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时,国外不少杂志对2001年的全球浆市作了分析和预测,他们试图说明纸浆市场的一种循环规律,以此来分析判断下一阶段的发展趋势。现在已时值年中,浆市的发展情况众所周知,那么这些预测哪些已应验了呢?让我们重温一下这些市场分析家的预言。
由于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很难预测2001年纸浆制造商的发展前景,然而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纸浆市场可能从"尽可能多的囤积纸浆"
转化为"进退维谷"。
2001年,纸浆市场的发展可能会遇到一个困难时期。最近公布的研究报告预测2001年~2010年,纸张消耗量将从30,000万吨增长至42,500万吨,这个需求量数字是值得信赖的。然而对于一个预测者来讲,预测长期稳定的增长状况不会很困难,真正的问题是需要判断2001年4月到12月的发展形势,那实在是让人难以琢磨。
回顾一下2000年10月份由IFO(国际金融组织)所进行的一次调查可以证明这一点,当时全世界600多位国际经济专家的结论就是美国将实现经济软着陆,并且以后的3~5年当中,将以3.6%的速度进行增长,同一时期世界经济的增长比例为3.7%,欧洲大陆的增长率为3.4%,这些数字与最新的OECD(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所作的预测的十分吻合。
尽管美国经济的硬着陆在开始的时候显得很缓和,但是在去年11月和12月突然出现比预期更加困难的经济降温,其经济状况的迅速改变使许多公司及投资者产生了负面的期望值,影响了消费者的信心,从而更加使美国经济的减速变成了降温过程,这一点即便对于第一流的经济专家一开始也是难以预料到的。
囤积纸浆的原因分析
每一次世界经济的增长都像齿轮一样有连动效应,制浆造纸行业也不例外,当浆价上涨时,所有与纸业有关联的部门都开始囤积纸浆。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用户对于纸品的购买量是很容易预测并且稳定的,然而,对于批发商而言零售订单则是不确定的;而对于制造商而言,批发商的订单就更加不稳定,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造纸商对于原料供应商的订单也因而变得不确定了。
在这种情况下,纸浆囤积的倾向是对这种不确定性所作出的类似理性的反应,过去,这种行为被解释成为可能是由于纸浆流通过程的参与者缺乏足够的理性判断,对未来和现在的条件缺乏足够的认识,换句话说对于库存、供应以及需求方面来讲缺乏了解而容易产生错觉。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这些参与者事实上非常理性,并且对于各个方面了解得很详细,但在变化莫测的纸浆市场中,人们的普遍购货心理就是"买涨不买跌",于是当浆价上涨时,大家都在疯狂地购买、大量囤积。
这样对于纸浆制造商而言,一开始就不得不面对种种不确定和难以预料的纸浆市场所谓"繁荣"景象,不得不仓促应对。
纸浆供需关系变化分析
图1说明了6个月的平均动态Norscan针叶木浆装船量对6个月的Cepifine(纸张)交货量的平均动态指数的一个图表。它表明了在同一时期内纸张和纸浆完全一致地上下变化并且步调一致,纸张的生产量增加,相应的对纸浆的需求量必然增加,纸张的发货则充当了100%短期纸浆需求量的推动者,因而也是纸浆价格的推动者。
图2则详释了另外一个促使纸浆市场升温的并对纸浆用户产生影响一个干扰因素,也就是纸浆的库存量管理方面,通常纸浆的循环周期始自于一个弱市之中,纸浆的价格很低,在这个时期,买方努力限制其纸浆的库存量,当市场变化的第一个信号一出现,买方就设法尽可能多购买纸浆,减少有可能出现的短缺或配给供应。
