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21日,国家林业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联合制定的《林业产业政策要点》正式颁布,对林业行业与林业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指导性文件和偌大的发展空间。
此后,国家林业局发展计划与资金管理司司长姚昌恬对要点进行了解读。他说:《要点》的出台,是为了贯彻落实中央林业决定,适应现代林业三大体系建设的发展指导思想,并及时把以集体林权制度为主的林业相关改革激发出来的农民、企业和全社会发展林业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
政策保障
建设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是现代林业三大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姚昌恬说,《要点》在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背景下反映了林业发展的时代特征,是现代林业建设的重要举措和政策保障。
姚昌恬同时表示,《要点》做到了五个体现。一是体现了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这一林业工作的旗帜、方向和主题。现代林业产业是现代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业产业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具有资源的可再生性,三大效益的统一性,一、二、三产业的协同性。加强第一产业,全面提升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断培育新的增长点,对现代林业的支撑和保障作用进一步显现。
二是体现了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完善的生态体系是发达的产业体系的基础和保障,发达的产业体系为建设完善的生态体系提供内在的动力。只有培育更多更好的优质高效的速生丰产用材林,才能切实减轻对生态脆弱地区森林资源的压力;只有加工水平、木材利用率的不断提高,才能更多地节约和保护森林资源;只有非林非木产业的迅速崛起,才能减少林区群众对森林资源过分依赖和过度消耗,从而巩固现有生态建设成果。
三是体现了兴林富民,促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业产业具有地域广、领域宽和劳动密集型的优势,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大力发展适合农民分散经营的各种林业产业,既是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需要,更是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大力解放农村的生产力,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四是体现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将政府从"运动员"的身份中解脱出来,回归本位,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发展规划、发展战略、信息发布、市场监管等手段引导林业产业发展,把政府管理职能转移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同时,要充分发挥协会等社会中介组织作用,不断提高林业产业的组织化程度。为鼓励企业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提供良好的服务。
五是体现了科技创新、科技兴林。《要点》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鼓励自主创新,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实施品牌战略、标准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使林业产业真正走上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长期利好
对于《要点》的出台,许多业内人士表示,这是解除林业产业发展桎梏,加快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的一件大事,对推动我国现代林业建设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林业产业扶持政策的出台将有利于我国林业的长期发展,形成完备的产业链。随着《要点》的贯彻落实,必定会充分挖掘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潜力,调动和引导全社会办林业的积极性。
与此同时,分析人士亦认为,《要点》公布的"鼓励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筹集扩大再生产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重点龙头企业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市",无疑是给林业产业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资本投资已成为现代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但是目前我国林产工业的资本密集度大大低于发达国家,需要坚持内联外引、灵活资本运作。
对于已上市的林业企业,业内人士认为,林业上市公司短期内实际受惠并不明显。但《要点》对龙头企业的上市公司存在长期利好,如贴息贷款、育林基金返还、资本市场融资等,将使企业获得发展资金,培育自有林木资源,增强长期发展能力。王锦 )
