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纸业门户网站
 首页 > 新闻中心 > 企业动态 > 正文 搜索关键字       
谁制造的中国首富 国际买家下注中国评估
 
http://www.paper.com.cn  2007-02-19 《英才》 郭健 戴璐

       国际买家“下注中国”的价值评估

  在不到10年里,中国大陆地区的首富,从刘晓庆、荣毅仁家族到刘永好、丁磊、黄光裕,再到现在的施正荣、张茵,财富数字不断刷新,富豪们的面孔也年年在变。

  而美国的比尔·盖茨至今已经连续12年蝉联全球首富  把握升浪起点 外汇交易怎样开始?
外汇市场直通车 没有必赚只有稳赚 

  为什么中国首富总是昙花一现?是中国首富太急功近利,还是中国公司经不住时间的考验?

  有人惊呼:海外资本市场像是一条“中国首富”的制造生产线。我们不妨从另一个视角思考:这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中国公司融入国际大家庭的必然选择。

  透过环绕光环的一系列财富数字,如果你只看到首富,那不过是冰山一角。首富施正荣甚至对此相当不屑,“为财产而排名无意义,分析产业变化,公司的价值,这才是国际化的眼光。”

  一个不可回避的尴尬问题是:在全球产业分工的大格局中,中国实体经济总体处于低端产业链。由此,当海外投资者把微软、沃尔玛等美国财富明星作为参照的价值体系,来打量中国的本土企业,制造出的财富神话似乎也没多大悬念。

  “下注中国”,这是2006年美国《巴伦周刊》给出的口号,并称“从长远看,中国是具有最佳发展机遇的国家之一”。从中不难看出,中国公司的价值正在被世界认可。不管中国公司的价值是被高估还是低估,可以确信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公司都会成为国际买家追捧的热点。

  无聊也好,无所谓也罢,每年依然会有很多人翘首一个悬念:今年谁是中国新首富?但对于高盛、巴黎百富勤这样的大投行,他们更感兴趣:谁是下一个最具投资价值的中国公司。首富只是一个具有附加值的衍生产品而已。不过中国首富们最关注:我的公司靠什么能持续盈利?而我们期待的是:中国何时能出现像微软一样募壑党で喙尽?BR>
  无论是纽约百老汇街85号和香港皇后大道长江集团中心,还是北京金融街英蓝国际中心大厦,每一处被名贵艺术品点缀的高盛办公室都洋溢着香槟、红酒和笑声来迎接2007年。

  高盛公司2006年12月12日公布的年度财务报告披露,公司的税前利润高达145亿美元,全财年收入为376.7亿美元,净收益94.1亿美元。

  在全球兴起并购热潮的背景下,高盛2006年的盈利创了华尔街历史纪录,高盛 CEO布兰克芬获5340万美元“年终奖”,也打破了上周约翰·麦克4000万美元的历史纪录。同时,该公司26467名员工平均每人至少可获得621906美元的年终奖金。

  高盛的成功源自于他们在欧洲和亚洲投资的成功,这其中,高盛投资的中国公司表现强劲,更是功不可没。

  从盛大的保荐人,尚德改制和私募的投资者,国美与永乐合并的高参,再到工行上市,并购双汇,高盛的影子无处不在。而通过并购、重组、上市,这些中国公司价值得到了提升,高盛也因此财源滚滚。

  而像高盛一样赚得盆满钵足的还有“红筹之父”盛名的百富勤。这家公司在被法国巴黎银行并购后一直向中国大陆地区的优质民营企业挖掘上市机会。2006年新春,这个机会在投行的协助下成为令人瞩目的孵化器,一举制造了中国富豪榜上又一位女首富——张茵。

  在随后9个月的时间里,张茵的上市公司玖龙纸业(2689.HK)在香港股市一路飙升,至2006年末股价相较于上市首日开盘价已经涨了174%。

  毫无疑问,这些国际资本的力量有意无意炮制了一个又一个超级富豪,成就了无数年轻人追逐财富的梦想。不可否认,炼就富豪的过程是一个双方互惠互利的过程,是国际资本的掘金之旅,也是中国公司国际化的一种途径。在这种两厢情愿的“中西合璧”中,中国公司除了资本的收获,还收获了什么?资本维系的“婚姻”能有多久?谁最终决定中国公司的未来?

