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节假日期间,很多人都会选择到自然风光优美的地方旅游,但也有许多游客在探访了诸多名山大川之后,喜欢到文化氛围浓厚的地方去探询历史文化,四会邓村就是这样一个比较理想的去处。这里被称为“中国民间古法造纸第一村”,基本上原汁原味地保留着当年蔡伦发明的传统造纸术。
春节期间,四会邓村的古法造纸就吸引了不少省内外游客,使这里成为四会旅游的新亮点。在这里,人们能深切体验到中国古人的勤劳和智慧,不禁赞叹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的伟大。
会纸制作历史悠久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项杰出的成就。两千年过去了,在四会市的邓村,却仍依稀可见“蔡侯纸”的踪影。邓村,紧依绥江,距四会城区10公里,远离闹市,依山傍水,山丘围绕,四周漫山遍野的翠竹连绵不断。这里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酸酸的、涩涩的气味,是竹子长期被石灰水浸泡所散发出来的特有气味。这就是闻名广东的古法造纸第一村——邓村。
邓村的古法造纸,历史悠久。据清光绪《四会县志》载:“会纸,邓村铺厂最多,始创于嘉(庆)道(光)年间(1797年)。”邓村以造纸而闻名,因地处四会,所产的纸也叫“会纸”。其基本原料是竹子,因而也称为竹纸。与现代工艺造出的纸张相比,黄色的会纸显然粗糙了许多,但以其纸质疏松吸潮、价平,依然是包装纸、纸盒纸板、爆竹纸、元宝纸的首选,在珠三角及港澳、东南亚等地有大量的销路。
家家户户都会造纸
在邓村内,每户门前都有一个专门腌制竹子所用的浸泡池,池子里浸泡着竹子,村子四周随处可见包扎好的一捆捆用来造纸的原料竹子和一座座生产纸张的作坊。
村民们就地取材,将竹子适时从山上砍下,削去旁枝后,截成一段段10厘米左右的竹节,由此开始了古法造纸的工序。整个生产过程基本都是手工作业,如今只有部分工序通过机器来完成。
造纸收入目前已经成为邓村人的主要经济来源,平均一年下来,光靠造纸收入就在15000元到20000元人民币左右。农忙时种田,农闲时造纸,两业并进,世代相传。
土法造纸给当地乡亲带来了可观的收益,在他们的眼里,一堆堆造好的竹纸无疑就像是一座座用金子堆砌的山。
打响古法造纸旅游品牌
据贞山街道办主任梁晨介绍,古法造纸需要石灰浸泡竹子,但村民用石灰浸竹子的水是反复利用的,一般不排放出去。况且邓村如今都是以家庭作坊的模式进行加工,普遍规模不大,不会给村民的生活造成太大污染。邓村在民间享有崇高的声誉,许多游客慕名前来参观。当地政府也在把邓村民间古法造纸与当地的贞山风景名胜区一起,构筑四会旅游走廊,并在今年打响了广东古法造纸第一村的旅游品牌。
古法造纸7道主要工序
古法造纸流程非常简单,也很原始,一张纸须经过浸、斩、干打、湿打、抄纸、松纸、晒等工序方能完成。一般来讲,有7个主要工序:
第一道工序是拍竹。多由村中老人承担,每次抓三、五支竹节放在石砧或木砧上,用锤子或斧头钝面砸破竹节,置于身边的固定栏内,然后集拢捆绑;
第二道工序是浸泡,即把竹节放入建于河岸边或水渠旁的浸泡池内,一层竹节敷一层生石灰,层层叠压,将至池面时用卵石压紧,然后在池内放入水,让水与生石灰反应放热,借以强化化学作用,促进竹纤维离解。经过三个月的自然发酵,便可除去水溶性果胶等物质;
第三道工序是晒竹,即把浸泡三个月后的黄褐色竹节打捞出来,竖在池旁,暴晒10天至15天,再置入清水池中浸泡一个月左右,除去熟石灰等杂质;
第四道工序是打浆,即把洗净的竹节斩成10厘米左右的小段,放入石碓中反复捣砸碾碎,使竹纤维被一裂、切断和压溃,以达到造纸条件的黄色丝絮状成浆;
第五道工序是拌浆,即把碾碎的成浆放入回形搅拌池中加水搅拌,使得竹纤维吸水而膨胀柔软,变成具有持水能力的稠纸浆,然后打开回形池的塞口,将稠纸浆放入装浆池,再根据情况作稀浆处理;
第六道工序是捞纸,俗称“抄纸”,这是造纸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操作者手执悬挂于纸槽上方的木栏框,让置于木栏框上的细篾竹帘沉入纸槽用力一舀,竹帘上便会粘附一层淡淡的黄色纸浆,待水稍沥干,熟练地将竹帘从木栏框上取下,倒扣在垛板上,再小心翼翼地揭开竹帘,一张湿润的纸膜便留在垛板上。
此外还有榨纸、起纸、晒纸、收纸、数纸、做纸、磨纸等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