随着我国对林业保护力度和投资力度的加大,我国的林业产值以远远高于GDP增长的速度发展。同时,我国木材供需缺口较大且短期难以改善,将导致我国木材价格不断上涨。这一事实很可能引发市场对林地价值的重估。
供给日益紧张
我国木材市场供给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国产材,一部分是进口材。国产材的供给较为复杂,主要由计划内木材产量与计划外木材产量构成,其中,计划内木材产量是依据国家林业局每年下发的森林采伐限额所规定的采伐量,计划外木材产量就是以超限额采伐和乱砍滥伐的形式进入市场流通的木材量。
计划内木材产量总体上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1997~2002年间,其产量由6395万立方米降至4950万立方米,年均递减率为6.98%。进入2003年后,计划内木材产量出现了恢复性的增长,与2002年相比,增长了11.59%。这主要是由于天保工程第一阶段的目标基本完成,对工程区木材产量的限制已经基本到位,以及国内速生丰产用材林产量开始呈现出增长的态势。
1997~2003年,木材进口量从4056.07万立方米快速增长到9199.81万立方米,年均增长14.84%;木材出口量从265.62万立方米迅速增长到857.03万立方米,年均增长率为26.13%。虽然木材出口量增长速度快于进口量,但其绝对量却远远小于进口量,而且这种差距有逐年增大的趋势。我国木材净进口量由1997年的3790.45万立方米迅速增长到2003年的8342.78万立方米,年均增长14.29%。这表明,我国是一个木材净进口国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木材净进口量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其在我国木材市场供给结构中将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在未来10年内,我国木材供给的对外依存度还会进一步提高。同时,木材是一种特殊商品,而且在当前国际社会上已成为一种相当敏感的带有政治色彩的环境型商品。木材进口不可能无限制扩大,鉴于生态环保的压力,世界很多国家已经开始采取措施来限制原木的出口,比如印度尼西亚已经完全禁止本国原木的出口,加蓬也开始限制某些树种的出口。因此,从长远趋势来看,我国木材供给还应该立足国内资源,要做到人工林资源培育与木材产业发展的需求相结合,天然林资源也应适时适度地予以放开。随着我国国内木材资源质量和数量的提高,我国木材市场供给对于国际木材资源的依赖在长期内将会有降低的趋势。
需求快速增加
国内对木材的需求主要来自于木材加工业、建筑业和造纸业,还有少量的木材出口。而三个主要的需求行业近年来高速增长,带动我国对木材总消费量快速增长。目前我国原木的消费量已居世界第三,现在我国木材年产8000万立方米,已远远不能满足消费需求,尚有6000多万立方米的缺口。预计到2010年,我国木材的市场消费量将达2.4亿立方米,比1999年增加9900万立方米,增长70%。其中,建筑及装修业预计消耗6350万立方米,增长110%;家具业预计消耗4400万立方米,增长100%;造纸业预计消耗9100万立方米,基本持平。
我国人造板工业发展迅速,年产量已从1980年的91.4万立方米发展到2005年的6393万立方米,在2003年就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人造板工业第一大国。我国人造板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单板型人造板,主要是指胶合板,其特点是不改变木材原有的物理结构,用材主要来源于计划内木材及进口材;另一类是非单板型人造板,主要是指纤维板和刨花板,其特点是使用木材纤维或碎料为原料。根据典型调查资料,上述两类分别占25%和75%的比例。1997-2003年间,非单板型人造板用材量从954.54万立方米迅速增长到2512.51万立方米,年均增长19.83%。尤其是2001年之后,非单板型人造板用材量呈现出了加快增长的态势,年均增长率达到35.82%。
我国家具业1978年至2004年26年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到22.7%,1998年到2004年6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也达到20.4%,2005年显示出了更加强劲的发展势头,生产总值及出口额均大幅上涨。并且值得注意的是,2005年,我国家具进口关税已经降为零,但是家具进口额却出现了下降,显示了国产家具强大的竞争力。此外,2005年巨型家具流通企业不断涌现,产业全面升级,特色区域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中国已经初显家具业强国风范。
我国每年基本建设竣工量有12亿平方米,是全欧洲一年建设竣工量的6倍。其中,城镇住宅建设大约有5亿平方米。按每户100平方米计算,可以为500万户提供住宅。也就是说,每年有500万户住宅要进行家具的配置,需要大量经济适用的各类家具,因此说中国家具行业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十五"以来,我国纸和纸板总生产量和总消费量持续稳定增长。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和2005年,我国纸和纸板总生产量分别达到3200万、3780万、4300万、4950万和5600万吨,同比增长分别达到4.92%、18.13%、13.76%、15.12%和13.13%。据专家预测,未来我国造纸业的增长速度仍将会高于GDP的增长速度,我国纸和纸板消费量2010年将达到7600万吨,2020年将达到1亿吨,纸和纸板的生产总量将为9500万吨,进口量1000万吨,出口量500万吨。造纸行业快速的增长也将产生巨大的木材需求。
价格快速上升