  锁定行业第一的商业价值

  最抢手民营龙头企业

  当张茵戴着最炫目的首富光环出现在公众视野时,很多人质疑这又是一桩一夜暴富的经典案例。但幕后推手巴黎百富勤却向《英才》记者讲述了另一版本的资本故事。

  巴黎百富勤从1998年就深入中国内地寻找各行业的龙头企业,1998年他们把中国卫生巾大王恒安国际(1044.HK)带上市,之后他们再帮助中国最大的棉纺织生产商魏桥纺织(2698.HK)、民营乳业巨头蒙牛(2319.HK)、中国丝绸大王华鼎控股(3398.HK)相继上市。

  大约在2003年前后巴黎百富勤开始关注造纸业,这其中一个香港家族在东莞投资的纸业公司理文造纸进入了他们的视线,同年9月,理文造纸(2314.HK)赴港上市,成为当时港股中最大的纸业公司。

  从上到下巴黎百富勤一直在寻找下一个领头羊,结果他们发现就在东莞还藏着一条更大的龙。

  据巴黎百富勤一位资深员工向《英才》记者介绍,当他们着手接触张茵和她在东莞的造纸工厂时,这位女企业家正在做很多大手笔的先期投资。

  “从建厂到储备土地,到购置最先进的大型机器甚至到污水处理,张总在很多方面做了非常有远见的预先投资。”这位员工称。

  到了2005年这些重大投资支出导致的负债已经非常高了,但是它们带来的规模效应开始体现在企业的运营绩效上,并最终变成财务报表上一串串令人惊叹的数字。

  决断、有远见、专注和坚持,是巴黎百富勤亚洲投资银行部主管黄灌球对张茵的判断。

  2004年黄灌球一行人马第一次来到张茵的工厂,便有深刻的印象。

  “他们做事淳朴,张茵住在厂里,办公大楼也朴实无华,这是真正的企业家。”黄灌球说。

  到了张茵的工厂一线,黄灌球等人在车间里所望之处都非常整洁,一排排崭新的机器在高速运转。

  回到办公楼和张茵面对面交流,黄灌球更感觉到这个女企业家对纸业很有激情,在这个行业踏踏实实干了20年培养出来的见解和战略思维,远非一般的生意人可比。

  “成功是没有意外的,在美国她的公司中南控股变成最大的废纸出口商,这给了她的下游企业玖龙难以被超越的原料供应资源,”黄灌球说,“我觉得成功企业家的共同特点都不单纯是为了赚钱,他们有长远规划,独到的视野,抓住机会壮大自己。”

  为牛根生、马建荣、魏建军家族以及张士平家族等多位中国民营企业家提供上市服务之后,黄灌球发现在玖龙纸业身上,再次验证了这个道理。

  由于张茵较早进入包装纸业,率先达到了规模效应、全面进入国际产业链,她的企业也随之发展成国内的龙头。

  在投资银行家看来,真正的好企业是不会被市场放过的,上市后企业的价值也会释放出来。

  2006年3月3日,玖龙纸业正式上市,IPO价格超过了此前的同业公司理文造纸,在每股价格更贵的情况下,玖龙纸业仍获得了578倍的超额认购,市场追捧之热烈可想而知。

  上市后股价的扶摇直上进一步巩固了张茵的首富地位,而让张茵问鼎新首富的背后,其实是玖龙纸业在上市前已塑就了的那些优质基因。

  榜上富豪的真实价值

  最不屑个人资产排名

  在高盛下的诸多“注”里,投资无锡尚德无疑是其中相当划算的一笔。如今,尚德的股价稳稳地站在了30美元以上,是发行价的一倍以上。

  2006年12月1日,施正荣接受了《英才》记者采访。“我在不同场合都说过,为财产排名无意义,应分析产业变化,公司的价值,这才是国际化的眼光。一张将个人资产公布出来的榜单,对社会而言是毫无意义。” 谈到“首富”这个称号,他一贯的嗤之以鼻。


