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金州区石河街道的刻纸艺人于振平,很多大连市民都不陌生,2004年年初,65岁的他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完成了历史长卷《清明上河图》的刻纸作品,名扬全国。1月14日,在开发区皇记蒸肉馆举行的大连金州根石艺美术学会、大连市民间文艺界协会金州分会的年会上,记者又欣喜地获知:老于没有满足以往的成绩,从去年5月开始刻“水浒108将”了,“到现在已经刻了72将了,还有36个,相信不久就会和大家亮相了!”于振平笑着告诉记者。
刻纸和剪纸的差别主要在于前者是用刻刀,后者是用剪子,“这是因为很多细线条无法用剪刀剪出来”,于振平指着一幅《贵妃醉酒》的作品对记者说,“比如她衣服上的花纹、水袖的线条,太细了,剪不出来的。”记者仔细看了老于用的刻刀,非常锋利,“这就是手术刀,我自己缠上胶带。”虽然已经是六十多岁的人了,但老于对刻纸的兴趣从未消减——上世纪90年代中期,金州文化馆先后在石河街道办过几期农民画和剪纸艺术学习班,从那时起,于振平开始迷上了刻纸艺术,他不局限于传统的剪纸画内容和表现手法。2001年年末,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念头,就是以民间剪纸的手法再现《清明上河图》。为此,他托人求得《清明上河图》印刷本,细细揣摩画中人物动态、山水花草、建筑风格,之后他用刻刀开始了他的再创作,早上5时起床,平均每天伏案在14个小时以上。在此期间,他的儿子因病去世,他把失去爱子的悲痛全部转化到对刻纸作品的创作中。最终经他创作的《清明上河图》画长735厘米、宽355厘米,手法细腻,构图疏密有致,线条阴阳搭配都很巧妙,古时街市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以及神情不同的人物都刻画得栩栩如生。
“我虽然眼睛不如以前好了,但是我平生没有别的爱好,就是喜欢刻纸”,老于说话间就刻好了一对小猪,不一会儿又刻了一对扛着耙子的猪八戒,“水浒108将只是一个开始,我还想把四大名著都搬到我的作品中来呢,下一部就是《红楼梦》了,取材就从咱旅顺博物馆的《红楼梦》图册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