从1997年至2000年末,有关Utopulp的消耗和库存数据可以分成为两个近乎相等的部分,从1997年早期至1999年2月,以及从1999年3月至2000年10月,后一次的纸浆和纸张循环周期东南亚始自于1998年,而欧洲直至1999年3月才对此作出了反应,第一阶段平均的纸浆消耗量为95.8万吨/月,而库存量为115万吨,相当于36天的供应量(最少为32天,而最多则为40天)。而在第二阶段,纸浆的消耗量增加了6.8万吨/月,而平均库存量则增加了8万吨/月,均增加了7%,库存相当于33-42天的供应量,比第一阶段稍稍要高出一些。在这个循环周期中,如果前期为"加速方式"(制纸厂拼命生产,以满足市场的要求),则会使该周期延长。如果制纸厂以"稳定输出方式"运营,将纸浆生产起到缓冲作用,将有助于减弱这种波动周期过程的发生,从而减少纸浆价格的波动。但造纸商不借一切代价确保手中拥有一定的库存量,商品浆的供应商则被要求不但要提供额外的纸浆供应量,并且要满足纸厂增加纸浆库存量的要求,结果加剧了这种纸浆价格波动周期的发生。
首先发出需求疲软信号的是不含磨木浆的纸张,去年年中的欧洲休假期间,当最终用户(即出版印刷行业)发现在世界范围内不含磨木浆的纸种生产能力过剩时,他们迅速重新评估了当前的局势,减少了储备量。于是仅仅在在几个月内,突然间,当时都贴上了"你必须供给我浆,否则我就停机了"标签的批量纸浆被返至发货者(即从造纸厂退回至纸浆供应商),即便浆正在发出的途中也是这样,在这个供应环节中的第一个参与者极力赚取消除纸浆囤积所带来的利益,却以牺牲他的下家为代价的,因为他的下家不可能将生产能力迅速减少到比他减少订单还快。通常受打击的是处于纸浆供应环节中的最后一环,即有可能是最后的商品浆供应商,而损失最为惨重的则为那些拒绝限产的浆纸一体化的工厂,他们将过剩的纸浆放到了一个供应过剩的市场上。
当然,纸浆制造商也有过失,英文"producer"一词指制浆和造纸仍然由传统的生产和统计过程所左右,只要这些公司认为最后一吨的纸浆的边际利润将永远存在、一个工厂只有在开动时才能盈利,而停机是一种损失决非一种预投资时,这些工厂就无法扭转局面。纸浆市场不是按客观规律发展,而过多地搀杂着人为因素的干扰,并且浆纸一体化的工厂
和非一体化的工厂的经营观念相反,则必然发生大起大落的局面,这个工业能够始终正常运转吗?
2001年的纸浆市场预测
不考虑囤积和非囤积时期,我们预计的Norscan针叶木浆消耗量的实际年增长率为2.2%,但由于投机性的囤积活动,从1998年到1999年9月份的12个月的动态平均针叶木装船量攀升到10.4%,但这是不正常现象。尽管很难判断市场上有多少纸浆属于投机性的纸浆,但是10.4%和2.2%之间的差距,可以让人大致想象一下其数量的多少,如果2001年3月份,纸浆制造商的停机和减产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使减少囤积开始直至达到供需平衡状态,那么由于实际的长期消耗量为修正后生产能力的94%,则针叶木浆市场仍然保持吃紧,一般来讲,当装运量为生产能力的92~94%时,针叶木的需求较旺盛。相比之下,当所有的工厂都进行满负荷生产时,曾达到过98%的记录,针叶木的生产者可以在未来的18-24月内以低于满负荷的4%以下的速度来保持纸浆的供需平衡。
据预测,全球的阔叶木浆在2000年和2001年间将增产1百万吨,或者以每年6%的速度递增。这就超出市场消化的能力,阔时木浆主要用于已经呈现供过于求苗头的不含磨木浆的纸种和薄型纸的生产之用,下一步很有可能低质量的阔叶木浆会降价,从而会把桉木浆和北方混和阔叶浆引入到激烈的价格战之中,这种局面会持续至有大量的停机限产以降低过量的纸浆生产能力时方可结束。
以上的预测是在经济形势良好的基础上进行的,即美国经济软着陆成功、有较多的纸浆厂停机、比抛售者更强的经济反弹等等,有许多使其重新储备纸浆发生的有利条件。但另一个方面,如出现对纸浆市场发展不利的因素:美国经济硬着陆,使东南亚的主要地区笼罩上阴影;欧洲的经济增长削减1%。如果美国经济进行了软着陆,但是全世界浆厂的停机时间(因为浆纸一体化的工厂几乎提供不了什么帮助)太晚而太少了,纸浆价格的灾难性变化时期可能会重现,就像1996~1998年那次变化一样。这将击破一些乐观投资者的信念,因为他们认为纸浆工业有能力定期解决所产生的危机,希望这种纸浆市场的危机不会真正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