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纸市场形势是纸、报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正确认识形势,是纸、报各自正确判断和决策的先决条件,是纸、报双方继续坚持20字方针,加强合作,迎接挑战,共谋发展的基础。因此,纸、报双方沟通信息,增进相互了解与合作,稳定和规范新闻纸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国内新闻纸市场形势
分析新闻纸市场形势,主要是对当前新闻纸市场供需情况,一段时间内纸、报双方的发展情况和国际新闻纸市场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得出切合实际的结论。
首先看新闻纸市场供应总量:今年我国原有的12家大的新闻纸厂生产总量137万吨以上,加上新上的山东华泰和杭州锦江2家纸厂今年生产11万吨,这14家具有年产5万吨以上生产能力的纸厂,今年共生产新闻纸近150万吨。一些小厂今年可生产新闻纸15万吨以上。预计今年进口新闻纸总量仍保持在20万吨左右(进口纸数量的多少,视纸、报双方的合作程度和国内新闻纸市场的情况而定)。也就是说,我国今年新闻纸供应总量在180多万吨。
再看新闻纸市场需求总量:我国今年报纸的发行量,除个别省市外,大多数省以上机关报的发行量与去年比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和地市机关报一起计算,再加上扩版的因素,其用纸总量与去年比基本持平;都市报、生活类的报纸发行量增长较快,估算增长10-15%左右。加上新增加的报纸的用纸量,全国新增新闻纸总用量近20万吨。今年全国所有报纸的总用纸量预计在150-160万吨。今后的发展如果没有大的变化,预计全国新闻纸年用纸总量将会以7%左右的速度增长。
再来看国内新闻纸机安装投产的情况:今年黑龙集团年产18万吨纸机、杭州锦江集团5.3万吨纸机和吉林纸业股份有限公司10万吨纸机改造工程,均已经投产;山东华泰集团年产18万吨纸机即将投产,武汉晨鸣汉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2万吨纸机,将于今年12月下旬投产。还有,新上的延边石砚白麓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8万吨纸机、江西纸业责任公司年产18万吨纸机、吉林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8万吨纸机和宜宾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纸机改造工程等,预计在2002年年底前后陆续投产。这些纸机的相继投产,不但使国产新闻纸的产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而且使国产新闻纸的质量也大为提高。这就为我国报纸的印刷、促进我国报业的繁荣与发展提供了货源保证,也为纸、报双方的合作伙伴关系展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还有国际新闻纸市场方面的情况:国际新闻纸的产量和价格,是随着新闻纸市场的需求,产量有多有少,价格有升有降,有时起伏很大,随着市场在不断地变化,这是市场调节的内在规律在起作用。目前的情况是,国际市场用于新闻纸生产的原材料及新闻纸价格呈下降趋势,
且下降幅度较大,即:用于废纸脱墨再生纸浆的美国8号废报纸,由进口最高峰的每吨190美元,现在下降到115美元左右,下降了39%以上。纸浆由进口最高680美元左右,下降到300美元左右,下降了55%。进口新闻纸最高时达到680-700美元,现已下降了100美元左右,伏尔加45克新闻纸已降到了565美元。进口新闻纸正在以较快的速度和较大的幅度下调价格。以上讲的都是到岸价。
综合上述情况,结论是:今年报业总需求量为150-160万吨,市场总供给量180多万吨。新安装的纸机和技术改造后的纸机相继投产,使国内优质新闻纸略为偏紧的局面已经或将要结束,优质纸的结构性短缺矛盾除少量高档纸外,已不复存在。进口新闻纸和进口造纸原材料的价格处于下降趋势。国内新闻纸价格下调已势在必行,问题是下调多少。今后一段时间内,至少在短期几年内国内新闻纸需求总量增长不快,而新闻纸生产能力在不同程度增长,产品质量也有较大提高。所以,市场供需关系将出现一个较为稳定的时期。
关于稳定和规范新闻纸市场问题
