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每日新闻 > 正文

新闻查询



胶印书刊纸走销原因分析

2001-08-13

  低迷了几年的纸张市场,终于在新世纪冰雪消融的初春时分,涌动了一次小小的“牛市”。胶印书刊纸作为出版业主打的纸张,重又成为纸业舞台的主唱。纸,还是那张纸,厂还是原来那个厂,昨天“跳楼”甩卖,今日风光再现,重又成为抢手的销货,个中缘由真是令人难以琢磨,供求关系随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主客体换位,原来跌落的企业人气再次攀升,冷清了几年的造纸厂终又宾客盈门迎来了转机。

  市场本身就是千变万化的,它的任何一次变易都是有前兆的。变,是市场的常态,不变的是人们的心态。尽管很难在风云变幻之前对市场做出准确的预测,但事后能及时总结教训作出理性的思考,也不失为一种聪明之举。

  长期以来,胶印书刊纸一直是出版物正文的主要纸张,可谓一枝独秀。随着出版业前进脚步的加快,在纸业一族中,书写纸、低定量双胶纸、轻涂纸逐步成为新秀,占据了正文用纸的“半壁江山”,与胶印书刊纸鼎足而立并大有取代传统用纸之势。其它纸的坚挺,胶刊纸的萎缩,应该说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必然,无可厚非。

  作为生产企业,对市场份额都有着强烈的占有欲,他们渴望复苏,渴望在太阳升起的某一天,市场的天平能够向他们倾斜。终于,经过了5年的沉寂,胶印书刊纸再次走销市场。

一、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是胶印书刊纸走销的主导原因

  改革开放,引来各业的蓬勃发展,教育事业作为基础产业亦是如此。我们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课本作为基础印刷教材,走上档次化、精制化之路,这无疑对教学的直观效果,对激发广大学子的学习兴趣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可以说在一个时期课本的印制产生了质的飞跃。

  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大量的资金投入亦加重了码洋的沉重,课本印制成本的加大势必增加学生们的负担。我国有13亿人口,有几亿个家庭组合,几亿个学生,学生的负担直接加重了众多社会群体的负担。特别是在目前情况下,我们所面临的是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性行业性贫富差距过大,低收入待岗待职群体不断加大。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冷静的思考,减负成为历史的必然,减负求发展是上下一致的呼声。   应当看到,国家任何一个政策一项措施的出台,都是有其历史背景和先决条件的,都不是孤立的。人类只有对历史不断地思考才会变得聪明起来,减负是符合国情的,是实事求是的。胶印书刊纸以其中档的价位、优良的品质和传统的信誉成为书刊用纸的首选。

二、原材料的缺口导致纸张缺口,纸由滞变俏

  近一、二年挥泪“甩卖”、“跳楼”的一些大型造纸企业,把大量积存压库的纸张抛向市场,其结果是身价大跌,企业在无奈中煎熬,越甩越拾不起个儿。正待山穷水尽之时恰逢转机出现,于是,调动所有的机会,开足马力全速运转也难以填饱市场的胃口。上至企业的老总下至每一个工人都感慨万千:还是太阳东方升,今朝旭日别样红。   一顺不能百顺,原材料的短缺拉了纸机运转的后腿。由于受到厄尔尼诺全球性恶劣气候的影响,去冬今春国内大部分地区尤其是东北、华北雨雪过分充沛,涝灾严重,冬季来临得早,江河冰面提升,加之机械化作业,造纸所需的麦稻草芦苇等秸杆收割茬口过高,有效的资源流失过多,麦稻草等材料收购价格随之上扬,使造纸企业面临着吃不饱的窘境,生产受到了客观条件的限制。此外,一些大型造纸企业因近三、四年经营状况不景气,银根吃紧底子薄,很难拿出大量的资金对老设备进行改造,当机遇来临之际即使是超负荷运转,也是老牛难上快车道,生产能力大大滞后于设计能力,滞后于市场的需求。企业虽说是精气神十足,无奈身上捆绑的绳索太多,客观上限制了纸张的足量生产,加剧了纸张供应的紧张程度。   一个造纸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还要靠全社会众多相关行业的协作配合来实现。

三、客观条件决定了供需双方割不断的情缘

  据新闻出版总署统计资料表明,目前全国图书印刷能力已接近400亿印张,用纸量达100万吨,其中课本印制在190亿印张左右,用纸在45万吨上下。近几年全国的550家出版社加快了改革的步伐,出版物的种类、印制水平、涉足的领域和新知识的含量都是过去所无法比拟的,出版的繁荣是有目共睹的。

  尽管如此,由于人们欣赏品位的不断提高,追求的嬗变和个性化的突出,使出版者很难号准读者的脉膊,很难确定选题和出书计划。由于出版量的盲目性加大,尾追出版、雷同出版物充斥市场,造成出版码洋压库,资金占压。目前,上架的各类图书虽印装考究,但价格却是不菲,难以引来读者完成码洋与货币的交易,出版社的老总们非万不得已必须高投入外,对一般的书刊则选择了质量说得过去,价格适中的纸张。   仅以金城胶印书刊纸为例,4月份突然火爆起来之后,市场价格仅为每吨4750元,较纸族“新贵”书写纸每吨低400至500元,对于金城胶印书刊纸读者与出版者都是持认可的态度,减负从根本上讲成了出版单位自身利益的需要。

  胶印书刊纸回潮风乍起,有捷足先登者把大笔的预付款汇入纸厂的帐户,一些长期用户迅速签订了全年的供应合同,悟到者占尽先机,迟缓的只有望纸兴叹。

  胶印书刊纸的走俏虽说是一种市场现象,我们也曾被这种现象所左右,但置身于这种现象的同时,我们更应做出如下的思考:

  无论是生产企业出版单位还是物资供应部门,对国家的方针政策要及时地有所洞察和了解,及时掌握来自各方面的动态与信息。国家有关部委办提出的减负精神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麦草收购紧张业已延续多年,出版的高成本沉重到一定程度,势必要进行自我调整,对于业内人士来说,这些都绝非是不可预见的。当市场处于静态之时,我们要看到潜在的动态变化,舍此便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占据主动。

  胶印书刊纸的走俏,还使我们认识到市场方程式的多解性,无论是供大于求,还是供不应求,事物总能在矛盾中达到平衡。市场变化是检验供需关系的试金石,无论是变还是不变都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能因一时一事的得失而失去对朋友的信赖,市场引力场的相斥与相吸都是相对而言。

  时下,正迎来课本用纸的高峰,对胶印书刊纸的需求急剧上升,然,待此役完毕之后,胶印书刊纸能否继续火下去,其它纸品是否会抢滩争俏,是需要我们密切关注的。


相关报道:
 
 
  
 
用户注册 | 站点导航 | 关于我们 | 为您服务 | Email我们

Copyright © 2000-2002. JingHua Paper Inform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景华纸业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