个人财富与公司价值,哪一个更有意义?几乎所有的上榜富豪,所有的投资者都会选择更看重公司价值。

  采访恰逢尚德在纽交所上市一周年,让施正荣最欣喜的是,尚德经受住了基金经理最挑剔的目光和世界范围内的投资者最期待的目光,让投资者获了利,让曾经怀疑过尚德公司的人都闭了嘴  把握升浪起点 外汇交易怎样开始?
外汇市场直通车 没有必赚只有稳赚 

  “这一年,尚德公司的价值得到股东、投资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在纽交所上市,让公司价值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认可。不止一个记者问我上市的那一刻激不激动?我说,就是在走出纽交所,看到中国国旗、尚德的旗帜和纽交所的旗帜一同在华尔街上飘扬的时候,心里的确激动了一下。”施正荣说。

  施正荣认为,“能够适时完成自己的角色转变是对尚德的最大价值。”

  在尚德初期,施正荣是一个“技术总经理”的角色。“我这个人自认为有两个特点:专注和不服输。”施正荣讲起了当年尚德刚开始创业时候的故事:那时候,太阳能光伏在全世界都是最新的技术,我们从日本进了一套设备,这套设备也是厂家生产的第一批设备。运来之后,没有人懂,都是我一个人从安装到调试。结果,第一批产品出来,30%的次品,当时就有人说什么“施正荣是骗子,买设备被骗了”这类的话。甚至还有当时的公司领导在背后诋毁我,但我自己从来就没有紧张过,很坦然,很自信,我知道我能生产出最好的太阳能电池。后来,我打电话叫来厂家的工程师和我一起调试几回,设备就正常运转了。现在,这些设备还在尚德车间里运行良好。

  施正荣说自己当年就是一个“劲霸小子”,能量十足,也碰了很多壁,但专注和自信让他完成了从博士科学家到企业家的转型。而他的理想和兴趣始终在科研上,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和公司的科研人员们一起开会。

  “我现在一闲下来就会找我们公司的技术人员一起开会,让他们提出挑战的问题,我来回答,会有很多‘火花’。”施正荣说。

  生产正常后,企业需要的是打开更多的销路和国际市场。这时的施正荣又开始扮演“销售总经理”的角色。虽说是现学现卖,但施正荣还是成功地完成了角色的切换。

  借助国际资本的管理价值

  最难得基金经理集体诊脉

  这个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国际资本不是天上掉下的馅儿饼,中国公司也不是有钱就卖这么简单。

  企业家决定上市后,真正的挑战会接踵而来。到了路演阶段虽距离成功咫尺之遥,却也是最辛苦的日子。

  巴黎百富勤参与玖龙路演的欧阳告诉《英才》记者,他们同张茵一行在两周之内环球飞行,从香港、新加坡到荷兰、意大利以及英国和美国的一些大城市,由于时差的原因路演当中大多时间只能在飞机上吃饭和短暂休息。

  让巴黎百富勤上下都有些意外的是,玖龙纸业的路演形势非常好,在一对一同基金经理见面当中,全部都有下单,这在国际上市中比较罕见。

  张茵和国际大型基金经理会谈的表现得到了肯定。其中,很多基金经理都在问,为什么玖龙纸业比港股中其他同业公司卖得贵?

  据欧阳介绍,张茵的回答是公司的盈利增长空间会更好。一些面谈中基金经理会跟进提问,如何表明公司有更好的成长性?张茵就仔细分析公司此前的预投资怎样转化成盈利能力,分析她的供应链以及控制成本、提高毛利率的关键因素。

  真正有刺激性的问题是玖龙纸业的上游企业美国中南控股属于张茵领导的私人公司,由此牵扯到上市后玖龙纸业仍会出现大量的关联交易,张茵是否能保障关联交易的公允性和上市公司的利益?

