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消息:一起走私各类纸张15300余吨,价值人民币近11983万余元,偷逃国家税额达3555万余元的走私大案日前告破。该案是上海海关走私犯罪侦查分局成立以来,所侦破的案值最大、偷逃税额最大的走私案件,堪称上海海关第一案。
事起2000年2月。上海浦东海关在稽查中发现,上海某包装制品有限公司于1997年6月、10月向海关申领了两本来料加工手册,并以此手册进口白板纸700余吨,价值57万美元,但手册超期后未向海关报核。经查,该保税货物已内销,涉嫌偷逃应缴税款约人民币165万元。2000年3月20日,上海海关走私犯罪侦查分局立案侦察。随后,犯罪嫌疑人该包装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汪某在黄山市被捕。
然而,汪某在审讯时守口如瓶,半点口风不露,缉私警察只好把精力放在调查取证,用证据来让汪某开口。就在缉私警察抽丝剥茧般地一点一点深入调查汪某的犯罪证据时,一些不寻常的迹象出现了。
在1998年6月,汪某苦心经营的包装制品公司因违法行为被上海虹口公安分局查处,之后即处于歇业状态,员工解散,有价值的文件不知所踪。侦察员们的注意力只好集中到已经查获的加工贸易手册上。连续几天反复推敲分析后,疑点出现了:几本手册中,涉及两家香港公司,但这两家公司所有的加工合同打印格式雷同,字体相似,发票、装箱单制作格式也相同。莫非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侦察人员飞赴深圳,找到这两家香港公司,果然,他们从未与汪某的公司发生过业务联系。根据云南XX海关1996年至1998年的电脑存档证实,汪某使用的显示出口口岸为该海关的出口报关单均系伪造,货物均未从该关出口,报关单上的海关人员签名,经辨认,也是伪造的。由于当时边远海关电脑不连网,给汪某钻了空子。
从没有什么和汪某签定来料加工生意的公司,所有的合同、单证、报关单都是汪某伪造的,几年间他走私进口的1万5千余吨白板纸、铜版纸、装饰纸没有向国家交一分钱!铁证如山,汪某再也无法狡辩。(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