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造纸业的现状是高耗能、高污染、原料紧缺、制约因素多,尤其是山东,即是造纸大省,也是污染大省。中央提出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是非常英明的决策。
早在"九五"之初,华泰即确定了"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不求最大,但求最好"的指导思想,不但要调整原料结构和产品结构,还要明确"产量是钱,环保是命,我们不能要钱不要命"这一根本,搞好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产量增加、耗水量不增加"的目标。要永远把环保放在第一位,为社会和子孙后代负责,决不能片面追求效益最大化,决不能盲目发展,走先污染后治理的恶性循环之路。
从"九五"到"十一五"期间,公司先后投资8亿元陆续增上了碱回收、10万立方米/天中段水处理等项目,使白水回收达到95%以上,中水达到80%以上,实现了全过程对蒸煮黑液和造纸废水的综合治理。2005年,公司引进瑞典普拉克公司国际一流的环保治理设施,投资1亿元建成了亚洲最大的厌氧生化和三级深度水处理工程,COD低于120 mg/L,色度低于50倍,已经可以用来养鱼,完全实现了水的全封闭循环利用。同时,公司把现有草浆生产线全部搬到芦苇基地和速生杨基地,以商品浆、废纸原料生产加工纸和新闻纸,使原来的草浆每吨纸浆耗水150立方米,变成现在用废纸制浆10立方米左右,实现了"产量增加,耗水量不增加"的目标。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我们认识到,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仅靠治污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从源头上减污、控污,打造"循环经济",发展绿色环保生态纸业,才是企业的根本出路。为此,在强化污染治理的同时,公司积极调整原料结构和产品结构,坚持走"林纸一体化"的发展路子,逐步淘汰草浆,在做强做大造纸主业的同时,向造纸上下游发展生态循环产业链,建成绿色生态纸业。在这一过程中,公司着重打造了两个"物料循环"和一个"变废为宝":一是充分利用东营市丰富的土地资源优势,从上个世纪的1999年开始积极规划建设了60万亩造纸林和70万亩芦苇基地,并利用处理后的造纸废水灌溉芦苇和速生林,用污泥开发肥料,再"哺苇育林","以林养纸",促进纸业发展。
二是继续扩大废纸的用量。公司现在废纸年用量已达100万吨,下一步还将陆续在全国各大城市建立废纸打包厂,实现废纸浆的综合循环利用,以最少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三是综合利用造纸废渣,对造纸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国家级技术中心联合起来立项研发,将其成功运用于包装板的加工,实现了变废为宝。
通过以上运作,即解决了原料、改变了生态,又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造福当地百姓。
为促进国内造纸业发展,提升国内造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我对中国造纸工业的发展,提几点建议。
大力支持国内"林浆纸一体化"工程的建设,但防止遍地开花,一拥而上。当前,北方部分地区已经建设了大片速生林,要把速生林的规划、种植、管理、回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避免出现部分林地荒芜或速生林成材后没人收购等局面。
山东省计划把现有草浆生产线全部取缔,面对国内资源相对匮乏这一现实,草浆在今后一段时间仍是文化纸的主要原料,建议不要对所有的草浆生产线一概而论,要全方位调查草浆生产线的污染治理情况,综合衡量取缔草浆生产线的可行性。
加大对小造纸的取缔力度,坚决杜绝偷排、乱排现象。小造纸企业存在污水偷排、乱排的现象,其产品生产成本低,即破坏和扰乱纸张市场,又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与中央提出的"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主题背道而驰,必须要坚决取缔。
采取科学规范的方式加强废纸回收综合利用。废纸浆相对草浆有耗水低、污染少、综合效益高等优势,有必要采取科学规范的方式加强综合利用。
加大力度,研究纤维在造纸工艺过程中的多次利用。相关技术研究部门应该利用科学的手段公关解决这一课题,节约造纸资源。
总之,在今后的发展中,特别是在残酷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我们更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华泰集团"将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为目标,不断学习国际国内先进企业的经验,大力发展盐化工,实现稳步快速发展。争取在"十一五"末达到造纸年生产能力 300万吨,销售收入突破200亿元,为振兴民族造纸工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李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