  据亲历路演的欧阳讲述,张茵给出的回答是玖龙纸业在上市前已经提高了这一部分关联交易的透明度,而且独立董事和会计师都会参与审核关联交易的公允性。

  不过,很多基金经理仍感到困惑,为什么不把中南控股纳入玖龙纸业一并上市?张茵则告诉对方,中南控股虽是上游公司,但本身有100多种产品,其中销售给玖龙纸业的仅有10余种,如果两家企业捆绑上市,会对中南控股的发展不利,相反中南控股保持独立并有强劲的增长,则利于玖龙获得一个稳定而优质的供应商。这个颇有远见的想法得到基金经理的认可。

  当然,路演也不是一点挑战都没有,如黄灌球所说,在上市当中任何一家公司不会只有强项,没有弱项。在基金经理挑剔的眼光、刁钻的问题中,企业家会发现自己此前没有足够重视甚至没有发现过的毛病。

  “他们回去后就会想,为什么人家关心这些问题,我现场给出的答案还有哪些不足,这比企业内部人提出来甚至更有效。”黄灌球说。

  上市当中的路演就如同基金经理的诊脉,激发企业家识得“庐山”真面目。黄灌球很认同这个观念,“两周的路演是另类的MBA,逼着企业家去思考和应对那些经验老道的机构投资者各种扑面而来的质疑。”

  张茵在上市后与投行的庆功宴上也谈到上市过程是非常好的经验,她此前一直埋头做实业,现在了解资本市场的期望和要求,特别是从私人公司变成公众公司后更有感于自己责任重大。

  成为国际公司的竞争价值

  最大障碍是视野限制

  事实上,中国已经处在一个全球化的大市场里面了,入世后的今天,无论主动还是被动,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已经是一个客观事实。对于第一次深入参与这种国际资本狂潮的中国公司来说,这是利用国际资本提升自己公司价值的最好机会。

  当年纽交所的总经理马杜和董事长约翰·塞恩亲自登门请贤,促成了尚德在世界最大的证券交易所上市,迅速放大了尚德公司的形象。

  谈到马杜的不请自来,施正荣说:“我一点儿都不感到意外,那时候找我的人多了,各种各样的投行、基金、私募投资者、证券所的,他们找我不是看好我个人,而是看好尚德。资本的嗅觉最灵敏,有赚钱的机会他们当然不会放过。”

  有人把尚德的成功归结为国际资本市场的“包装”,施正荣认为不尽然。

  “尚德是一个厂址选在中国的国际公司,”施正荣说:“从建立之初,我们就处在国际市场上,国际化的运作,国际化的视角。我们眼中的竞争对手都是国际竞争对手,而我们的目标也是世界第一。”

  “中国公司很多还缺乏国际的眼光。中国公司的价值绝不仅仅是体现在国内市场的视野和地位,现代的中国企业家必须要有国际化的眼光,要在国际市场上寻找自己公司的定位和价值体现。”

  国际市场才是体现中国公司价值的舞台。眼下,席卷全球的第六次并购潮方兴未艾,而这次并购浪潮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很多中国公司参与其中,不知不觉地提升了中国公司的整体价值。

  根据全球金融数据供应商Dialogic提供的数据,截至2006年11月,全球并购金额已跳涨至3.39万亿美元,创了有史以来最高。之前的最高纪录为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期的峰值3.33万亿美元。

  并购潮让国际资本市场处于一个极度亢奋期,也让中国公司得到了借助国际资本,切入世界市场的最佳时机。国内企业家大多对端到眼前的资本大餐半信半疑,想尝尝,又有点儿犹豫。

  一位刚刚完成私募的国内加湿器龙头企业的老总对《英才》记者说:“这是最好的机会,也是最后的机会。资本顺风车,这次不搭就再也没有了。”

  施正荣也感慨道:“视野限制目前是中国企业家们最大的障碍,很多人没有深刻理解什么是国际化。入世后,中国经济已经开始融入世界经济体中运行,经济全球化是客观趋势,被动参与者只能失败。一些中国企业家现在眼里还只有国内市场,死死抓住自己的局部地区比较优势这种低质量竞争元素不放,实在是短视。没有创新能力在国际舞台上就根本没有竞争力。”

