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印刷:破题开局之年
2006 年是印刷业“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能否开好局、起好步,对于规划的顺利实施,目标的顺利完成,显得尤为重要。包装印刷业作为我国近年来成长最快、产值最高的印刷种类,它的发展形势如何对于整个中国印刷产业的发展无疑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因而深受业内人士的关注。
管理 形成合力共谋发展
在整个“十五”期间,中国的包装工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跨越式的进步,初步形成了总体规模适当,工业门类齐全,产品结构日趋合理,工业总产值在我国 42 个工业行业排序中位列第14 位。包装印刷行业的增长也非常迅速,截止到 2004 年,工业产值达到 628 亿元,环比增长了11%。中国包装联合会的政策研究室主任安守力表示,2004 包装工业为全年社会消费品总额超过4 万多亿元的国内商品和 4000 多亿美元的出口商品提供了配套服务,包装工业已经实现了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但是与美国、日本等包装强国相比,中国的差距仍然非常明显。主要体现在诸如产业集中度低、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高技术装备和原材料长期依赖进口、行业整体研发和创新能力差等方面,究其原因,除了在产业政策、生产技术和经济体制等方面存在着障碍性因素外,管理体制渠道不畅、行业组织作用未能充分发挥是一个重要原因。安守力表示,包装工业作为国民经济配套服务的加工行业,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协作才能管理好、发展好。因此,在 2006 年,中国包装联合会将继续加强与政府主管部门的合作,发挥好服务政府、服务行业、服务企业的桥梁作用,积极向政府提出发展包装工业的各种政策性建议,组织实施贯彻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组织开展有关方面的专题研究。目前,正在与政府主管部门共同商讨制定印刷条例中关于包装印刷企业的有关规定,并即将与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开展关于纸制品包装物的课题调研。这似乎意味着,包装印刷业的管理工作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而好的开始往往是成功的一半。
创新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目前,我国包装工业在产品质量、品种、性能上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缺少支持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的相关机制,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产品;包装机械制造业的制造设计能力及技术含量低等问题已严重影响包装产品的发展。
安守力表示:“十一五”期间,应根据我国包装产业门类众多的特点和比较优势,在不同技术领域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在国内具备比较优势的中低端产品领域,应依托大型骨干企业,集中各类资源提升竞争优势;在重要原辅材料、高技术包装机械等高端领域,自主开发与国际合作相结合,坚持重点装备的技术引进和提高国产化的方向,不断提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比重。通过吸引外资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改善我国包装工业的国际分工地位。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与政府部门形成合力,早日出台扶持包装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创造有利于创新发展的行业环境。
为了解决包装企业自主研发的资金瓶颈,从 2005 年开始,中国包装联合会设立了高科技研发资金,向 28 家企业发放了最高额度为 500 万元的研发资金,经过一年的运做,收到了显著的效果。2006 年度的资金,至迟将于 7-8 月发放。除此之外,还将尽快研究出台“包装工业发展基金”,或在准备出台的“装备工业发展基金”中设立包装专业奖项,在包装机械进口关税中划出一部分作为包装机械引进研发资金。应用发改委国债项目中用于装备制造业国产化资金中的一部分用于包装机械的国产化。
发展 绿色包装产业成为重点
包装行业对于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广受社会各方指责的过度包装、白色污染等现象均与包装行业有关,中国包装联合会将在 2006 年把大力发展绿色包装产业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具体措施包括:推行绿色标志,推动 ISO14000 国际环境管理标准在包装行业的实施,发放“绿色包装产品许可证”,鼓励研发绿色包装产品,对从事废弃包装处理的企业给予政策支持,享受环保产业的优惠政策。制订淘汰包装产品目录,对绿色包装产品生产企业给予税收政策上的扶持。
与国际接轨,加快建立包装法规和质量标准体系。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包装工业的发展能够健康有序,最重要的是利用法律规范指导行业的发展。安守力表示:包装立法的早日制定,是指导我国包装工业健康发展的需要;是保护环境与资源,保证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促进我国产品充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当前包装标准体系的总体框架,对短缺的、不配套的包装标准进行制定;对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则和制约技术进步的标准进行修订,对于保护国内市场,建立自己的技术、环境壁垒,均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