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海坤
日前,记者随由中央和京津冀地方媒体组成的采访团到河北省张家口市沽源县进行“三河源”采风。
在张北沽源县,一片片延绵起伏的绿色吸引了记者的目光。据当地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沽源县有森林面积220万亩,森林覆盖率为31.1%,农民退耕还林发展后续产业实现经济收入达6亿多元。这主要缘于当地近年来实施的“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大县”工程。
据了解,在生态建设中,该县推行“以林增收、以地增收、以牧增收”。按照“沿坝西端栽山杏、国道两侧栽杨树、平原地区栽灌木、县城周围绿化美化、水库上游涵水源兴旅游”的区域布局,鼓励农民发展山杏经济林、速生杨用材林、乔灌木造纸原料林、绿化风景林等特色基地建设;在保证退耕还林户3万亩口粮田的前提下,将剩余耕地全部建成水浇地,发展以绿色蔬菜、优质亚麻、脱毒种薯为主和高效作物40多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近千元;在退耕还林工程中,实施林草间作模式,通过大面积种植饲草,发展以奶牛、小尾寒羊为主的高效畜牧业。此外,在沽源县,一望无际的绿色为当地发展旅游业孕育了潜力。目前,该县已建成金莲山庄、沽水福源、塞外庄园等生态旅游景点十余处,农家旅游50余处,年接待游客30万多人。当地政府还希望把“建成中国北方欧洲风情园和京津后花园”作为该县旅游业发展的目标。
河北省沽源县地处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大菜盐的南缘,曾是辽、金、元数代帝王的避暑胜地。境内的滦河、白河、黑河流域面积达1500平方公里,年出境水量为8560万立方米,是重要的京津水源地。多年来,沽源县着力治理“三河源”,同时,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一退双还”等生态工程,在京津北部筑起了一道绿色屏障,也为京津送去了放心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