 谈到国内的光伏产业,施正荣相当冷静。“大规模上马只是趋势,无所谓好事、坏事。有利润就大量的上马,能生存下来更能体现他的公司是有价值的。而且整体规模增大客观上也会提升中国光伏产业在世界的话语权。”
 把握升浪起点 外汇交易怎样开始?
外汇市场直通车 没有必赚只有稳赚 

  2006年12月20日,当施正荣的旧部王汉飞率同样是“太阳能光伏”概念的林洋新能源有限公司登陆纳市时,施正荣第一时间送上了自己的短信祝福:“祝贺你们成功上市!”

  个人账面外的资源价值

  最重要的人脉资源累积

  上市后让企业价值得到发现和放大的同时,企业家的个人财富也在膨胀。虽然短期内首富的身价还是个纸面数字,但是大量的曝光和各种荣誉光环的叠加是否由此导致首富的心态膨胀,跟着让他或她引领企业误入歧途?

  “管理层在招股阶段说明日后的发展计划,张茵是承诺100分就会做到100分。”欧阳对《英才》记者如是说。

  黄灌球也认为太多人将目光聚焦在首富的概念上,实际对很多企业家而言,那仅仅是个数字。

  而上市可能改变张茵和玖龙纸业的不仅仅在于取得了新的资金流入。

  在黄灌球眼中,上市融资只是帮助企业发展的其中一个手段,企业要做大做强,营运和管理机制不符合国际的规范,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有局限,发展的速度甚至生存的机会都受到制约。上市通过引入规范的财务制度和治理结构成为优化企业管理的一个契机。

  当然,上市前后大量的海外沟通也可能积累重要的人脉资源。

  据透露,在玖龙纸业正式上市前,三位香港大富豪李兆基、郑裕彤和郭鹤年由百富勤牵线以财务投资者的身份进入,张茵在同这些老牌实业家的逐渐接触之中或许可以得到一些提点。

  上市后同基金经理经常打交道也可能变成诤友。

  “很多企业上市后,同基金经理变成朋友了,企业家有问题就会去找他们咨询,”黄灌球说,“每年一些大公司上市后基本都会做一到两次的国际旅游,跟全球的基金经理会面、讨论企业的问题,这些经理掌握的信息和意见对开拓企业家的思路非常重要。”

  不过,上市不是包治百病,玖龙纸业被大量曝光后,很多事关核心竞争力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快速传播。上市后张茵在万众瞩目之下如何借资本之力继续衍生乃至优化价值基因,不因首富的名号而信心暴棚、自乱阵脚,将直接决定了公司的未来和首富的未来。

  决定未来的公司价值

  最受尊重的不是财富

  美国近12年里只诞生了一个首富:比尔·盖茨,并延续至今,蝉联宝座。

  而从1999年有了媒体评选的富豪榜开始,中国大陆地区的首富年年“变脸”。从刘晓庆、荣毅仁家族到刘永好、丁磊、黄光裕,再到现在的施正荣、张茵,城头变换大王旗。

  这多少让人有些匪夷所思。是首富“命短”,还是公司价值链短?

  衡量公司的价值有许多角度,投资者看重的是盈利能力,政府看重的是提供就业的能力,消费者看重的是产品的质量和带来的实惠,而在国际视角下考察公司价值,则看的是公司综合素质。

  英国老牌的《金融时报》总是乐于关注最令人尊敬的公司,GE连续五年被排为最受尊敬的公司。因其“稳定的业绩表现,在多元业务领域取得成功的能力和创新、创意、变化、进取、灵活的策略,以客户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对公司根本原则的承诺。”

  2006年《巴伦周刊》在全球最大的100家公司里调查的受尊重度排行榜上,中国唯一入选的中国移动被评为倒数第三。

  洛克菲勒一生都是世界首富,慈善捐款数量也是世界之最,但他的公司还是被美国法院强令分拆,因为他的公司价值是建立在社会的负价值上的。

  有这样一个笑话:如果让首富们选择致敬的对象,黄光裕会向银行和苦难的供应商致敬;丁磊、陈天桥会向沉溺于网游的骨灰级网民致敬;地产富豪们会向执意炒高房价的地方政府和房奴们致敬。

