能采用低风险的信用证结算方式。
切实加强资本项目外汇流出、流入的管理。我中心支局严格资本项下对外付汇的核准,特别是对外债务的偿付,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审核,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对外付汇统一报分局审批。杜绝金东公司不符合外债登记要求以及不符合提前偿还条件的外债的偿付,在金东公司外汇债务偿付核准中,充分体现中外方对等的原则,有效预防对外偿付风险。
加强政策宣传与服务。2002年4月份,总局下发了《关于调整购汇提前还贷限制措施的通知》。我们及时带着政策文件,多次深入企业,进行政策宣传讲解,诚恳提出建议,取得了公司的理解和信任。在我们的指导协助下,金东公司对部分债务进行了调整。
建立定期联系、统计报告制度。
监管得力,服务到位,取得好效果
金东公司新的出口采纳了外汇部门的意见,基本采取了信用证结算,目前没有出现逾期情况;老的出口逾期未核销的核销单,于2002年5月底已基本按照计划全额收汇。2002年,年出口收汇核销额1.16亿美元,出口收汇核销率达99.1%。
通过实施借低还高、提前购汇还贷、国内外汇贷款置换高成本外债等措施,促进了公司债务结构的调整,节约了经营成本。
债务余额同危机爆发前比较,基本稳定保障了国内债权银行的经济利益,增强了债权银行对金东公司的信心。
企业生产经营走出困境,2002年度,共生产各类成品纸110万吨,实现销售额61亿元,账面实现赢利6.2亿元。
几点体会
金东纸业公司作为一个大型外商投资企业,能成功防范和化解债务危机,除了自身改变营销策略、降低不合理原料库存、释放高价成品纸、调整产品结构,以及金融部门的政策扶持、信用支持等因素外,外汇管理部门的严格监管和规范服务同样至关重要。我们的体会是:
——领导重视是保证。
——坚持监管与服务相结合是基础。将外汇服务作为一项特殊的公共服务看待。
——加强监测预警是手段。
——本外币联动监管是关键。在这次化解金东公司债务危机过程中,外汇管理部门密切关注,采取切实可行措施,与有关部门特别是债权银行工作机构积极配合,通过本外币联动监管的手段,在防范和化解公司债务危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更好地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