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人和圣文在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大具乡的家里向人们展示了奇异的东巴造纸术:将一种生长于海拔2400米以上雪山上一种润香荛植物的纸浆进行层层浇注,最终造出一张厚实如皮的东巴纸。
“25张东巴纸可以换回一头羊,它和象形文字、纳西古乐一起构成东巴文化的主要内容。”和圣文说。但正如不少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一样,这种古老的东巴技艺正在面临消失的危险。
“现在,掌握造纸并能继承这门技术的人几乎没有了。”和圣文说,眼神中充满忧虑。除了他还在继承祖传技艺之外,仅有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一个叫和志本的人家还能捡起这个源于唐代中期的民间技艺。
“纳西人已经不喜欢或者不屑于造这样的纸。另外,它的原料有毒,而且东巴纸用途太窄,只用于抄写经文或绘画。”和圣文说。
云南省文化厅前副厅长、云南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赵自庄说,云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有不少正面临消亡,尽管已经做了及时保护,但能不能传承下去依然是未知数。云南共有34项民间文化艺术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赵自庄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经疏远了本民族艺术,他们宁可到更大的城市打工也不愿意投身到本民族的文化传承中来。时代的变迁也让这些传统艺术变得越来越模糊。他认为,地方出台法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拯救濒危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