对这一问题,中国报协早在1996年就提出来了。建立稳定和规范的新闻纸市场对纸、报双方都有好处。有了稳定和规范的新闻纸市场,纸厂才会有稳定的用户,报业才会有稳定的纸张来源,这是纸、报双方期望已久对双方都有着切身利益的事情。为此,纸、报双方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提出了“面向市场,平等互利,立足国内,长期合作,共谋发展”的20字方针。根据这一方针,双方达成了一些共识,比如,国际新闻纸涨价,根据国内新闻纸的供应情况,可微涨或不涨;国际新闻纸降价,从国内新闻纸市场的实际情况出发,可微降或不降。以此来保持国内新闻纸市场的稳定。还有,国产新闻纸在数量和质量上基本能满足报业需要,价格报社也能接受,报社要优先购买国产新闻纸;新闻纸定价实行优质优价,劣质低价;市场发生变化,纸、报双方要加强沟通,通过协商解决问题。如此等等。经过过去新闻纸市场几次波折,经过大家几次总结,已经达成了这样一些共识。这就为保持国内新闻纸市场和价格的稳定起到了好的作用。
但是,发展是不平衡的,有时市场情况稍有变化,为了一时的利益,要做到也是艰难的。大家还清楚地记得去年成都会议,当时的结论是:国内新闻纸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供略大于求,好纸略有偏紧。在这次会议上,中国报协提出了:正确、理智地认识和处理新闻纸市场供需形势和价格问题;要十分珍惜纸、报双方多年来逐步建立起来的良好合作关系;等等。其目的就是提醒纸、报双方在新闻纸市场有变化的情况下,要理智、慎重行事,要从长远利益出发,积极培育和建立稳定和规范的新闻纸市场,巩固和发展来之不易的纸、报双方逐步建立起来的合作伙伴关系。
但个别纸厂(公司)经受不住国际市场涨价的诱惑,单方面大幅度提价,报社对此意见很大,表示不理解。实际上,多数报刊社认为,有些纸厂为提高新闻纸质量,不得已进口部分纸浆,生产新闻纸的成本提高了,纸价作适当调整是正常的,是可以理解的,是能接受的,过去大家的共识也主张优质优价。另外,有的纸厂在2000年已经调价的基础上,今年每吨纸又上涨了300元,这种情况下,许多报社要求中国报协出面联合组织进口新闻纸,并且表示,即使价格高一些也要进口。华东报业还给有的纸厂致函,强烈要求其降价,如不把价格降到适当价位,大家将联合起来不买它的纸。实事求是地讲,中国报协组织进口新闻纸是有能力和多种渠道的,但报协在做这件事时十分慎重、十分理智,主要是考虑到纸、报双方的长远利益和我国新闻纸市场的相对稳定,以及长期以来纸、报双方建立的合作伙伴关系这个大局。因此,对这些报社作了耐心的解释和说服工作,报协没有组织进口1吨新闻纸。但这并不是说,今年不要联合组织进口了,这要视情况而定,因为20字方针的坚持和加强合作是有条件的。现在回过头来看,成都会议对国内新闻纸市场形势的分析是正确的。大多数纸厂都能遵照会议精神和纸、报双方达成的共识,慎重行事,个别纸厂没有这样做,给双方的合作造成了创伤。
稳定和规范的新闻纸市场,包括稳定的用户、稳定的质量、稳定的供量、稳定的价格、规范的合同、周到的服务等等,其中,稳定的价格是很重要的,这是由双方利益所决定的。如果不坚持双赢原则,只顾单方面利益,不能履行自己的承诺,就会毁坏我们大家经过长期努力而初步建立起来的市场秩序。当然,谁毁坏了它,谁就有可能受到相应的报应。为此有必要重述以下几点:第一,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新闻纸的价格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但起决定作用的是新闻纸供需矛盾,而不是联手炒作。第二,新闻纸成本是构成新闻纸价格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惟一因素,确定新闻纸价格要从多方面考虑。第三,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成本降低,一般情况下新闻纸总供应量大于总需求量。第四,我国即将加入WTO,我国进口新闻纸关税总的是呈下降趋势;随着我国新闻纸市场进一步开放,国外厂商看好中国这一广阔的市场,要求做生意,因此,使国内新闻纸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这些都将对国内新闻纸市场产生重大影响。对于以上几点,无论是纸业,还是报业都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稳定和规范的新闻纸市场是靠纸、报双方共同努力来培育和促进的;继续坚持20字方针,加强合作,迎接挑战,共谋发展,是要靠纸、报双方共同付诸实际的行动,当前处理好这个问题的关键,要看纸、报双方如何对待国产新闻纸价格的问题。对这一问题,报业呼声很大,纸业也有考虑,如果哪家处理不好,将会进一步影响报业与你的合作,你的新闻纸销路也会成问题。诚请纸业,特别是提价幅度过大的纸厂认真对待和处理这个问题,切不可再走到1995年、1996年的老路上去。这样的教训太深刻、太沉痛了。
如何稳定和规范我国的新闻纸市场,这对我们来讲仍然是一个新课题,以上讲的是考虑到我们的国情和市场经济的两个方面。希望大家共同研究,努力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纸、报双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合作的路子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