  对于零售业的“美、苏”争霸,几乎所有的供应商都是一个态度,“我们不站在任何一方阵营中,因为他们是一丘之貉。”

  “索要进场费,返款迟延,盘剥厂商,他们的手法如出一辙。‘美、苏’就是两个恶棍、流氓在争地盘,谁赢了对厂家都是灾难。”一位国内电器厂商老总私下里忿忿地说。

  的确,我们在看重利润的时候,还应该明白公司的价值不只体现在赚钱的能力上。首富的财富积累如果来自于对弱势群体的攫取,这样的首富,这样的公司怎能受到尊重?

  近两年的首富都诞生在尚德和玖龙这样的环保产业领域也说明了公司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利润的多少上。

  要想受到世界的尊重,要想建成百年老店,那么公司的价值体现就必须是全方位的。令人欣喜的是,近两年的首富,他们的公司价值不再是建立在国内市场的垄断和盘剥,而是向国际市场要利润。尚德和玖龙的主要市场都在国外,而且对国际经济参与度都很深。现在的首富含金量也更高。

  矢志将自己的公司做成百年老店的施正荣十分欣赏比尔·盖茨五十言退的气概。他说:“做百年老店不容易,那要全社会的认可,还要是对全人类都有益的事业。尚德如果能够在机制上步入正确的轨道,我也会像盖茨一样退居幕后,做一些宏观战略上的事。”

  修打火机换来50兆瓦硅片

  一个打火机让尚德得到了德国人的供货单。实际上,这是对尚德公司的国际地位的认可,对中国公司价值的认可。

  2003年6月,施正荣意外地接到了一封信,SOLO-WORLD公司董事长说自己将于7月随德国外长菲舍尔访华,想要在这期间见一见他。施正荣之前并不认识这位董事长。

  “尚德一成立时就开始从他们那里进口硅片,但那时我们的进货量并不大,我也根本不认识他。” 此时,尚德正处于困难时期,但施正荣不明就里地来到北京,见到了这位董事长。

  见面之后,董事长说:“我关注你们很久了,如果我出价3000-4000万美元买下尚德公司,你卖不卖?”尽管有一点儿戏言的成分,施正荣还是坚定地说:“不卖。”

  但他们从此结识,成为了朋友。

  2004年,太阳能光伏产业开始爆发,硅原料紧俏,施正荣开始到处找硅。“我冒着生命危险去了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等几个独联体国家,结果一无所获,这时我想起了SOLO-WORLD公司董事长。”

  同年10月,施正荣来到了德国,他先打电话给董事长,说要拜访他。对方很高兴,于是施正荣从法兰克福坐火车到了波恩,见到了这位老朋友。

  董事长家在莱茵河畔的一座庄园里,是当年一个犹太银行家所建,就像一座大花园,很漂亮。董事长饶有兴味地带着施正荣参观,给他讲庄园的历史。

  “我当时就是想要硅片,根本没心情听他说,所以一到客厅就问,‘我明年的粮食(硅片)怎么样了?’董事长笑着对我说,‘你不来,明年就没货;你来了,明年还维持去年的量,5兆瓦差不多吧。’”

  “我明年产量要提高,5兆瓦不够呀。”施正荣暗想,“我来一趟,怎么也得多要点儿。”

  “50兆瓦怎么样?”

