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广东中山读者梁生德最近来信反映,广东地区种植的桉树被当地农民认为抽水机,并说由于桉树吸水性太强,山泉水减少,田地因缺水无法灌溉而荒废。这些说法有科学依据吗?桉树究竟是不是抽水机?究竟怎么认识桉树问题?我们请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侯元兆来系统地回答这些问题。 在国家森林分类经营方针的指导下,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正按照国家林业局制定的相关规划快速发展。在这个前提下,发展桉树种植究竟有何利害是一个需要弄清楚的问题。
有些人认为桉树人工林“林下无草,林中无鸟”,“桉树是抽水机、抽肥机”,“桉树林过度消耗水分和养分,减少生物多样性”,要求抵制桉树发展。持有这些说法的人们重视环境保护的本意可以理解,但是应当指出,以上这些论据多数是不严谨的,有些明显地属于随意的推论,有些则失于片面,好像人们常说的盲人摸象。
有报道称一根新砍的桉树“5分钟就流出一杯水”,那可能是事实,桉树幼林生长极快,耗水量很大,但不能因此得出桉树就是“抽水机”的结论。在植物的速生季节,植物茎杆流出一杯水的现象太普遍了。北方的桦树、糖槭等,一个小时就可以从一个钻洞里流出一桶含糖分的液体。根据中国林科院热林所在雷州半岛的多年实测数据,桉树人工林的蒸散量小于1000—1100mm,不会造成地下水减少。 更多实验证明,桉树的养分消耗比其他树种低。当然,如果施肥量赶不上生长的需要,桉树就只能摄取土壤中的营养,采伐时又不将枝丫树皮留地,那么将土壤营养耗尽是可能的。但这是一个经营的问题,是所有人工林都有的问题,不是桉树独有。笼统地说种植桉树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是武断的。还有,桉树生物多样性问题,桉树人工林的生物多样性虽不如天然林,但好于马尾松、灌丛、草地和农业用地。
桉树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能在短期内帮助我国缓解环境矛盾的树种。估计在2010年,我国桉树人工林面积可达250万公顷,年生产木材3000万立方米以上,这可以使得国产木浆自给率达50%以上,由此又可以促进我国造纸业以草浆为主向以木浆为主的转变。桉树还有可能成为一个使得贫困山区脱贫的树种。据测算,广西每年几个亿的造林资金,其中40%转为农民的务工收入。发展桉树速生丰产林是多赢之举,其利远大于害,我们应当科学地认识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