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万元贷款起家,到如今拥有22亿元资产的庞大纺织帝国,作为目前国内惟一一家纯B股的民营上市公司,承德帝贤针纺股份有限公司(200160帝贤B)如今正因为与银行之间的债务纠纷而身陷诉讼窘境。
缘起
2005年初的一则停产公告,被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是引发帝贤与银行间关系紧张的导火索。
2005年1月,帝贤B发布停产公告,表示“造成停机停产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资金购买原料”,90%的设备停产,这时,地方政府的挺身而出帮助帝贤暂时度过了难关。承德市、县财政局同意支付一定数量的财政周转资金,来保证帝贤B正常运行,并于1月24日支付2000万元用于偿还中行到期的付汇。帝贤B当时公告表示,政府正在与相关银行协商,贷款到期后,考虑给予倒贷或续贷,并在适当时候增加信贷额度,“经公司和各方共同努力,公司资金紧张的情况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据透露,当地政府为帝贤筹了5000多万帮公司解决短期资金,主要是解决原材料问题。
这次停产对帝贤B的发展是个关键节点。公司2005年1月16日发布停产率高达90%的公告,经过短短数日,到1月24日,公司发布恢复生产的公告。但就是这短短几天的停产,不仅使公司股票于1月18日至20日连续三天达跌幅限制,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银行对帝贤B信心的下降。许多人因此认为,这也是光大银行诉诸法律的重要原因之一。
诉讼
帝贤B2005年停产的后遗症是部分银行要求提前还贷,或贷款到期后没有为公司进行倒贷、续贷,也没有增加贷款。部分银行反应强烈,甚至诉诸法律,这就包括光大银行深圳莲花路支行。
光大银行与帝贤B的票据纠纷缘于2003年10月,当时,深圳菱丰纺织实业公司与光大银行深圳莲花路支行签订协议,光大银行深圳分行授予深圳菱丰最高信用额度1亿元,授信额度为票据贴现1亿元。此后,光大银行深圳分行根据菱丰公司申请,同意为其提供1亿的票据贴现。帝贤B根据深圳菱丰开出的8300万元票据向光大银行深圳分行申请贴现并获得资金。由于资金短缺,深圳菱丰及帝贤B到期无款支付,光大银行深圳分行遂向法院提起诉讼,深圳中院判令深圳菱丰应偿还光大银行深圳分行本息8082.43万元。
这时,帝贤B的董事长王淑贤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他承诺以其个人全部财产及股权为帝贤B偿还债务。以大股东个人股权为上市公司作抵押担保在国内的上市公司中还是极其罕见的。深圳中院遂冻结王淑贤所持帝贤B9360.4万股。
事后王淑贤这样回忆股权冻结的情景:“公司发了停产公告以后,人家着急了,因为这笔资金没有抵押财产,于是银行找来了,我说你不用害怕,我还有股权呢。当然公司首先要还钱,想办法还钱,公司还不了,我给还。”
与光大银行同时诉诸法律的还有广东发展银行大连路支行,也是在帝贤B2005停产公告后,随即要求帝贤B偿还8000万元贷款,这笔贷款2005年6月24日到期,但银行要求公司提前还贷。王淑贤也承诺如帝贤B无法偿还,则自己用个人全部资产及股权偿还。广东发展银行大连路支行于是也向法院申请将王淑贤所持有的帝贤B发起人股8000万股予以司法冻结。
这一来,光大银行和广发银行合计冻结了王淑贤持有帝贤B的所有股份1.73亿股,占帝贤B总股本的29.49%。如此一来,一旦银行方面公开拍卖王的个人股份,王淑贤作为帝贤公司第一大股东的身份将不复存在,帝贤有可能面临群龙无首的窘境。
事后,有人评价说,那时候,如果自我调整、自我运转,帝贤到不了全面停产的地步;但是,资金确实紧张,尤其是买原材料的钱不够。银行对这件事情原来不是特别敏感,一发公告,股价再一产生动荡,银行就有些害怕了。再给贷款,就心里没底,不清楚这企业到底经营怎样?行不行?贷款可不可以?”但事实上,这并非主要因素,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由于信贷政策调整造成了包括帝贤在内的许多民企普遍面临资金紧张的困境。