  “不行,现在硅片紧张,都订出去了,不减你的量就不错了。”

  这时,董事长的小儿子突然跑了出来说:“爸爸,听说有个中国叔叔来了,能不能让他帮我把这个打火机修一下。”原来,他家有一个上世纪70年代中国造的打火机,现在已经不工作了。

施正荣马上把孩子叫过来说,“没问题,叔叔保证给你修好。”回到国内,一下飞机,他就对司机说:“什么也别做,明天就把这个打火机给我修好。”第二天,部下拿着打火机找他说修好了,一打开,火苗窜了一尺多高,还唱着《东方红》  把握升浪起点 外汇交易怎样开始?
外汇市场直通车 没有必赚只有稳赚 
。施正荣马上赶在圣诞节之前寄到了SOLO-WORLD公司董事长家,给了他儿子一份最好的圣诞礼物。

  之后,施正荣得到了50兆瓦的硅片。后来,在德国的《时代周刊》,董事长上了封面,手里就拿着那个打火机说:“永远不要低估你的竞争对手与合作伙伴的能力。”

  “客观地说,并不是一个打火机让我得到了他的供货单。根本上,还是他对尚德公司的国际地位的认可,对中国公司价值的认可。”施正荣说。

  彼时,尚德在太阳能电池生产上,已经稳居中国第一,世界前五名,在世界光伏产业链上的位置也是举足轻重。

  “尚德的规模让我可以保证每年的进货量,尚德的创新能力、发展速度让对方能够认可我。这才是最根本的。”

  中国公司能否搭上第六次浪潮

  第一次并购浪潮发生在19世纪与20世纪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过渡, 特点是横向兼并,证券市场兼并,形成了美孚石油公司、美国烟草公司、美国钢铁公司、杜邦公司这样的巨无霸企业。

  第二次并购浪潮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经济稳定发展时期,特点是纵向兼并,促成了汽车工业、化学工业、电气工业、化纤工业等一些新行业的产生,工业资本与银行资本开始朴素兼并、渗透。洛克菲勒控制了美国花旗银行,摩根银行控制了美国钢铁公司。

  第三次并购浪潮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战后资本主义的“繁荣”时期,特点是混合兼并。美孚石油公司以10亿美元买下了麦考尔公司,通用电气公司以21.7亿美元的高价兼并了犹塔国际公司。

  第四次并购浪潮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进入高潮,特点是融资并购,投资银行推动了许多大企业的合并。

  第五次并购始于上世纪末,特点是战略并购,强强联合。

  专家观点

  “红筹”不是价值的终极体现

  口述·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晓蕾/整理·璞玉

  由于国内的资本市场近两年不是很活跃,导致很多民企选择海外“红筹”上市。对于选择红筹方式融资,这本身是企业家对于自己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一种选择。况且,红筹方式还能够大大提升企业的知名度,融入国际市场等。

  但是,红筹上市本身也是存在风险的。

  现在很多民企都是采取私募的方式寻求海外上市,而当公司的价值、所处的产业,以及市场的风险都不确定的时候,盲目追求海外上市也是有些操之过急。

  据我所知,有很多民企完成私募后,并没有马上在海外的资本市场正式上市,只是在门外等待,真正能够成功上市的仅仅占很小的比例。这些都是民企和私募投资者的商业秘密,所以,很多失败的例子并没有披露出来,但是,这个数字不会小。

  而在国外等待机会的同时,也可能丧失了国内资本市场日益好转而提供的机会。

  长期来看,融资扩大规模是好事,但不是提升公司价值的根本。国外投资者注重的是价值投资,市场基本杜绝了投机炒作。所以,民营企业家更应该关注自身公司价值的提升,提升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这些是公司价值的根本。

  有价值的公司当然会受到各方的青睐,这也是国外一些证交所在国内活跃的原因。长远来看,搞好我们自己的资本市场,改善大陆金融资本环境会让更多的民企放弃成功率很低的红筹方式,而选择国内资本市场融资。

  而好的民企也应该让国内股民多得到一些好的投资机会。

 

 

 

评论】【推荐】【打印】【关闭
用户
匿名发出
 纸印论坛 ·纸业 ·印刷 ·造纸 ·纸张 ·包装 ·出版 ·纸网 · ·景华 ·纸品 >> 更多
·宋人燃放炮竹
Copyright @ 2000-2006.Beijing IyoUyoUI Network Sci-Tech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设置中国纸网为首页
版权所有 恩佑科技  
客服电话:010-82059026 010-82057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