我国既是一个木材生产大国,又是一个木材消费大国。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各方面对木材的需求呈上升趋势,基于各种原因,木材供给将大幅度减少,未来我国木材供需矛盾将日益突出。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后,木材的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国内木材供需缺口逐年增加。2000年的国内木材供需缺口为3600万立方米,2004年已经达到1.09亿立方米,增长了202.8%。
预计到2015年,我国生产建设用木材需求量约为4.8亿立方米,缺口将达1.9亿立方米。如果按照近10年我国木材消费平均年增长率3.71%计算,到2020年我国木材消费总量将达到6.78亿立方米,供需矛盾有增无减。国内由于需求增长较快,而木材供给越来越紧张,可以预计国内木材价格将不断上涨。
另一方面,目前世界上主要原木输出地,如东南亚、俄罗斯、非洲、南美等国家和地区出于对本国森林资源保护及促进本国木材加工业发展的考虑,相继调整了森林资源经营策略,严格控制森林采伐量,相继出台限制出口原木的政策,强调深加工,提高其附加值,导致国际原木供应量难以保证,从而影响了我国的正常进口。国内进口木材价格也将不断上涨。
上游公司价值将重估
拥有原料的企业将直接受益于木材价格的上涨。国内供求缺口的持续扩大以及国外政府的管制,将导致国内、国际木材价格长期上扬。
资源的稀缺性将带来价值重估。尽管森林属于可再生资源,但是中国森林覆盖率仅相当于世界水平的61%,居世界第130位。人均森林面积0.132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134位。随着全世界范围对环境保护日益重视,今后对林业的利用将向减少林木砍伐量、增加林木利用效率和加工水平发展,可利用的林地将日益稀缺,拥有可利用的林业资源的企业价值将得到重估。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可能直接带来公司账面资产升值。2006年财政部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对与农业相关的生物资产的确认和计量进行了重新定位。新准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成本模式对生物资产进行后续计量。同时还规定,有确凿证据表明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应当对生物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而原会计核算只可以使用历史成本。
从相对估值角度出发,我们整理了目前国内A股市场拥有林地较多的公司,对一些关键数据的分析对比如下表所示,可以看出,岳阳纸业的每亩市值已经近17000元,按同类造纸公司对其造纸产能市值进行扣除,其每亩市值仍然超过10000元,而其他三个主要林业公司最高的每亩市值仅有3800元,从这个角度看,这三个公司的股价仍然有较大的空间。银河证券 吴旭)
景谷林业构成长期利好
对于《林业产业政策要点》对公司的影响,景谷林业600265)董事会秘书邱海涛对记者表示,政策要点的推出对公司是一个利好,目前公司项目部正在测算对公司相关利润的具体影响。
他表示,政策要点的税收减免、增值税的即征即退、工业原料林基地的建设等方面的措施对公司是一个很好的推动。虽然在税收方面并没有很好的体现,因为公司一直享有税收优惠。但从对行业的扶持角度来看,对公司是个很大的政策鼓舞。林业企业要有大的发展,必须有一定的政策支持。作为基础性行业,国家一直很重视林业行业,但此前对企业自主方面并没有放得很宽。政策出来后,特别鼓励了企业在原料工业林方面投入的认识。
同时,邱海涛认为,后续的一系列政策可能会出来,公司这边也在密切关注。
景谷林业的主营业务包括林化产品制造,人造板制造,森林资源培育,木材采运、加工等。公司2007年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1101万元,同比减少1569.84%,实现每股收益-0.0900元;同时预计前三季度累计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大幅度亏损。公司称,流动资金短缺,林板产品生产原料供应不足,林化产品因原料不足未能正常生产。
据悉,该政策推出之后,景谷林业股票表现相当强势,8月20日至今,平均涨幅达到50%。分析人士指出,政策的突出之处在于有利于企业逐步建立自有林木资源,长期影响要大于短期影响。景谷林业的20余万亩速生丰产林将逐年进入主伐期,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资源保障。王锦)
吉林森工
等待政策细化
另一家林业上市公司吉林森工600189)证券管理部门的陈先生对记者表示,此次《林业产业政策要点》中宏观的政策更多一些,还需要省级部门进行具体政策细化。而国家的细化需要一个过程,还不知道对东北、内蒙等重点林区会有什么倾斜政策。因此,"眼前也看不出来有什么大的影响"。
他表示,在林业行业发展上,各地的情况不一样,北方跟南方也不一样,东北地区主要定位为生态林,而南方为商品林;生态林要保护、限伐,从市场化发展来看不是很有利。此次的政策要点体现了国家对林业的扶持和倾斜,个人感觉对人造林的企业会比较有利一些,而吉林森工主要以原始林为主,涉及的相对较少。同时国家早就对利用林业剩余物及次小薪材为原料生产加工的综合利用产品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公司这些年一直都享受税收优惠,从这点来说,也没有大的影响。
对于公司遇到的发展瓶颈,陈先生坦诚,公司当前的限产计划很明确,到"十一五"末期公司每年的采伐量要由现有的20万立方米减少到14万立方米。因为原料的限制,公司的发展就需要跳出去,向外谋求发展。"哪里有林地就去往哪里",在有林地的地方办工厂、进行合作。
吉林森工主营业务为木材采伐及木制品加工,公司2007年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910万元,同比减少26.01%,实现每股收益0.0600元。公司表示,各种原材料、煤电油运价格上涨导致公司成本费用大幅上升;公司主要产品木材虽然涨价,但成本上涨幅度大于售价的上涨,导致产品利润率下降。
分析人士表示,林业行业中,木材采伐业务毛利率较高,在40%以上;但木材加工业务因行业竞争剧烈,毛利率在15%-25%左右。能否突破原料限制,将成为公司发展的重要因素。王锦)