2004年4月25日,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由7%提高到7.5%,并通过一定的行政手段控制贷款总额。4月30日,央行、国家发改委、银监会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协调配合,控制信贷风险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控制信贷规模,降低风险,同时公布《当前部分行业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目录》,纺织业被列入其中。
银行调整信贷政策何以对帝贤B影响如此之大?过去金融机构贷款对优势企业不受规模限制,帝贤B效益不错,银行将之作为优质客户,资金供应充足。到2004年,宏观调控使银行信贷政策发生很大变化,总规模压缩,而纺织行业也不是国家支持的产业,银行于是对帝贤B的贷款按比例压缩;同时,银行信贷也由独家变成“鸡蛋不放一个篮子里”,有一家商业银行原来是帝贤B贷款的主办行,“后来就有意收缩,不愿意承担所有债务,让其他银行进入。”
同时,当时银行贷款对固定资产投资控制比较严,大量都是短期贷款。帝贤的贷款在资金比较充裕的情况下是短期比例比较多,长期比例比较少,在贷款压缩以后,项目就受到影响。
纺织业被列入信贷政策调整范畴,是帝贤B遭遇贷款危机的原因之一。但让王淑贤不解的是,有些银行不贷款的理由竟是“承德被划为四类地区,只收不贷”。其实,承德当地的许多银行也知道这家企业仍具有良好的发展能力,只要支持一把就没啥大问题,但当家人是总行。总行有总行的道理,“已经出现波动了,再给钱行吗?”
自救
导致帝贤资金链断裂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它近年来的多元化战略。2001年,帝贤B开始进入造纸业发展,设备采用日本二手纸机,原料采用日本进口废纸,主打产品是白纸板。2004年与日本公司合作准备增加产品品种并将产能扩大到62万,但由于后来日方撤资,未能实现扩张计划。此外,王淑贤个人绝不妥协的作风也使这场风波变得公开化,他不愿向银行贷款的“潜规则“低头也被认为是帝贤资金链紧张的一个因素。
帝贤B走的是低成本扩张路线,低成本是十分有效的市场竞争武器,应该有着很好的市场前景。帝贤B也曾豪迈地表示过:全中国所有的造纸厂都倒掉了,帝贤B也不会倒。
从内部管理上,帝贤B还是无可挑剔的,董事长王淑贤作为一个民营企业家更是勤勉努力,为公司及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问题在于公司的主打产品———白纸板行业近年来由于迅猛扩张,导致产能过剩,产品价格下跌,很多企业经受不住激烈的市场竞争而被迫停产,停产———已不是帝贤B一家企业的窘迫状况,可见,帝贤B是受累于白纸板行业不理智的迅猛扩张。
为了化解目前的资金困境,帝贤也正在积极地寻求着自救之道,王淑贤近日表示,帝贤B纺织业已全部开工,在棉花等原材料紧张情况下,采取对原材料需求较少的“纺细线”方式获取高增值。他自信地认为,帝贤B的纺纱机器比较先进,用国产普通棉花即二三级棉花,就能纺出120支棉纱,“纺细线”能使公司原料增值100%。
造纸方面,王淑贤的想法是以股权在日本引入战略投资者,让他们注入资金。兼并合作也是王淑贤考虑的另一条路,比如把厂房或设备租赁给其他厂家。
帝贤B目前控股的承德兴业造纸公司是由帝贤B与香港展禧国际公司合资成立的,注册资本1亿美元,帝贤B和展禧分别持有75%和25%股权。2005年主营收入为6593万元,净利润为815万元。由于资金短缺,兴业造纸2006年度生产基本陷于停顿。
根据帝贤B董事会通过的决议,公司力求降低在造纸方面的持股比例和投资力度,拟将在兴业造纸持有的部分股权分别以出售或置换的方式转让给日本国山下商事株式会社、王淑贤及香港展禧国际集团,受让比例分别为33%、15.5%、1.5%,使帝贤B在兴业造纸的持股比例由75%降低到25%。
在9月21日的公司公告中,王淑贤的股权抵押被银行解冻,这显示了帝贤B暂时度过了财务危机。有分析认为,尽管面临资金还贷的压力,但帝贤B仍保存相当的后续发展实力。如果能够在多方协调之下获得喘息之机,帝贤B这家民营上市公司仍有可能续写它的“纺织帝国”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